第三十六章 真相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03-07 12:39      字數:3744
  隨著柳偃一聲令下,候在階旁的士兵撲上來,將呆若木雞的張行按住。

  旁邊,跪著的馬青林等人,見著張行落得如此下場,驚得目瞪口呆,原本灰白的臉,漸漸有了血色,你看我、我看你。

  馬青林第一個回過神,膝行向前,爬到階下不住磕頭:

  “明府!草民冤枉,草民冤枉!草民是熬不住張行的拷問,才屈打成招,求明府為草民做主,還草民一個清白!”

  其他人也醒悟過來,如馬青林一般,不住磕頭喊冤。

  父母官為民做主的時候來了,柳偃隻覺凜然正氣環繞四周,他多日部署之後終於迎來真相大白,這種場麵必須放下官架子。

  他站起身,對著階下磕頭喊冤眾人虛抬雙手:

  “你們莫要害怕,本官主政鄱陽,必然秉公執法,絕不會讓宵小欺淩百姓,你們不必如此,快起來,快起來!”

  主官如此表態,左右小吏趕緊上前,將跪地的馬青林等人扶起,好言相勸。

  本該提筆寫字記錄現場情形的書佐劉德才,愣愣的看著李笠,看著前一刻還低頭認罪、此刻卻不住喊冤的馬青林等人,驚得目瞪口呆。

  手中筆跌落地麵也沒發覺。

  左右官吏以及兵丁,見著如此情形,看向李笠,一個個驚訝得合不攏嘴:天啊,那魚梁吏真把鐵案翻過來了!

  又有心思活絡的人,琢磨出案情如此逆轉定然和內史不無關係,覺得應該是李笠暗中聽從內史吩咐,給張行設了個套。

  原以為是清談文士,行事居然如此老道,世家子弟果然不凡!

  他們看向柳偃的目光,變得敬畏起來。

  目睹整個過程的林夏,驚得渾身顫抖,麵無血色,當張行被士兵按住,他幾乎被嚇得昏厥。

  旁邊,馬青林等人喜極而泣,而林夏此時腦袋發脹。

  怎麽回事?不是說鐵案麽?怎麽遊軍尉就出事了?

  遊軍尉被抓了,那我怎麽辦?

  “啪”的一聲,柳偃又拍醒木,喝問:“大膽林夏,竟敢構陷良民!你可知罪!”

  這動靜嚇得林夏一個哆嗦,隨後癱倒在地,見著如狼似虎的士兵向自己撲來,跪地磕頭,不住哭喊:

  “饒命啊!是他們讓小人這麽做的,小人也不想的,奈何他們拿家人做要挾..“

  見著林夏哭求饒命,柳偃問:“他們?他們都是些什麽人?”

  “你一個個仔細的說!若你協助官府破案,本官可酌情輕判,不讓你的家人連坐。”

  “謝明府,謝明府...”林夏不住的磕頭,“主謀是..是呂掌櫃...是呂全!同謀是張行....協從的有...“

  李笠聽到“呂全”,眉頭一揚:放高利貸的混蛋,果然是你!

  想到自己被人構陷投入獄中,又被人鞭撻得遍體鱗傷,差點就完蛋了,李笠心中怒火蹭蹭蹭就冒上來。

  他見柳偃立刻安排人馬,讓郡司馬帶隊去抓有鄱陽王府做靠山的呂全,並說若呂全竄入王府,也得入府捉拿,隻覺快意非常:

  陰我?還搞成鐵案?

  嗬嗬,這下你完蛋了,當朝駙馬、高門士族出身的柳偃身份夠硬,現在要抓你,你就算躲進鄱陽王府也不頂用!

  李笠見馬青林好像快要體力不支,身體搖搖晃晃,趕緊上前將其攙住:“馬東主,不要緊吧?”

  絕境逢生的馬青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抱著李笠,嚎啕大哭,他知道自己能夠死裏逃生,多虧李笠硬頂著不認罪,才有了轉機。

  他一家老小保住性命,一靠父母官明察秋毫,二就是靠李笠這個硬骨頭。

  “多謝,多謝李老弟活命之恩,馬某....馬某...”馬青林說到後麵泣不成聲。

  李笠安撫著對方,卻有些齜牙咧嘴,因為他身上傷口陣陣發疼。

  雖然這都是皮外傷,但李笠被馬青林這麽個成年人緊緊抱著,不住搖晃,他隻覺全身都要散架了。

  旁邊,書佐們奮筆疾書,要把這感人場景用簡練的文字記錄下來。

  當然,重點在於內史是如何的明察秋毫,是如何從容布置,將郡遊軍尉張行的真麵目拆穿,將一場冤案平反。

  片刻,心情回複的柳偃入座,看著左右麵露疑惑的官吏,咳嗽幾聲,開口說:“本官知道,你們一定會對本案案情有如此轉折感到困惑。”

  “現在,本官便讓人大概說說,這所謂的鐵案,到底是如何查破的...遊軍主彭禹何在?”

  階旁,一名吏員出列:“屬下、鄱口駐防遊軍主彭禹候命。”

  “彭遊軍,你來說說,這案子,是如何偵破的。”

  “是,屬下得令。”

  彭禹說完,轉身看向大家,當他的目光和李笠相碰時,彭禹微微點了點頭。

  年初,在白石村找李笠談話的彭姓遊軍主,就是彭禹。

  此刻,彭禹向官吏解釋整個案件是如何被翻盤的:“彭某駐防番口,白石村在轄區,而家在白石村的吏戶李笠,其人秉性,彭某略知一二...”

  “故而得知李笠涉嫌附逆被捕後,彭某心中有疑惑,一琢磨,發現有些不對勁,便向明府稟報....”

  彭禹轉身向柳偃行禮,然後再轉向大家,繼續說。

  “明府命彭某暗中查探,果不其然,越查越覺得可疑....”

  “...然則人證物證俱全,一時半會無法證明李笠清白,於是,彭某得明府安排,設下計策,讓張行不打自招...”

  李笠在一旁聽案情介紹,看上去很認真,但實際上不認真,因為他作為棋子,早就已經知道結局。

  他得貴人相助,翻了鐵案,但貴人不是那個王府小胖子。

  那日在牢裏,李笠急中生智,想了個‘石龜辨偽’的辦法,但小胖子拒絕幫忙,反倒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在他麵前。

  他成了棋子,棋手卻是鄱陽內史柳偃,而李笠之所以有機會當棋子,一開始不是靠柳偃的賞識,全靠彭均的堅持。

  意想不到的人,就是有一麵之緣的彭禹。

  彭姓,是鄱陽大姓,前不久李笠協助創業、諢號“大鯰彭”的彭均,遊軍主彭禹是其族親。

  按輩分,未成年的彭均還是彭禹的叔輩。

  彭均感念李笠幫了大忙,見李笠身陷囹吾,便找阿耶出麵,央求彭禹幫幫忙,彭禹年初在白石村和李笠打過照麵,便答應了。

  居中傳話,為李笠向柳偃伸冤,為此,彭禹買通獄卒,軟硬兼施,避免走漏風聲。

  但李笠知道,彭禹願意幫忙,不可能隻是看在彭均父子的麵上。

  郡遊軍尉張行是彭禹的上司,張行要是完蛋,空出來的位置,“檢舉、破案有功”的人,才是最佳繼任人選,這才是彭禹願意幫忙的主要原因。

  所以,李笠才有機會得彭禹幫助,暗中向柳偃伸冤。

  李笠為證清白,還主動獻‘石龜辨偽’的計策,得柳偃認可,隨後安排、布局。

  最後,才翻了鐵案。

  看著介紹內情的彭禹,李笠想到彭均,心中感慨:果然,多個朋友多條路!

  。。。。。。

  私第,呂全正優哉遊哉的喝茶,一邊喝一邊哼著小曲,心情不錯。

  看時辰,也該是馬青林一案結案的時候,接下來,他隻需要等官府把馬家的產業查封,就可以去接收酒肆。

  呂全這麽有把握,當然是有依仗:郡遊軍尉張行,是他的合夥人,一起‘吃’馬青林這頭‘肥豬’。

  這就是郡遊軍尉的‘職務之便’,隻要看中哪家富戶,而這富戶沒什麽像樣靠山,隨便按個通賊的罪名,就能把對方吃幹抹淨。

  馬青林就是這種富戶,雖說有靠山,卻大不過鄱陽王府,隻要遊軍尉動手,然後給其他官吏分潤一些好處,馬青林就等於砧板上的魚。

  呂全收拾馬青林,順便連那白石村吏家子李笠收拾了,李笠家的魚塘,依舊要被他收走,接下來,就輪到其他村民的魚塘。

  想到這裏,呂全得意地哼起歌。

  整件事,他直接獲得的好處不多,畢竟要‘吃掉’馬青林這樣的富戶,需要動用王府管事的人脈,那麽,管事的好處,自然不能少。

  呂全想要向上爬,管事們同樣也要向上爬;呂全要花錢疏通人脈,管事們同樣也要花錢疏通人脈。

  但是,隻要他巴結的管事詹良成功‘爬’上去,那麽他也會跟著‘雞犬升天’,所以...

  呂全起身,在房間裏來回走動,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時不時看看房外,看好消息何時傳來。

  不一會,聽得外頭喧囂聲起,一名仆人跌跌撞撞跑過來。

  呂全見狀,真想罵這仆人經不得事,卻聽對方驚慌的稟報,說郡廨來人,帶著兵丁衝進來,說是要抓他。

  對方聲稱,府君明察秋毫,查出馬青林一案,是他呂全指使林夏誣告,而郡遊軍尉張行是同謀,已經被人當堂拿下了!

  “什麽!”呂全大驚失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得腳步聲漸漸接近,他後背涼颼颼,意識到大禍臨頭。

  構陷良民,這罪過不小,所以,他唯一的活路,就是立刻躲進鄱陽王府!

  進了王府,官府的人就不敢進去搜捕,而他可以在自己的靠山詹管事的掩護下,趁機躲到別出去,等躲過風頭,再做打算。

  說時遲,那時快,呂全轉身就往窗戶那邊跑,顧不得收拾什麽值錢之物,打開窗,跳出去。

  剛落地,就聽見後麵房間裏響起叫罵聲:“逃了!他逃了!追!!”

  呂全奮力奔跑著,向著前方院牆跑去,雖然體型有些臃腫,但此刻為了逃命,跑得比狗還快。

  動作之矯健、靈活,讓一旁的侍女們看得目瞪口呆。

  那高高的院牆,本來是要梯子才能攀上去,但來到牆下的呂全使出全身力氣,奮力一躍,雙手一攀,竟然攀住牆頭。

  追兵趕到,呂全嚎叫著向上爬,手腳並用,宛若癩蛤蟆上牆,居然就爬上去了。

  他跨過牆頭正要往外跳,卻見外邊街道上,已經有身著皂衣的吏員,還有許多白直,正守株待兔。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沒有翅膀的呂全,要麽束手就擒,要麽自盡。

  他沒有勇氣自盡,想著自己的下場,心中驚恐,隻覺兩眼一黑,栽倒下去。

  呂全摔倒地上,眼冒金星,被白直們一擁而上抓住,卻不甘心的喊起來:“你們敢抓我!!王府不會放過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