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第九十九 居心叵測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11-19 19:36      字數:2733
  清晨,太極殿東堂外,群臣聚集,大臣們雖然也在交頭接耳,但和往日不同,一個個情緒激動,言語間,措辭頗為激烈。

  “彭城公居心叵測,此事絕不能行!”

  “天子如何能離京,這是要出大事的!”

  腳步聲起,麵無表情的江夏王蕭大款緩緩走來,群臣見狀停止交談,默默站好。

  蕭大款進入東堂,列曹尚書隨後走進去,堂外,大臣們又議論起來。

  八座尚書,不會同意大將軍李笠那荒唐提議的,所以,此人陰謀不可能得逞!

  駙馬都尉王?,在一旁冷眼旁觀,沒有參與議論。

  但心中卻不平靜。

  要出事了,要出大事了!

  八座尚書聯手,想來能說服太後以大局為重,不采納大將軍的提議,可萬一不行呢?

  後果可大可小,具體會如何,王?不知道。

  隻看八座尚書能否勸住皇帝(太後)。

  所謂八座尚書,指的是尚書令(尚書省主官)、尚書仆射(尚書副令)、六曹尚書(吏部、祠部、度支、都官、左民、五兵)。

  若尚書令闕,就會將尚書仆射分為尚書左、右仆射。

  尚書左仆射為實際的尚書省主官,而尚書右仆射若設,就不會設祠部尚書。

  加上“錄尚書事”,總人數還是八個,八座尚書議事做出的決定,等同於中樞共識,即便是乾綱獨斷的皇帝,對此也要慎重考慮。

  那麽,是什麽事弄得群情激奮,以至於朝臣們寄希望八座尚書議事來說服太後?

  事情還得從前幾日說起。

  那日,天子忽然夢到先帝,夢到先帝說“蘭陵、蘭陵”。

  醒來後,天子向太後提起此事,太後思來想去,想不出此為何意。

  隨後,太後在樂遊苑時,有晴天霹靂炸響,讓太後心驚膽戰。

  太後趕緊就皇帝得先帝托夢一事,詢問宰輔們的意見,宰輔們認為,或許這是先帝提醒皇帝和太後,該去曲阿灑掃帝陵了。

  大將軍、彭城公李笠卻認為,先帝托夢所說蘭陵,不是曲阿所在的南蘭陵,而是蘭陵蕭氏的郡望,蘭陵郡。

  蘭陵蕭氏的郡望——蘭陵郡,實際位於淮北、徐州以東,即漢時蘭陵郡故地。

  所以,李笠提議,皇帝前往淮北,祭掃祖地。

  消息傳出來,朝野嘩然。

  很多人都認為,李笠此舉居心叵測,欲行大逆不道之事。

  因蘭陵故地在徐州東邊,徐州為李笠經營多年之地,其徐州軍為天下雄兵,驍勇善戰,一旦天子經過徐州,恐怕

  所以,李笠其心可誅,如此提議用心不良,等到皇帝抵達蘭陵,對方就會圖窮匕見!

  群情激奮之際,卻不好直接這麽說。

  畢竟李笠的說辭冠冕堂皇:除了回祖地祭拜之外,淮北新附數年,若皇帝巡視,對於收攏淮北人心是很有好處的。

  徐州軍強盛,數次抵禦齊國大軍來犯,若皇帝到徐州東邊的蘭陵郡巡視,不會有被齊軍偷襲的危險。

  所以,即便許多人認為李笠的提議居心叵測,反對之餘卻不好直接說對方要造反,隻能旁敲側擊。

  對於王?而言,雖然他也覺得彭城公此舉可能別有用心,但未必是想謀反,而是漫天叫價、坐地還錢。

  王?隨父親在徐州多年,對李笠的行事風格十分熟悉,對方擅長經營,擅長貨殖之道,所以必然擅長討價還價。

  彭城公作為大將軍,都督宮城諸軍事的同時,依舊監稅,這段時間,一直動作不斷。

  王?覺得彭城公一定是想做什麽事,知道反對的人肯定很多,於是先發製人。

  先漫天叫價,然後坐地還錢。

  攛掇皇帝去淮北蘭陵,以此嚇得群臣以為他要挾持皇帝、意圖謀反,極力勸阻又不好明說的情況下,不得不妥協,答應彭城公接下來要做的事。

  所以,王?才不急,就當看戲好了。

  。。。。。。

  “什麽?太後還在猶豫!這是怎麽回事?”

  “莫非皇帝和太後,被彭城公挾持了?彭城公要謀反?”

  王?情急之下脫口而出,頭發花白的王衝卻沒回答,父子倆此時在建康私第書房交談。

  “父親,這、這怎麽行,這不可能的!皇帝怎麽能去淮北巡視。”

  王衝歎了口氣:“所以,江夏王態度堅決,絕不同意,其他宰輔亦是如此。”

  “既不支持陛下冒險去淮北,更不會同意陛下禦駕親征。”

  王?問:“那,太後到底怎麽了?”

  消息一向靈通的王衝,沒有立刻回答。

  過了一會,反問:“你認為,太後會看不出風險?”

  這個問題,明擺著太後可能有所考慮,然而王?想不通,太後不可能看不出皇帝去淮北的風險,還能有什麽好猶豫的?

  皇帝過了長江,隨時都有能被徐州軍挾持,王?想了想,再問:“父親可是聽到了什麽風聲?”

  王衝卻說:“彭城公並未隔絕內外,總總跡象表明,皇帝和太後,在宮裏也沒被挾持。”

  “如果彭城公要謀反,挾持陛下、太後離開建康,你覺得,還需要這麽麻煩?”

  王?搖搖頭,王衝又說:“彭城公掌握宮禁,若有心,突然挾持天子、太後出城,由石頭津過江,與此同時,徐州軍南下接應,誰能防得住?”

  “他會不會謀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若要謀反,不會多此一舉。”

  “那父親的意思”

  “你或許認為,彭城公是漫天叫價、坐地還錢,別有所圖。”

  “是,孩兒以為當是如此,隻是不知彭城公能圖什麽。”

  “你有沒有想過,若是以去蘭陵為名,趁機北伐,讓皇帝來個禦駕親征呢?”

  王?覺得父親的猜測太過於誇張:“這怎麽可能,宰輔們不會同意的。”

  “若小打小鬧,徐州軍隨便找個理由就能開戰,攻下齊國幾座城,賺些軍功,彭城公何苦為此在朝堂上如市儈般討價還價?”

  “若大打,全取河南,光徐州軍可不行,需要再次調動沔北、淮西官軍,可距離上次兵敗才幾年?宰輔們怎麽會同意,也不可能討價還價。”

  王衝反問:“上次?上次徐州軍可是偏師,這次,若彭城公主導北伐,帶著天子禦駕親征,你覺得呢?要知道,上次,徐州軍可沒敗。”

  “若說別的事,彭城公在朝中並無根基,甚至連附和、助威的幫手沒有,憑什麽和宰輔們討價還價?”

  “但說到打仗,彭城公可沒打過敗仗,甚至還攻入過鄴城,十餘年來戰功赫赫,若說到打仗,誰說得過他?”

  “如今秋水漸漲,又臨近收獲時節,北伐,再合適不過。”

  “彭城公若以給皇帝立威為名,鼓動禦駕親征,攻下河南部分州郡,或者攻下青州地區也不是不可能。”

  “若是取青州,泰山羊氏子弟,恐怕會極力讚成,給彭城公呐喊助威。”

  王?聽到這裏,還是覺得奇怪:“對於太後而言,沒必要讓皇帝冒著被挾持的風險,去立這種威呀?”

  王衝敲了敲書案:“所以問題就在這裏,麵對宰輔們的勸諫,太後應當順水推舟,否定彭城公的提議,可現在,為何會猶豫呢?”

  “對於太後而言,保證皇帝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既要防宗室,也得防外臣,那麽,明知皇帝離開建康去淮北,有被挾持的危險,卻還是”

  “到底,彭城公,給了太後什麽保證,或者威脅,才讓太後麵對宰輔們的激烈反對,竟然還在猶豫?”

  父親一番分析,讓王?越發覺得好奇:彭城公到底想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