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紙糊的麽?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07-09 19:41      字數:3341
  鄱陽城郊,一個造紙小作場裏,便服出行的李笠正向工匠請教造紙工藝流程,想要搞清楚以造紙的工藝原理。

  造紙術,是四大發明之一,而紙張,是文字和文化傳承的載體,如果能夠改良造紙工藝,讓紙變得物美價廉,這可是一件澤被後世的大功勞。

  不過李笠沒那麽大的誌向,他研究造紙工藝,是想要以竹為原料造紙,即“竹紙。

  然後推廣“廁紙、“餐巾紙,以取代“廁籌、擦手布。

  廁籌又稱廁簡、廁轍、廁篦,是‘方便’之後用於清潔的細木條或者竹條,千百年來無論貴賤,都用這玩意。

  而李笠對於這種清潔方式不是很適應,希望能用“廁紙來取代廁籌。

  這個時代當然有紙,所以李笠在家起居時,隻用“廁紙而不用廁籌,然而所用紙張,便宜的不好用,用貴的紙,好像太浪費了。

  而且,李笠不光自己用,還想要推廣“廁紙、“餐巾紙,以此扶植起造紙產業,正大光明賺錢。

  但消費得起‘廁紙’的人家,家境必然殷實,對於紙張的‘品質’肯定有很高要求。

  要實現構想,除非改進造紙工藝,能以較低成本大量生產品質不錯的“廁紙、“餐巾紙,這樣的紙製品才會有銷路。

  李笠如今是地方官,有時間來實現自己的構想,卻因為不懂造紙,隻能請教‘專業人士’,先弄清楚目前的造紙工藝,再想辦法改進。

  改進的目標,是降低成本,提升品質,若能用尋常可見的竹子為原料造紙,想來能有效降低成本。

  這個時代已經有“竹紙了,但並不是如今流行的紙製品。

  主流造紙原料是麻、桑皮、藤皮,至於用竹造紙,有地方是這麽做的,但不多。

  一臉滄桑的老紙工,絮絮叨叨的說著:“竹紙,草民見人做過,但製漿麻煩,還不怎麽吸水,不好用,所以做的人少。

  李笠問:“製漿如何麻煩?

  “府君,竹子砍下來,要在塘裏浸泡至少三個多月才能泡透,而麻和樹皮的浸泡,沒那麽久。

  “泡過的竹子,還要削去竹青,然後剁爛,費時費力,漚漿時,要燒更多柴禾,用更多石灰,打漿時更累。

  “這樣啊...李笠琢磨起來。

  江州各地有很多竹子,數百年來,就以竹製品聞名。

  若能夠改良造紙工藝,以竹為原料造紙,將竹紙變成“江州名產,對於發展江州各地經濟是很有幫助的。

  產品策略李笠都想好了,先推出“廁紙、“餐巾紙,然後推出一般品質的書寫、繪畫用紙。

  打開銷路,再把名號打響,然後技術有償轉讓,吸引更多人辦造紙作場。

  增加產量和對原材料的需求,帶動下遊產業發展,形成產業規模,搶占中低端市場份額。

  然後,進行產業升級,推出高品質的書寫、繪畫用紙,占領高端市場,如此一來,造紙業就會成為鄱陽乃至江州的主力產業。

  以此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吸納大量閑散勞動力,讓更多的窮苦百姓能有機會找到一碗飯吃,至少能養活自己。

  但如果不能實現工藝突破,讓竹紙的成本明顯下降、品質(譬如吸水性)大幅提升,這一構想就隻能是構想。

  現在看來,以竹為原料造紙的工藝還不成熟,李笠想要改進,卻找不到好的辦法。

  李笠正和幾位工匠請教造紙工藝,有吏員匆匆而來,說公廨有要事,請李笠回去處置。

  “何事如此著急?李笠覺得奇怪,見吏員含糊其辭,不由得心中一動:莫非,與戰事有關?

  。。。。。。

  郡廨,聽事,李笠看著手中文書,有些回不過神,前後兩日,相繼有壞消息傳來:郢州夏口失守,隨後,敵軍順流而下,又破江州湓城。

  本來夏口失守後,尋陽這邊很快就得了消息,立刻加強戒備,但是敵軍來得很快,不攻尋陽,攻湓城。

  又在半路設伏,伏擊從尋陽出發去救湓城的兵馬,於是,湓城沒救了。

  尋陽如今閉門自守,刺史、尋陽王蕭大心召集江州各地兵馬救援尋陽。

  而鄱陽郡離尋陽很近,必然要出兵。

  李笠被這兩個壞消息弄得有些無語。

  不速之客是誰?

  是遠在襄陽的嶽陽王,這位居然來了個奇襲,連破郢州夏口、江州湓城兩處江防要地,李笠覺得難以置信。

  從襄陽到湓城,沿途的漢水、長江防線都是紙糊的麽?

  居然能讓嶽陽王奇襲得手?

  夏口不是江防要地、重兵把守麽?湓城也差不到哪裏去,怎麽就和紙糊一般?

  紙糊的河防,紙糊的江防,紙糊的城防,紙糊的兵馬!

  接下來,是不是輪到建康了?

  不要說進攻,正常防守都做不好,你們這幫出鎮藩王是搞笑的麽?

  李笠心中怒罵,確實被這消息震驚,出鎮藩王的奇葩表現,讓他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也不知天子聽了這消息,是什麽表情。

  李笠想到這裏,耳邊回蕩起一段對話,仿佛是天子的自言自語:

  你們可能不知道,隻用兩三萬人從襄陽殺到建康奪了皇位是什麽概念。

  朕隻用兩個字來稱呼這個人:父親。

  朕經常說一句話,當年父死子繼的規矩,擋不住朕來個兄終弟及當儲君,如今,輕鬆滅掉上遊三王不是問題。

  埋伏他一手,奇襲長沙、活捉河東王,李笠這張牌太好用了,邵陵王和嶽陽王也死定了。

  反手給一個益州軍東進,和朕的三皇子東西夾擊江陵,來個甕中捉鱉。

  請魏國出兵助戰?但是不用怕,魏兵打不贏陳司州的兵。

  梁州軍、司州軍東西對進,夾擊襄陽,很牛逼這個打法,魏國敢派兵救襄陽,一起收拾了。

  但魏國招惹不得,俘虜不能殺,放回去。

  再增兵竟陵、漢口,哈哈,侄子你想走漢水入江?做夢吧。

  再加強夏口防禦,侄子快點,你不是要造反嗎?你快點入江啊!別磨磨蹭蹭的。

  我家老三用三個月拿下湘州,哎呀,長沙反賊負隅頑抗,拖到今年才搞定。

  六弟時間不夠用?兄長再給你一年時間。

  再給你一年時間!你來攻建康啊!

  什麽,區區雍州水軍能攻入建康?你能攻入建康?!朕沿途幾道江河防線是紙糊的?

  你能攻入建康,把朕這個做叔叔的從禦座上拉下來,朕!當!場!就把這個禦案吃掉!!

  “府君?

  主薄張鋌輕聲問,把李笠從魔性的旁白中拉回現實。

  他看著眼前一眾佐官,說:“尋陽危在旦夕,本官當然要率軍前去增援,不過...

  “敵軍,接下來是會攻打尋陽,還是直接順流而下去建康?

  “對方千裏奔襲,最終目的地必然是建康,講的是一個快字,要趕在各地官軍增援之前,抵達建康。

  “若我軍走陸路去尋陽,就無法阻擋對方順流而下。

  “若我軍集結船隻,走水路北上抵達湖口,或許能擋住敵軍,卻....免不了一場大戰。

  “鄱陽舟師,戰船不算多,征集民船以及備戰,需要時間,若倉促出擊,去了不過是送死...

  “若逆賊已經啟程往下遊而去,我軍是要追擊的,所以,出擊時船隻、兵卒不能少!

  李笠不是在和佐官商量怎麽做,而是把當前的種種可能說清楚,然後直接告訴佐官們,要怎麽做。

  “立刻召集郡兵...

  “府君!張鋌打斷李笠的話,有些焦慮的說:“方才有驛使送來公文,說天子率文武百官前往曲阿,祭拜先帝陵墓。

  “什麽?李笠和其他佐官聞言一愣。

  尋常公文從建康送到鄱陽要數日時間,張鋌麵色凝重:“府君,按公文所說日期,禦駕已然啟程,算算時日,如今...

  “如今天子和文武百官,即便沒到曲阿,也差不多到了。

  眾人聽完,倒吸一口冷氣:萬一逆賊得知這消息,連夜順流而下直撲建康,而天子及文武百官來不及趕回建康...

  湓城那邊,至少能比鄱陽提前一日收到這消息,搞不好逆賊現在都已經出發,走到半路了。

  李笠隻覺得後背發涼:這是天意麽?老大你這麽急著掃墓幹什麽?這下梁國就涼涼了!

  眼見著佐官們一個個麵露憂色,李笠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琢磨了一下,說:

  “莫要擔心,逆賊不會得逞,其一,夏口失守,消息傳到尋陽,也必然會很快傳到建康,陛下當時即便出城,也會返回。

  “其二,湓城到建康,水路近千裏,即便是輕舟快船晝夜兼程、順流而下,也得花個一晝夜,但是,大軍行動,不可能這麽連續晝夜趕路,因為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

  “如今,我們收到的是數日前建康的消息,但實際上,建康未必毫無防範,陛下定會返回建康。

  李笠說話的語氣很平穩,說的也很有道理,佐官們漸漸冷靜下來,張鋌的思路也清晰起來,補充道:

  “府君說得對,逆賊鋌而走險,攻破夏口、湓城,不過是打了官軍一個措手不及,如今建康必然有所準備,我等不必驚慌。

  隨後看向李笠:“府君,請下令備戰,整頓兵馬、舟師,北上增援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