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借腹生子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05-22 19:42      字數:4024
  鄱陽,白石,河畔作場東,某山穀,草地上許多高頭大馬正在吃草,這些馬和周圍那些歪瓜裂棗的馬比起來,宛若神駿。

  無論是體型、毛色以及神態,這些高頭大馬相對其他歪瓜裂棗,就是鶴立雞群,分外顯眼。

  旁邊樹下,梁森看著這些駿馬,宛若看見下凡仙女在麵前洗澡,兩眼直勾勾,口水不住流,仿佛連自己姓什麽都忘了。

  他是這般,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裏去,不過那些出身闕南的“高手,稍微好些,因為這樣的好馬,在魏國不算罕見。

  然而,來到梁國鄱陽七八年,所見的馬匹都是殘次品。

  眼前這批馬在他們眼中,才算得上真正的好馬,是國色天香的美人,而在南昌驢馬市買來的馬,全都是醜婦,還畸形身材。

  旁邊,黃?則不住傻笑。

  賺了,賺大了!

  叛軍逼近建康,城中人心惶惶,黃?按著妹夫李笠的安排,喬裝打扮,拿著張鋌精心偽造的公文、信物,把太常寺乘黃廄飼養的好馬賺走。

  然後和李笠安排的數百手下一起,扮做官軍,帶著這些好馬,拿著張鋌偽造的公文、身份憑證,借道會稽、東陽,走陸路經由信安嶠道,返回鄱陽。

  整個過程刺激無比,隻要稍有疏忽,就會被人識破,然後功敗垂成。

  在乘黃廄欺騙官員,帶著馬匹出城時和守門官吏周旋,出了建康後往東走,打著官軍的旗號,沿途投宿驛站。

  就這麽大搖大擺的進入鄱陽郡地界,然後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偷偷把馬帶回白石,帶到這處充作牧場的山穀裏。

  前後近一月的冒險旅程大獲成功,黃?現在回想,依舊激動不已,看著眼前這些良駒,越看興奮。

  這種感覺,可比多納幾個美妾好得多。

  馬蹄聲起,數騎向眾人靠近,速度漸漸放慢,隨後緩緩停下,梁森趕緊上前,拉住一匹馬:“嫂子慢些。

  一身男子打扮的黃姈,挽著男子發髻,看上去英姿颯爽,下馬後,看看這匹被梁森拉著的紅鬃馬,滿意的點點頭:

  “果然是好馬,我平生第一次騎如此好馬。

  部曲們見主母滿意,趕緊表態:“既如此,請主母選馬。

  黃姈搖搖頭:“不,按之前說好的來,抽簽選馬,帶馬回來的人,第一組抽,其他人,第二組抽。

  “誰抽在前麵,誰先選,不過,要先留下繁殖所用牝牡馬。

  她看著眾人:“你們馳騁沙場,需有好馬為伴,我不上戰場,要來何用?李郎費勁千辛萬苦才弄來的馬,就該伴隨各位,在戰場上殺敵。

  “主母說得是。

  眾人回答,黃姈吩咐張軲轆安排抽簽選馬事宜,她今年七月為李笠生下女兒,如今已從產後恢複過來。

  見著黃?還在傻笑,黃姈上前問:“你離家大半年,都不多在家待幾日?不和妻妾多過幾晚?

  “阿妹,我有好馬陪伴就好了,在家做什麽喲...

  黃?抹了抹嘴角,笑眯眯的說:“抽簽時看我手氣,若老天保佑,我就選那紅鬃馬,給阿妹當坐騎。

  “代步用不著這麽好的馬,你給自己選吧。黃姈搖搖頭,“你一去建康大半年,耶娘思念不以,得多陪他們聊聊,家裏那幾位,可不得陪著說說話。

  “知道了,選完馬我就回去,不然晚上睡不著啊..

  黃?說著話,眼睛卻看著這些好馬,看著看著,對妹夫愈發佩服起來。

  去年寒山之戰後,黃?還琢磨著湊錢買好一些的馬,結果妹夫更狠,直接打起禦馬的主意。

  乘黃廄的禦馬,可都是梁國最好的馬,無論是平日裏充場麵,還是拿來賜給武將當坐騎,天子的禦馬,肯定都是最好的。

  這樣的馬,有多少錢都買不到,更別說可以拿來繁殖後代,簡直是無價之寶。

  結果,卻被妹夫渾水摸魚,把這些好馬都弄到手,不枉大夥在建康蹲了大半年,而他還專門學了建康話。

  期間各種開支雖然不小,可和這些好馬比起來,就不算什麽了。

  黃?總覺得自己膽大,沒什麽事不敢做,現在和妹夫比起來,感覺自己還是膽子太小,眼界也小。

  他想著想著,笑意漸濃,不過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所以回到鄱陽後,口風很緊,也沒和耶娘以及兄長提起此事。

  和妻妾折騰了幾晚,惦記著良駒的黃?趕緊來白石村,生怕馬兒都飛走了。

  兄妹倆正交談著,黃?看到賈成等人拿來幾件玩意給一匹馬穿上,他和梁森等人一樣,笑得眼睛都眯起來。

  李笠的膽子確實很大,渾水摸魚的對象,不僅限於乘黃廄的好馬,還盯上了東冶的庫存。

  黃?一行人是騎馬走陸路回鄱陽,賈成帶人從東冶“拿的物資,則是走水路,用船運回鄱陽,這些物資當中,就有馬鎧。

  在戰場上,人有鎧甲,馬也有鎧甲。

  東冶製作的馬鎧,一套有六件:護臉的鐵麵——麵簾,護脖的“雞頸,護胸的“當胸,護身的身甲,護著後腿、臀部的“搭後,還有作為裝飾、豎在後背的“寄生。

  這一套馬鎧重量不輕,馬兒披上後,宛若鐵馬,殺氣騰騰。

  然後,騎士也全身披掛,人馬俱甲,即是“具裝甲騎,在戰場上衝起來,勢不可擋。

  但這對馬的要求很高,畢竟馬匹本身要著甲,還得馱著同樣著甲的壯漢衝鋒陷陣,力氣、耐力不夠的話可不行。

  也隻有眼前這些高頭大馬,才具備成為“具裝甲騎的能力,那麽,妹夫手中有了這種“籌碼,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黃?跟著李笠去建康長見識,確實長了不少見識,他知道梁國如今問題重重,遲早要出事,所以,等天下大亂之際...

  黃?暢想起來:我跟著如此膽大又狡猾的妹夫渾水摸魚,怕不是要有一場富貴呀!

  。。。。。。

  河畔作場,庫房,武祥看著箱子裏一根根光滑無瑕疵的桑木棍,又看看眼前許多木箱,驚歎不已:

  寸鯇真厲害,從東冶運回來這麽多好玩意!

  這些桑木棍數量有一萬根以上,用來製作弓(身),但需要陰幹,此前,已經陰幹了大半年。

  再陰幹三四個月,就可以上弦,成為戰弓,弓力在一石至二石之間。

  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半成品的筋角弓或原材料,以及弩臂、弩身等半成品,隻要找來製弓匠,花半年時間,就能做出至少三百張筋角弓、三千張弩。

  “看看這裏,這裏還有好玩意。賈成領著武祥到隔壁庫房,卻見一個個木箱裏,裝著大量箭鏃和防鏽的木糠。

  賈成指著這些木箱,誇耀起自己從建康東冶帶回來的“貨物。

  “長錐形的破甲箭鏃,葉形的箭鏃,鏟形的射馬箭鏃,還有鳴鏑箭鏃,都是東冶所出,剛製成沒多久。

  “還有,這一箱箱的都是雁翎,用來做箭羽的,我聽說這都是各地的貢賦,運到東冶製箭,所以多得不計其數,若在鄱陽買,有錢都買不到那麽多。

  “看看,這邊裝的是箭杆,上好的箭杆,若是在江州地界買,不要說能否買那麽多,就說單價,看看,這種品質的箭杆,一支怕不是要一百文。

  “我們帶回二十餘萬支箭杆,你想想,能省多少錢?魚鰾膠就免了,我們鄱陽不缺魚鰾。

  武祥聽到這裏,驚喜萬分,對於李笠的手段佩服不已。

  不過有些擔心,因為他已經知道侯景叛軍攻入建康了:“那我們把東冶這麽多箭鏃、箭杆、箭羽運走,官軍守台城,會不會缺箭?

  “武郎大可放心,逆賊來得太快,東冶沒法把這些材料在短時間內製作成箭矢、弓,台城武庫裏,又有大量庫存,不會缺弓箭的。

  賈成說完,指著庫房裏堆積如山的箱子和各類物資,笑道:“勤王軍肯定會來建康,台城守軍,隻需守兩三個月,想來就能解圍了。

  “消滅叛軍就靠勤王軍,不需要台城守軍動手。

  “台城武庫的儲備,譬如箭矢,足夠撐上數月,不缺這些半成品,若台城守不住,不是武備的問題,是人的問題。

  “所以李郎覺得,與其讓這些物資落入逆賊之手,或者一把火燒掉,還不如運回來。

  武祥當然知道李笠的計劃,如今計劃成功實施,賈成、黃?各走水路、陸路,把大量物資和馬匹帶回來,可以說發了不得了的大財。

  如今入庫的物資,除了這些,還有許多鋼條、鋼塊、硫磺等物資,都是在鄱陽無法買到或者無法大量收購的玩意。

  原本就練起來的隊伍,有了這些軍需物資,保衛鄉裏的底氣十足,甚至,甚至還可以....

  武祥隻覺得有些激動,而賈成說起這次計劃的實施過程,依舊兩眼放光:

  “李郎的‘借腹生子’,果然了得,我們用東冶的勞力、場地、石炭來煉鋼、煉鐵,半年來,煉出的鋼和精鐵,數量可不少。

  “然後渾水摸魚,將刀條等大量半成品的鋼、鐵物件,運回鄱陽,這可是花小錢,占大便宜!

  賈成沒有細說如何渾水摸魚,但作為‘經辦人’,通曉所有手段,且多虧了張鋌的幫助,所以行事十分便利。

  張鋌熟悉各省、部公文的全套流轉過程,所以偽造出以假亂真的公文,分批將東冶庫存物資外調。

  又賄賂東冶吏員,將庫存物資蠶食,化整為零外運;收買庫吏,今日拿一點,明日拿一點,螞蟻搬家。

  而東冶就在秦淮河邊上,水運方便得很。

  最後,叛軍攻入建康外城時,少府寺派人到東冶放了一把火,以防庫存資敵,於是,所有的痕跡都在大火中消失了。

  賈成總結:“這件事隻要保密,就能悶聲發大財,反正叛軍攻入建康外城,到處一片混亂,誰還管得這麽多?事後朝廷再想追查,也毫無頭緒。

  武祥一邊聽一邊點頭,李笠這個極其大膽的計劃,現在已經成功,但回想起來依舊讓他激動不已。

  能跟著如此有本事的“當家闖蕩,毫無疑問,將來他們大夥都會有一場富貴的。

  隻是武祥對當前時局有些看不清。

  “賈郎,你覺得,朝廷能剿滅叛軍麽?

  “我不知道,按說應該可以,可是...可是叛軍居然能攻入建康外城,唉....賈成說著說著,歎了口氣。

  “李郎說了,侯景當年坐鎮河南,擁兵十餘萬,尚且無法渡淮,如今以不到一千殘兵,裹挾壽陽百姓從軍,然後就能在一兩個月內攻到建康...

  “你知道麽,有傳言說,說侯景渡江之所以那麽快,是因為南岸采石守將嚇得帶兵跑了,采石一個兵都沒有!

  武祥聽到這裏,有些不敢相信:“朝廷是怎麽回事?如此要地,居然讓個膽小鬼守?

  賈成苦笑著:“誰知道呢?反正叛軍如今就把台城圍了,李郎說,朝廷如此表現,恐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叛軍可能沒這麽容易剿滅,至於那些勤王軍...

  “他們是來勤王的,還是來渾水摸魚的,這可兩說,所以,李郎不顧危險,也要留在建康。

  “他說了,要親眼看看,這些來勤王的忠臣良將、孝子賢孫,到底能不能給台城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