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主意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05-17 12:47      字數:3236
  上午,蕭十一郎在跳繩,這是規定的鍛煉內容,必須跳夠規定的次數才能休息,休息一短時間,繼續。

  此為‘健身教練’李笠的規定,蕭十一郎認真執行,堅持了兩個多月,所以效果顯著。

  原本有些臃腫的身材,變得苗條起來(相對而言),腳力和耐力明顯提升,慢跑能跑得更久、更遠。

  直到現在,李笠才知道這位的名諱:蕭勤。

  距離兩人認識,已經差不多兩年,貴賤之別,由此可見一斑。

  李笠之所以‘有幸’得知十一郎君的名諱,是因為他表現不錯,幫了大忙,如今成功讓蕭勤的臉顯瘦(相對而言),這可是至關重要的效果:賣慘。

  蕭勤是因為家宴鬧事、誤傷嫡母,惹怒了阿耶,被趕到鄱陽閉門思過,那麽,閉門思過就要有閉門思過的樣子。

  樣子,就是人瘦了一圈,強烈的反差足以讓大王見了都覺得“驚悚”:這是我兒子?我那胖嘟嘟的兒子咧?

  雖然蕭勤實際還是胖,但比起兩個多月前,已經明顯瘦了,這就說明,在鄱陽期間,蕭勤確實知道錯了,為自己犯下的錯,悔恨不已。

  日夜痛哭,吃不好,喝不下,於是短短兩個多月,瘦得形銷骨立(相對而言),你們說可憐不可憐?

  蕭勤咬牙堅持跳完規定次數,放下繩子,原地來回走動,放鬆手腳,李笠不忘打氣:“郎君加把勁,一挑二絕對沒問題。”

  “我真的能一個打兩個麽?”蕭勤喘著氣問,李笠點點頭:“沒問題,實在打不過,可以跑,引他們來追。”

  “郎君的體力和腳力,遠勝當初,他們追來,必然快慢不一,那好,郎君瞅準機會,跑著跑著忽然停下,打那個跑得快的,這就是一對一,郎君會怕?”

  “後麵的跟上來,郎君再跑,跑著跑著,打那個跑得快的。”

  “等他們兩個跑不動了、怕了,郎君可以追過去,專打那個跑得慢的,如此一來,打多幾次,沒有誰還敢欺負郎君。”

  “但是,他們可能設套,挑釁郎君,引郎君入套,所以郎君要心中有數,寧可先忍忍,等對方不注意,再衝過去打臉。”

  “打了就跑,他們要麽吃癟,要麽追,一追,嗬嗬,郎君想怎麽折騰,就能怎麽折騰。”

  這是李笠反複強調的打架心得,強調“快打慢”,蕭勤牢記於心。

  “還有,隻要一發生衝突,郎君切記要先告狀,無論大王、王妃會怎麽認定誰對誰錯,一定要先告狀,占據主動。”

  “此即為先入為主,讓大王和王妃覺得,都是那些人鬧事,才搞得郎君和他們打起來,久而久之,誰還敢主動挑釁郎君?”

  “當然,郎君也不能主動挑釁別人,畢竟,郎君是個講道理的人。”

  李笠不停地說,蕭勤不停點頭,旁邊侍奉的僮仆們見了,個個心裏高興。

  自從李笠入王府,陪伴十一郎君左右,大夥都安全了,都省心了,十一郎君可謂對這個李笠言聽計從,對方說什麽,郎君就照做。

  往日,郎君不肯認真讀書、寫字,院主、防閣怎麽說都沒用,現在,郎君得李笠督促,宛若變了個人似的,聽話得很。

  脾氣也沒那麽暴了,不會動輒打罵僮仆、摔東西,有時脾氣上來,李笠一說話,火氣就消了。

  許多人都在慶幸,慶幸這次有李笠來給這匹烈馬牽韁繩,不然,周圍的人必然會被這烈馬整得生不如死。

  遠處,防閣將軍蔡平見外甥和李笠有說有笑,點點頭,轉身離開。

  此來鄱陽,世子有交代,讓李笠餉家,看看這個人表現如何。

  毫無疑問,李笠的表現不錯,雖然是個初學者,卻能幫助蕭勤克服畏難情緒,認真練箭。

  又能引導蕭勤讀書寫字,鍛煉身體,可見很用心。

  作為考官,蔡平對考生的表現很滿意。

  。。。。。。

  夜,房間裏,蔡平和妹妹蔡氏正召見李笠,除此之外,房間裏再無他人。

  “十一郎這陣子,有脫胎換骨的表現,用功讀書練字,又認真練習射箭,這都是你的功勞,我和院主都看在眼裏。”

  蔡平緩緩說著,李笠正襟危坐。

  “如今元日將近,十一郎想要回襄陽過年,鬧著讓我立刻去襄陽,向大王求情,你怎麽看?”

  這一問,讓李笠愣住了。

  以他的身份,蔡平兄妹沒必要讓他來出主意,因為他沒這資格,也不配。

  但蔡平特地叫他來出主意,還讓蔡院主旁聽,那麽,這可不像是隨便問問,而是真把他當成‘參謀’,要聽聽他的意見。

  如此安排,也許有陷阱,不過李笠想不出蔡平有何理由要整他,所以這是個機會。

  他已經有了賺錢的搖錢樹,那麽當務之急,就是要找靠山,否則有錢無權就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防閣,小人沒什麽見識,不過,倒是有些想法。”

  李笠說完,見蔡平和蔡氏都一臉期盼的看著他,捋了捋思路,開始說看法,至於對方采納不采納,與他無關。

  十一郎君要回去過年,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回不回得去,不在大王,在王妃。

  十一郎君大鬧家宴,誤傷王妃,此事性質嚴重:子傷母,而且是庶子傷嫡母,是為不孝。

  若不嚴懲,不要說王妃、王妃娘家那邊說不過去,就連其他郎君們,都不會服氣。

  大王讓十一郎到鄱陽‘麵壁思過’,十一郎到底有沒有改過,大王說了不算,王妃說了才算,王妃允許十一郎回去過年,大王才會鬆口。

  所以,求大王是沒用的,得求王妃。

  關鍵就在如何求王妃。

  王妃被庶子當眾打傷,即便是誤傷,也丟了臉麵,心中難免有氣,如何讓王妃消氣,並且讓王妃認可十一郎已經改過,要有技巧。

  這不是賠禮道歉就能糊弄過去的,王妃不缺什麽禮物和幾句話,要的是嫡母的威嚴,不然,怎麽操持家務,怎麽管教一群庶子?

  所以,要以退為進。

  “小人的建議,是請院主手書一封,向王妃告罪。”李笠看向蔡氏,“就說教子無方,要讓十一郎在鄱陽過年作為懲罰,以儆效尤。”

  蔡氏聞言有些著急,她是想讓李笠出主意,確保讓兒子能回襄陽過年,結果對方居然提這種建議,那不是

  蔡平卻問:“然後呢?”

  “然後,院主要在信中請求,過完年後,二月左右,請王妃派人來鄱陽,考校十一郎,若考校成績合格,十一郎才能回襄陽,當麵向王妃請罪。”

  “這樣做,首先是表明態度,主動要求懲罰,而懲罰的措施,就是不得回襄陽過年,然後,十一郎改過與否,請王妃這個嫡母來判斷,這才是恭候發落的正確態度。”

  “隻有這樣,把姿態擺出來,端正態度,王妃才會消氣,也好處置,大王見院主如此明事理,也會鬆一口氣。”

  “畢竟,大王不會為了寵溺十一郎,而讓王妃不快。”

  “事情的關鍵,就是即讓王妃名正言順出氣,又表明院主明事理,大王也好就坡下驢做安排,若是急著回去,反倒是欲速則不達。”

  “所以小人的意思,就是以退為進。”

  “若院主不住求情,即便王妃礙於情麵,不反對十一郎回去過年,但是心中的不快未消,往後,遲早會發作,不僅對十一郎,也會對院主不利。”

  蔡氏聽到這裏,恍然大悟,臉色好看了許多,李笠見了,不由腹誹:你宮鬥的能力也太差了吧,這點手段都想不出來?

  感覺你在宮鬥劇裏活不過一集啊

  難怪不怎麽受寵,兒子也不受待見。

  “這主意不錯。”蔡平看著妹妹,笑道:“既如此,我立刻回鄱陽,阿妹趕緊把信寫好。”

  他再看向李笠,很滿意。

  這個主意,他早就打定了,而且是從襄陽出發時就已經定了下來,因為這就是世子的決定。

  世子對弟弟們一向仁厚,不分嫡、庶,十一郎闖了禍,也是世子在大王和王妃麵前求情,並且特意讓他這個舅舅跟著十一郎來鄱陽。

  看住十一郎的同時,要李笠來幫忙,他順便做個考官,看看李笠的表現。

  蔡平知道,李笠之前涉及的詹良一案,後來鬧得很大,讓鄱陽王灰頭土臉,但世子覺得李笠可能是個人才,所以要仔細看看。

  如果這次李笠裝傻不幫忙,那就算了,如果李笠幫忙,要看幫了什麽忙、能幫到何種地步。

  為了讓王妃消氣、讓大王省心,從襄陽出發前,世子已經和他說清楚,年底時,讓蔡氏手書一封,向王妃表態,說要和十一郎在鄱陽過年,以示改過自新的決心。

  來年,由王妃派人到鄱陽考校十一郎,當然,考校是肯定會通過的,屆時世子也好在大王、王妃麵前說情。

  如今,李笠出了一模一樣的主意,蔡平覺得此人頗有心思,而且確實認真幫助十一郎,表現不錯,看來是可用之才。

  可以向世子回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