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新的方式
作者:金屬裂紋      更新:2020-03-07 12:13      字數:2160
  永不沉沒的星艦最新章節

  秦虎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應該給聯盟一個建議,發現星門立刻集中兵力打掉,敵人丟了最前麵的星門,龐大的艦隊就隻能從後方慢慢往前飛,從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說是保證了聯盟的安全。

  不過他也就是想想,旋臂上星係這麽多,紅矮星尤其的多,聯盟不可能把每一個星係都監視起來,想找到故意隱藏起來的星門,實在是太難了。

  再說二號星門,它位於敵軍後方,周邊到處都是敵人的製造基地,這些基地以星門為中心,隨時可以抽調大批戰艦支援星門……嗯,這些基地肯定不止製造戰艦,隻怕也是外域人的製造培育中心,否則哪來那麽多人駕駛戰艦?

  直接進攻二號星門根本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想打星門,就得先清理周邊的敵軍基地,可動了基地,敵人就會通過星門,從其他星域叫來援軍,簡直就是個解不開的死循環。

  秦虎能想到的,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艦隊提前進場,悄悄埋伏在所有外域基地,還有星門附近,然後同時發起進攻,同步摧毀外域基地和星門,隻有這樣,才有戰而勝之的可能。

  想到這裏,秦虎不禁苦笑。

  這些外域基地的情況他都親眼看過了,每一個基地都異常的龐大,即使敵軍防禦鬆懈,想打下一個基地,至少也得五百艘鱗甲艦才有把握,最好是七到八百艘。

  雖然禾州軍的戰艦總數直逼一萬大關,可是以五百艘一隊,一共也就能分出二十隊,但是敵人有多少個基地呢?

  根據青衣的不完全統計,以星門為中心,半徑五十光年的範圍之內,大概有一百七十到二百個!

  也就是說,需要整整十萬艘鱗甲艦,才有強攻的把握,而且隻是打掉外域基地,解決星門還得另外單算!

  眼下禾州已經是滿負荷運轉,一年製造的戰艦才剛剛摸到五百艘的邊,需要整整二百年,才能攢夠進攻一次的戰艦。

  算出了答案的秦虎心裏一個勁兒地罵娘,特麽的,這仗沒法打了!

  別說隻是禾州一家,就是把聯盟所有的戰艦都集中起來,也不夠打這一仗。

  若是削減戰艦數量……三百艘是最底底限,但是這樣一來,就沒了戰勝的把握,一旦損失了戰艦又沒能搶到戰略優勢,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那麽換一種思路呢?繞過外域人盤踞的星係,直接進攻星門是否可行?

  有第一次摧毀星門的經驗,秦虎認為可行,但是進攻容易,打下星門甚至摧毀星門也不是特別難,但是想按圍點打援的計劃守住星門就難了,一方麵必須麵對沿星門而來的敵軍,另一方麵必須擋住來自四麵八方的敵軍。

  這哪是兩軍交戰,根本就是內外交困!

  再換個思路,既然速戰速決難以做到,那就辦能穩紮穩打,首先,秘密將基地艦送到二號星門附近……這個不難做到,隻要裝備護盾,長戈號就能用蟲洞把基地艦送到指定位置,唯一的限製是基地艦不能太大。

  這個附近必須說明一下,不能離二號星門太遠,不然不利於將來發起進攻;也不能離得太近,防止被敵人發現。

  其次,就是安置好基地艦,源源不斷地製造戰艦,不斷積蓄實力,直到有把握一舉摧毀所有外域基地的那一天。

  外域基地製造的戰艦不斷送往前方,而人類基地製造的戰艦全部屯積起來,如果能掌握敵軍輸送戰艦的規律,或許用不著十萬戰艦,也能解決問題。

  秦虎已經說不清自己是什麽心情,最有把握的辦法耗時最久,三年五年隻是開始,十年八年不過尋常,三五十年才有一點點希望,前提條件還是敵人一直沒發現異常。

  咬咬牙,他和長戈號完全可以等;狠狠心,禾州也可以等;但是盟軍呢?也可以嗎?

  雖然打掉了一號星門,但是敵軍不可能就此按兵不動,新的星門早晚會出現,而且很可能已經在建造之中,隻是沒讓人類發現罷了。

  再過三五十年,敵人還指不定用星門運來多少敵艦,屆時二號星門還沒打下來,其他方向又另外多出一批星門……敵人的建造速度遠比人類的摧毀速度快得多,這特麽就太尷尬了啊!

  要是雷州軍能來就好了,隻要來一支完整的艦隊,就能按圍點打援方案解決這批敵人,可惜他也就能想一想,就是把所有隸屬誌願軍的戰艦全部集中在一起,也隻有十幾艘雷鳴級,不過是一支整編艦隊的零頭。

  思前想後,就沒有個特別讓人滿意的方案,真是彼其娘之!

  此時的秦虎就像瀉了氣的皮球,整個人都散發著一股頹廢沮喪。

  算了,不想了,這麽費腦筋的事兒,還是交給青衣跟星禾想去吧,反正他倆沒腦細胞,要費也是費處理器,那玩意換起來簡單,燒毀多少都能馬上換。

  於是長戈號返回禾州星,算是圓滿完成了偵察任務。

  不久後,禾州主動聯係盟軍,就星門問題展開一係列深入的交流,並逐漸擴散到其他方麵,最終達成一係列合作協議。

  幾年後,距離二號星門七十多光年之外的某個星係,一個蟲洞無聲無息地打開,一艘基地艦悄悄穿過蟲洞,出現在某顆資源星附近。

  此後的一段時間,距離二號星門五十到七十光年之間的各個星係接連出現類似的景象,短短幾個月,一百多艘基地艦紮根各地,開礦冶煉生產製造一條龍,從最基礎的原料生產直到戰艦下線。

  而且所有戰艦都按秦虎的建議縮減了人員配置,戰艦體積大幅度縮小,全長隻有一千二百米,用料隻有主力艦的百分之四十,戰鬥力卻有主力艦的五分之四。

  這種戰艦被禾州命名為鱗梭級,其作戰定位不再是主力艦的全方位全功能,而是徹徹底底的消耗品,純以數量取勝的消耗品。

  人類和維都聯盟的戰爭打到今天,早就該打破固有的思緒模式,現在,是時候嚐試新的作戰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