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 全麵偵察
作者:金屬裂紋      更新:2020-03-07 12:13      字數:2205
  永不沉沒的星艦最新章節

  數日後,長戈號離開禾州星,前往二號星門偵察情況。

  離開前,秦虎試圖給長戈號裝上超光速引擎,但遭到了星禾還有青衣的一致反對。

  不是改不了,而是安裝超光速引擎沒那麽簡單,以長戈號的情況,必須修改戰艦的整體結構,再重新布置艙室,壓縮彈藥庫等周邊艙室的空間,最終為超光速引擎騰出空間。

  很複雜,也很麻煩,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會降低是四艘的載彈量,甚至降低艦體的結構強度,妥妥的得不償失。

  沒辦法,秦虎隻能放棄這個誘人的想法,繼續靠蟲洞打天下。

  不過星禾也說了,隻是現在不行,不代表將來也不行,隻要他把空間技術全部吃透,就可以仿製雷鳴級,進而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戰艦……呃,這句純屬廢話,在軍事領域,就從來沒有知識產權這種說法,別說是自己研究,就是能去偷去搶,隻要能弄到手裏也是你的本事。

  到那個時候,星禾完全可以按秦虎的意思打造一艘新的長戈號。

  當然了,單單吃透空間技術沒法仿製雷鳴級,艦上的各種武器也沒那麽簡單,特別是量子破壞炮。

  這玩意射程不是最遠,威力也不是最大,可它的使用方法實在太詭異了,毫不誇張地說,量子破壞炮是長戈號上最重要的王牌,甚至比超光速魚雷還重要。

  雖然新式戰艦隻停留在口頭上,但所有人都清楚,這種戰艦的主力武器一定是傳送機和量子破壞炮,如果拿不下這兩種武器,所謂的新式戰艦不過是換湯不換藥,不如繼續用鱗甲艦。

  穿過蟲洞,長戈號抵達目標星係,這裏距離二號星門8.2光年,是出發前在星圖上選定的位置之一。

  按計劃,長戈號的任務是摸清星門周邊各個星係的情況,選出適合安置基地艦的地方。

  這個名為玲瓏的星係是星禾最看好的地方,因為玲瓏原本是顆殖民星,附近還有兩顆成熟的資源星,有大量礦山且極易開采,是星門附近的最掛位置之一。

  然而人類知道玲瓏好,外域人一樣知道,出發前,就已經預測外域人不會放過玲瓏星,抵達之後一看,果然不出所料,青衣在玲瓏星附近發現大量外域飛行器,其中包括七到八百艘蛋頭艦,一百多艘比蛋頭艦大一倍的重型運輸艦,另外還有三十幾處軌道工廠。

  隻是明麵上能看到的就這麽多,行星後麵、礦山內部,還有行星表麵肯定還有許多外域人基地,這些地方還不知道藏著多少敵人,隻這一個地方,其生產規模就跟禾州差不多。

  情況有點嚴重了,秦虎不知道敵人到底有多少軌道工廠,但敵人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向前方派遣一支大艦群,敵人有多麽瘋狂可想而知。

  規模大,意味著據點多,玲瓏星製造的敵艦隻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那麽其他星係是什麽情況?會不會所有資源星都被外域人占據?

  懷著這樣的心情,長戈號悄然轉場,抵達此行的第二個偵察目標。

  結果跟玲瓏星一樣,這裏同樣被外域人占據,其整體規模不比玲瓏差到哪兒。

  這裏和玲瓏星的情況差不多,從前也是個殖民星。

  秦虎和青衣都有種不好的預感,會不會所有殖民星都被敵人占去了?

  長戈號繼續,將星禾指定的十幾個星係統統走了一遍,結果越走越是泄氣。

  好地方都讓外域人占了,哪還有安置基地艦的地方?

  而且從旌04的遭遇可以看出,敵人的目標不止是殖民星,還有那些有開發價值,但資源不是特別豐富的行星!

  二者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殖民星有完善的礦業體係,外域人一般不會摧毀這些難得的生態行星;其他的資源星就沒那麽幸運了,應該是和旌04一樣,徹底打碎之後破壞性開采。

  外域人會在意幾顆行星嗎?

  當然不會,恒星之間的距離那麽遠,隻保護宜居行星就行了,隔著遙遠的星際空間,外域人再怎麽破壞,也不會對幾光年外的宜居星造成半點影響。

  除非外域人引爆恒星!

  更讓秦虎難受的是,一路上的造艦基地大多防禦空虛,可他卻不敢動手襲擊!

  注意,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以長戈號的戰鬥力,哪怕單艦行動,都有摧毀造艦基地的能力,可是摧毀之後呢?

  這些基地都在星門附近,最近的隻有四到五光年,一旦遭到襲擊,就等於為星門拉響警報,徹底終結圍點打援的既定方案。

  沒辦法,秦虎隻能忍著,帶著長戈號跑遠一點,繼續探查其他合適的星係。

  可走了一個又一個星係,遇到了一群又一群敵人,等長戈號終於找到一個沒有外域人的地方,戰艦與星門的直線距離已經達到四十多光年。

  而且這一路都是隨機選擇,不可能隨隨便便就選中外域基地最密集的方向,那麽其他方向還有多少外域基地?環繞星門的整個外域製造體係又有多大?

  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一旦禾州軍偷襲星門,從各個方向趕來的敵艦又會有多少?

  仔細想想,秦虎又覺得之前運氣太好。

  襲擊一號星門的時候,除了開啟星門招來幾艘敵艦之外,再沒有多餘的敵艦來襲,乍一看,似乎是禾州軍下手太快,敵軍距離太遠來不及支援,但仔細想想根本不是這麽回事。

  簡單點說,一號星門位於前方,是離前線最近的星門,它的作用不是向外輸送戰艦,而是及時接收來自其他星域的戰艦,補充前方的消耗。

  隻有在徹底平定周邊星域,戰線遠離一號星門的時候,它的作用才會從接收轉為輸送。

  所以當時不是敵人不想支援,而是一號星門附近根本沒有多餘的維都艦隊,想支援就隻能過星門,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麽一號星門墜入恒星之後,依然有敵艦通過星門。

  必須說一句,禾州軍真是太幸運了,如果當時選擇另一個星門,或者打著乘勝追擊的想法襲擊另一個星門,隻怕還沒飛到地方,艦隊就得讓敵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