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巨騙陳宜中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07 06:02      字數:3071
  到楊淑妃寢宮內,趙洞庭見過禮,便直言道:“娘親,皇兒想出宮去龍虎山。”

  他也就意思意思,壓根沒想過楊淑妃會拒絕。這幾年來,尤其這兩年,楊淑妃已經不再怎麽管他。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楊淑妃拒絕了。

  她不僅拒絕,而且聽完趙洞庭的話就豎起了眉毛,“你又要出宮?”

  臉上就差寫上“本宮極不高興”五個字。

  趙洞庭意外道:“皇兒去龍虎山有些要事。”

  “不許去。”

  楊淑妃的回答很簡單,但語氣很重,不容置疑。

  趙洞庭驚訝得有些愣了,好幾秒才道:“娘親這是何意?”

  因為沒有外人,是以兩人說話之間也頗為直接。

  楊淑妃道:“在德妃沒有懷上子嗣之前,你哪兒也別想去!”

  原來是這事,她這回算是鐵著心要把趙洞庭留在宮內,硬是要抱龍孫了。

  這讓得趙洞庭麵色古怪起來,隨即苦笑。

  上輩子還沒有過這樣被催生的遭遇呢,這輩子成皇帝了,竟然被逼著結婚生子。

  “娘親,這種事也不是皇兒說能生就能生的啊……”

  其實趙洞庭心裏也有些犯嘀咕。他和穎兒夜夜笙歌,怎的穎兒就始終沒有懷上呢?

  練習房中術這麽長的時間,在那種事情上,趙洞庭的強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能否懷孕和這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

  楊淑妃順著趙洞庭的話道:“皇兒,按理說不應該至今都沒有懷上才是,要不找太醫給你瞧瞧?”

  這事,她問過穎兒。而穎兒也說她找太醫看過,並無問題。

  穎兒沒有問題,那就隻有是趙洞庭的問題了。

  這事始終都縈繞在楊淑妃的心頭,惴惴不安。若是皇上不能誕生子嗣,對江山都有極大影響。

  隻是之前,她也沒好意思把這事跟趙洞庭說而已。如今,算是借坡下驢,才將這事說出來。

  這樣不顯得突兀,也不會傷害到趙洞庭。

  趙洞庭微愣,瞧瞧楊淑妃,心裏卻是活泛開了。

  他年歲還小,並不急著要孩子。卻是想著,要是看出來有病,怕是得留在宮內治病,而若是沒病,就得繼續跟穎兒在宮內造孩子,更加沒法出宮了。

  這樣還怎麽去龍虎山?

  想到此處,趙洞庭道:“皇兒先去龍虎山,回來再讓太醫給皇兒看病。”

  “不行。”

  楊淑妃道:“不讓太醫給你瞧瞧,為娘放心不下。”

  母子倆討價還價。

  趙洞庭很自然走到楊淑妃旁邊幫她捏著肩膀,“娘親,皇兒從龍虎山回來以後,讓太醫瞧過,肯定給您生個大胖孫兒,怎麽樣?”

  這幾年來他也算是摸清楚楊淑妃的性子了,典型的吃軟不吃硬,耳朵根子軟。

  果然,被趙洞庭捏著肩膀,楊淑妃舒服地閉上眼睛,就沒再說什麽。

  趙洞庭治國、帶軍英明神武,在她麵前露出這般親近模樣,還是讓楊淑妃心裏很受用的。

  到底是親兒子。

  特別是趙昺剛剛離開不久,這更讓楊淑妃感受到趙洞庭對自己的親近之態。

  她這輩子沒什麽追求了,想要的,隻是皇上能始終和她這麽親近便好。

  再睜開眼,她卻道:“皇兒,為娘還有件事想和你說。”

  顯然,趙洞庭要去龍虎山的事她算是默認了。

  趙洞庭嗬嗬笑道道:“娘親有事盡管吩咐!”

  隻是這回楊淑妃卻不再那麽直接,而是問道:“王文富王大人改任了提刑令,現在國子監大祭酒的位置空缺出來有段時日了,皇兒心中可有人選?”

  聞言,趙洞庭不禁微愣。

  楊淑妃都兩三年不管政事了,怎的問起這個?

  他說道:“莫非是有哪位大臣和娘親說了什麽,想要任這國子監大祭酒?”

  怪不得他這麽想,因為楊淑妃不管政事,不可能無緣無故突然問及這個。

  國子監大祭酒是宋朝最高學府的校長,雖然實權不高,但名望和地位都很高,這樣的位置,還是有很多人樂意花心思的。不過,這種做法趙洞庭並不喜歡。

  要有能力,完全可以自薦,何必弄這種劍走偏鋒的法子?

  他心裏已經準備著,無論楊淑妃說是誰,自己都要婉言拒絕。

  國子監大祭酒的位置不能給那些心思太重的人,需得像是王文富那樣的忠厚愛國之輩才行。

  然而,楊淑妃的回答卻很是有些出乎趙洞庭的意料。

  “陳宜中陳宰相從越李朝回來了。”

  楊淑妃道:“陳大人原居宰相,本應官居原職,可皇兒你改了製,宰相之位已撤,國務、提刑、監察等令又都已由陸大人等人擔任,這朝中,能夠勉強符合陳大人聲望、地位的,也就這國子監大祭酒的空缺了。他昨日到宮中來向為娘請安,為娘本還覺得這官職有些委屈了他,他說,年歲已大,在國子監頤養天年也好。為娘覺得可以,你可覺得妥當?”

  現在是趙洞庭當政,是以楊淑妃也是用的詢問的語氣。不過話語間對陳宜中的推崇自不必多說。

  “陳宜中?”

  趙洞庭嗤笑。

  這個人簡直就是南宋末年最大的害蟲。

  陰奉陽違,貪生怕死,他的種種自私害國的行徑,說是罄竹難書都不為過。

  別說是國子監大祭酒,就是個九品芝麻官,趙洞庭也不願意安排給陳宜中。他對這人著實印象極壞。

  不過這家夥也算本事,剛從越李朝回來,竟然就能讓楊淑妃幫他說話,也不知道是跟楊淑妃說了什麽。

  趙洞庭知道這家夥並不簡單,因為史書記載,不論是以前的謝太皇太後,還是現在的楊淑妃心中,都對這家夥極為看重,幾近言聽計從。甚至在諸多學子心中,陳宜中也是國之大儒,讀書人之楷模。

  學問、心機,他顯然都有。

  他有瞞天過海的本事,可惜,趙洞庭是穿越來的。對陳宜中的人品,他門兒清。

  史書上對陳宜中的評價全部都是負麵的,這還能夠有錯?

  楊淑妃聽出來趙洞庭語氣中的不屑,疑問道:“皇兒為何發笑?”

  趙洞庭道:“娘親很是推崇這陳宜中?”

  楊淑妃道:“陳大人為國效力多年,僅帶數十士卒出使越李朝,又曾執掌朝綱多年,確實是我朝難得的大儒和能臣。”

  “嗬嗬。”

  趙洞庭更是發笑,“皇兒有個疑惑,為何陳宜中回來,不直接見朕,而是先來見娘親您?”

  楊淑妃微愣,隨即道:“陳大人到底還是和為娘更為熟悉的。”

  趙洞庭搖頭,繼續揉捏著楊淑妃的肩膀,“皇兒想著怕不是如此,陳大人就是覺得您耳朵根子軟,才特意來見您的而已。要是他直接見朕,朕說不得要砍他的腦袋,最輕也要將他驅逐出宮去。”

  楊淑妃驚道:“皇兒怎的如此說?”

  陳宜中在臨安時就如同皇室的哈巴狗,媚上欺下,但卻著實將楊淑妃等人騙過了。

  要說起來,說陳宜中是南宋最有本事的大騙子都不為過。

  趙洞庭道:“原我朝危難之際,陳宜中數次臨陣私逃,這樣的人,留著作甚?”

  楊淑妃卻還為陳宜中說話,“皇兒此言偏頗了,陳大人去越李朝,卻是去為我朝探路的。”

  “探路?”

  趙洞庭嗬嗬笑道:“是否偏頗,皇兒讓人去越李朝查查便可知曉。”

  聽他這篤定的語氣,楊淑妃心裏也不禁有些犯嘀咕。

  陳宜中是大儒名臣不假,但真常常辦砸差事。這回去越李朝,又沒能建功。

  楊淑妃想到此處,點點頭道:“如此也好。”

  如果不是前兩天陳宜中腆著老臉在她麵前哭哭啼啼,她或許還真不會為他在趙洞庭麵前開這口。

  陳宜中的事算是這麽定下,很快,趙洞庭便離開了楊淑妃的寢宮。

  陳宜中肯定在海康縣城內,但他自然懶得去見。

  剛回寢宮,趙洞庭就叫來吳連英,讓人去查探,看看陳宜中到底在越李朝做了些什麽。

  他這已經是最為謹慎的做法,給足楊淑妃免了。要不然,直接砍了陳宜中都不為過。

  而探子離開後,趙洞庭也帶著洪無天和許夫人離了宮。

  他自然不會為區區陳宜中而繼續留在海康等著探子回來,踏上前往龍虎山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