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3096
  “二嬸子為何這會兒才到?公主已經問起數次。”胭脂的話剛說完,趙五娘子已經嘟起嘴:“嫂子,你不曉得,我們原本早早出來的,早該到了,誰曉得經過鄒府門口,堵的水泄不通,連繞路都沒辦法,這才到的很晚。”

  鄒府?胭脂還沒問,吳氏就拍女兒一下:“你就是愛瞧熱鬧,這別人家的事管這麽多做什麽?”

  這鄒家,還真是熱鬧,也不曉得這一回,是鄒大娘子出事還是柳氏娘家終於忍不住,要給女兒出頭?不過此刻不是細問的時機,胭脂請吳氏和趙五娘子往裏麵去。

  進到裏麵,又是一番行禮問好。吳氏帶著女兒坐在胭脂和趙瓊花對麵。趙瓊花已經問趙五娘子:“鄒府是出了什麽事,竟堵的這樣水泄不通?”

  “聽說,是鄒夫人在鄉下,還有一個女兒,這會兒也不知道怎麽回事,這女兒尋上門來,要和鄒夫人相認。”趙五娘子渾不在意地說。

  吳氏打女兒手一下:“方才就嚷著餓了,怎麽這會兒又不餓了?快些吃吧。這些話,哪是你們沒出閣的小娘子能聽的?”

  趙五娘子吐一下舌,沒再說話。胭脂已經恍然大悟,當初忠義伯離家鄉之後直到得以封伯才去接了妻女回來,中間再沒回去過。

  鄒夫人這個女兒,定不是忠義伯的。難怪沒有帶到汴京。有這樣的娘,難怪鄒大娘子會那樣行事。隻是這件事,還不曉得忠義伯怎麽處理?

  胭脂心中思慮定了,又是別家的事,自然沒放在心上,繼續和眾人說笑。

  靜慈仙師已經瞧出,永和長公主的確袒護胭脂,這讓靜慈仙師有些不滿,可是勢不如人,也隻有先壓下,再做打算。

  用完了飯,撤去殘席,眾人重新回到前廳,烹茶說話。永和長公主今日的目的既已達到,也就準備離開,剛要開口,趙嫂子就走進來,麵色有些古怪。

  發生了什麽事?眾人心中都有同樣疑問,趙嫂子已經走到永和長公主麵前跪下:“公主,有人自稱柴家旭郎,前來給他姑母問安。”

  柴家旭郎?那不就是當朝太子,難怪趙嫂子的臉色會如此古怪。永和長公主剛要起身出迎,猛地想到太子會這樣來,定是不願意別人知道,於是對吳氏道:“還請二嬸子和大郎媳婦,去把他請進來。”

  吳氏應是,和胭脂起身離去。胭脂離去之前,並沒忽略趙瓊花眼中閃過的一絲激動。看來,太子是打著為姑母問安的旗號來的。

  胭脂心中得出這麽一個結論,眉不由皺一下,卻不是為了趙瓊花,而是為了趙鎮,如果他知道,自己妹妹處心積慮要去做這件他反對的事,到時他會怎麽想?

  吳氏和胭脂到了前麵,站在那裏的果真是柴旭,他今日做平人打扮,瞧見吳氏和胭脂出來,柴旭已經上前拱手行禮:“原本是來給姑母問安,誰知倒勞煩兩位,心裏著實抱歉。”

  吳氏和胭脂急忙還禮,柴旭也隻一揖就在吳氏和胭脂的陪伴下往裏麵去。

  趙瓊花雖說眼中的激動神色一閃而過,但心裏的激動是怎麽都按不下來的。昨日自己才回到汴京,這會兒曉得自己回來的人都沒幾個。而柴旭就來了,想來定是有人告訴了他消息。

  定是二嬸婆,她為了自己,真是想的太周到了。趙瓊花的眼在看到柴旭踏進廳裏時候,明顯一亮,接著趙瓊花就按下眼中激動,起身隨眾人行禮。

  柴旭先去扶住永和長公主:“姑母休如此多禮。爹爹如果知道侄兒如此,定會狠狠罵侄兒一頓。”

  太子為儲君,身份和其他皇子不同,永和長公主即便身為姑母,也要給侄子行禮。此刻聽到柴旭這樣說,永和長公主笑著道:“大哥要罵你,那就我擔著,告訴他,國禮之外,再修家禮。”

  柴旭已經笑著長長一揖:“是,姑母說的對,國禮之外再修家禮。姑母在上,受侄兒一拜。”永和長公主笑出聲,終究還是坐了上方,柴旭坐在下方相陪。

  眾人又依次坐下,按說柴旭進來,趙瓊花和趙五娘子這兩個閨閣女兒行完禮就該退下,不過柴旭沒做這樣表示,永和長公主要解心中狐疑,因此她們倆並沒退下,依舊坐在那裏。

  趙五娘子和趙瓊花想法不一樣,隻覺得十分無聊,可是上麵兩位沒發話,趙五娘子也隻有乖乖坐在那裏,眼咕嚕嚕在那轉來轉去,也不曉得在想什麽。

  柴旭問過永和長公主幾句,又問候過靜慈仙師,這才開口問趙瓊花:“趙四娘子當日出外清修,今日能歸來汴京,很好。”

  “多謝太子掛懷。”趙瓊花的回答中規中矩。這讓永和長公主的神色有了些變化。一旁完全是看戲心態的胭脂很想打個哈欠,這樣的對話,好無聊。

  “趙四娘子,之前是叫我,旭郎的。”柴旭對趙瓊花,情感本就複雜,雖有了李氏,但並不覺得趙瓊花不好。娶了宋氏之後,覺得宋氏大不如趙瓊花,而李氏現在懷孕,也不複昔日的嬌俏可人。

  柴旭心中難免有些失望,不然也不會聽到宮人議論,就心血來潮想借著探望永和長公主的名義,前來瞧瞧能否見到趙瓊花。

  此刻聽到趙瓊花一口一個太子,不再是當年的旭郎,柴旭隻覺得心中有些悶的慌。

  “那時是我年少不懂事,況且太子方才也說過,先修國禮,後修家禮。我對太子,就算再無禮,也隻能叫聲表兄罷了。”趙瓊花把在心中演練了很多時候的話說出,說話時候,眼中好似還有淚光,這讓本就喜歡女子柔弱些的柴旭心中生出憐香惜玉之心。

  覺得自己當日做的太過,難怪杜老太君會氣惱,難怪祖母會氣惱。哪有及笄禮上,前去挽發的事?可是這事,可當日姨母說素娘本是孤女,以後名分又不如人,若連及笄禮上都沒多少人前去,實在太可憐了。因此柴旭這才前往,現在細細想來,這樣做,著實太衝動了些。

  去就去吧,哪能還要去挽發?柴旭麵上的悵然之色,落在趙瓊花眼中,趙瓊花心中大喜,但麵上神色,依舊那樣端莊自衿,仿佛剛才的柔弱,隻是柴旭的錯覺。

  自己傷瓊花,傷的太重了。柴旭忍不住又做這樣想,甚至連和永和長公主對答,都忘了。

  永和長公主看著這些,眉重又皺緊,事情,似乎轉入另一個方向。靜慈仙師卻十分欣慰,這樣看來,自己孫女,還是很有機會的,太子他原先不定性,這才會那樣做,等以後,就好了。

  “太子去了國公府?”趙匡義很快收到消息,麵上露出得色,往棋盤上又下了一個子,這棋局,本就在自己掌握之中。甚至,當初那場風波,並不是什麽壞事。趙匡義用手摸一下胡子,也許,該讓宋氏結束太子妃的生涯了。隻是要怎麽做呢?

  趙匡義又下了一個子,看著棋局,眉頭鬆開,笑浮現在臉上。

  “娘子,您說,太子這樣來,是不是對四娘子餘情未了?”送走永和長公主,送走柴旭,已經過了午時很久,胭脂回房稍微休息一下,剛進屋紅玉迎上就問。

  胭脂搖頭:“這是什麽樣的事,你們都敢議論。這件事,一個字都不能露出外麵去。”胭脂難得這樣嚴肅,紅玉被嚇到了,立即應是。

  胭脂歎了口氣,又笑了。紅玉疑惑地問:“娘子,您怎麽了?”

  胭脂搖頭:“如果大郎知道,他心裏還不曉得怎樣的難過呢?”

  “郎君不會難過吧?”在紅玉的認知裏,成為太子妃是光耀整個趙家的事,趙鎮怎麽會難過呢?

  胭脂沒有解釋,隻是走到桌前:“拿紙筆來,我給大郎寫信,和他說說這件事。”紅玉應是,取出紙筆。

  胭脂在那思忖良久,提筆開始寫信。寫好了信,封好口讓專人送出去,胭脂看著天上白雲,出了安慰丈夫,又能如何?

  “胡氏給大郎寫了信?”靜慈仙師並不知道,還是符夫人告訴她的。符夫人應是:“不過你放心,就算胡氏再怎樣去告狀,大郎也趕不回來。”

  “我不是擔心這個,我隻是在想,胡氏怎麽就看不得人好?這件事,本來是好事,她要各種破壞,還害得瓊花在庵裏,住了那麽久。”靜慈仙師對胭脂的怒氣已經到了最高峰,恨不得立時就把胭脂休出趙家,還趙家一個平安。

  這也是符夫人的意思,她瞧著靜慈仙師,口中還在勸:“你也消消氣,這胡氏很會哄人,你回來這幾天沒發現嗎?她樣樣都給你安排好了。”

  “隻會做小事,不懂大節,妾婦之道。”靜慈仙師冷冷地說。符夫人掩飾住眼中的笑意,依舊在那勸著靜慈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