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相談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3055
  永和長公主麵上的笑容都沒收起,廳中眾人都已把手中酒杯放下,安靜的什麽都聽不見。符夫人垂下眼,看著杯中的酒,等著永和長公主開口說話。但有絲淺淺的怒意在符夫人眼中閃現,什麽時候起,要對付這麽一個人,要這樣大費周章了。果真,傳言信不得。

  “楊夫人提起舊事,我也想起舊事了。十多年前,我初嫁時,那時,京中還沒有這樣盛大的婚儀!”永和長公主終於開口說話,不過說的,卻不是楊氏想聽到的,而是楊氏不願聽到的。

  永和長公主在袒護胭脂,座中人都能聽出來。楊氏的唇微微抿住,接著笑了:“近些年京中越發繁華富麗,都是官家聖恩,才得如此太平天下。”

  這樣的吹捧人之常情,既然楊氏不繼續往下說,永和長公主也不會再說,隻和眾人繼續飲酒觀看百戲。符夫人重又笑的溫和,仿佛從沒有過對胭脂的不滿。

  “匡義和他媳婦到底是怎麽了?”杜老太君聽的席上有過的兩次小風波,眉已經皺緊。周夫人那次,隻怕是周夫人自己不滿。可楊氏這次,杜老太君可以保證,是符夫人的意思。

  杜老太君長聲歎息,老媼也不明白符夫人為何要針對胭脂。因著胭脂嫁了數次?要知道符夫人的妯娌氏,嫁到趙家時候,也是第三次出嫁。若為別的,胭脂在外名聲雖不大好,但進趙家這半年多來,並沒和符夫人起過衝突。

  杜老太君的眉頭皺的越來越緊,難道說,全為了趙瓊花?可是趙瓊花成為皇後,對趙家來說,並沒有更多的榮耀。

  除非,杜老太君覺得,自己已經想到什麽了,可就是不敢說出來。難道兒子想做權臣?

  看見杜老太君閉上眼,老媼並不敢再開口,隻是輕聲道:“是否,要去提醒娘子?或者……”

  杜老太君睜開眼搖頭:“不,年輕人,經曆一些事情總是好的。”說著杜老太君又笑了:“胭脂這孩子,以為自己已經經曆了很多,卻不知道,在我瞧來,經曆的,還是很少。”

  “您的年紀就大過娘子了!”老媼附和著,接著笑了:“不過,娘子的見識,總比郎君好些。”

  “大郎和他的祖父父親不一樣的,他生來就是勳貴子弟,長在福窩窩裏頭,就算曹相公和他父親,讓他去校場演練,讓他上戰場,總不是從小兵小卒做起。”杜老太君很明白自己這個孫兒,隻可惜他的母親去世的早些,公主雖好,很多事情卻不能親自教導。

  如同,杜老太君想到趙瓊花,眉又皺的緊了,原本以為,把趙瓊花交給兒媳教養,是件好事,可現在瞧來,隻怕埋下的,是禍根。

  這麽一想,杜老太君覺得胸口堵的慌,咳了幾聲老媼端過嗽盂,杜老太君張口一吐,覺得胸口舒服了些。老媼本不以為意,低頭一瞧不由驚訝。

  杜老太君也低頭,裏麵並不是吐的痰,而是半口鮮血。杜老太君看著老媼,突然笑出來:“有什麽好驚訝的,我都八十了。論起已十分長壽。隻是總有些事,放不下。”

  老媼把嗽盂放下,忍不住抹了抹眼角:“娘子若知道您這一片用心,就該投桃報李才是,可是她,竟毫無所覺。不知是……”

  “怪不得她,我既要用她,就該打動她。打動不了,隻能怪我自己無能,怪她做什麽呢?”杜老太君淡淡地說著,吩咐老媼:“去把陳國夫人請來,我和她說說話!”

  老媼應是,命人出去相請王氏。

  王氏在席上正坐的無聊,又不好頻頻出去,畢竟一個時辰更衣三次,王氏自己都覺得很不好意思。至於身邊的客人,王氏和她們之間隻有點頭的交情,在那聽著曹夫人說話,王氏除了麵上露出笑容,表示自己在聽之外,早已魂飛天外,不曉得元宵睡了午覺沒有,睡醒了不見自己,會不會哭?

  “聽說夫人今日帶來的,竟是您的兒媳,這樣的婆婆,還真是少見!”曹夫人尋了幾個話題,見王氏都興致缺缺,畢竟是親戚,曹夫人也不想太過冷場,於是就尋了這個話題。

  總算有自己知道的事了,王氏對曹夫人笑了笑:“都是人生父母養的,別人千嬌萬寵的女兒,難道娶回來因為不是我自己生的,就刻意作踐不成?能多些憐愛,對大家都好!”

  鄒蒹葭可不是那樣千嬌萬寵長大的,坐在王氏另一邊的客人聽了王氏這話,眼就往鄒夫人那邊瞧去,鄒夫人正在那吹捧別的夫人,突覺有不善眼神瞧來,不由抬頭望回去,望了一圈都沒望到是誰,心裏嘀咕一句,依舊對身邊的夫人吹捧個不停。

  這話雖直白卻聽的曹夫人點頭:“說的是,天下做婆婆的若都如此想,那養女兒的就都可以放心了。”這聲音並不算小,旁邊的人也聽到,於是問為何有這感慨,聽到曹夫人說了緣由,有幾個不由讚王氏為人公平,待兒媳如此,可想女兒也定是教養的很好。

  這些議論都進了鄒夫人的耳,鄒夫人的眉頭不由緊皺,想要發作卻不敢發作,明明王氏帶沒過門的兒媳出來應酬,這樣不合禮的舉動,此刻卻被眾人讚揚,真是欺人太甚。

  座中除了鄒夫人,周夫人也十分不好受,那個女子,哪有你們說的那麽好?可這是在趙家酒席之上,再給周夫人十分膽子,她也不敢說趙家媳婦,十分的不賢德,為人又不孝順。

  王氏怎看不見鄒周兩位夫人的臉色,雖然不在意她們怎麽想的,心裏也有些得意,誰讓你們自己做了壞事,還反而說別人是壞的,現在曉得痛了吧?

  “陳國夫人,老太君說,想尋您說說話!”已有丫鬟走近王氏身邊,對王氏輕聲道。雖則輕聲,但不止王氏聽到。

  王氏站起身,對曹夫人說聲少陪,曹夫人溫柔一笑,鄒夫人眼睛都要紅了,憑什麽?自己女兒當初和趙鎮結親時候,不過是見過符夫人一麵,想要拜見杜老太君,都被人擋駕,說杜老太君身體不適,而現在,王氏被請去說話。簡直是,欺人太甚,厚薄太明顯。

  鄒夫人氣惱,周夫人也非常的不好受,看來,胡氏在這過的很不錯,這個小狐狸精,肯定又是像當初迷住自己兒子一樣,迷住趙家大郎了。就該撕掉她的麵皮才是。

  王氏就算不想表現的得意洋洋,但也曉得這樣舉動會被人盯著,既然如此,還要裝作不歡喜那就不是王氏的作風,路過鄒周二位夫人桌前時候,王氏故意對她們露出十分得意的笑容,瞧見她倆臉色變黑,王氏這才心情舒暢地跟了丫鬟往裏麵去。

  陳國夫人,可真是一個妙人。曹夫人瞧見王氏舉動,掩口一笑。

  既然曹夫人都笑了,別人也不會再多說什麽,隻有鄒周兩位夫人,在那氣的要死卻不敢露出來。

  王氏本以為在杜老太君身邊能瞧見胭脂,誰知走進杜老太君上房,卻不見胭脂,隻有杜老太君和她身邊的老媼。

  王氏十分驚訝,但還是上前給杜老太君行禮:“老太君喚我來,可是因為胭脂這孩子衝撞了您,您特地來尋我說話?”

  “陳國夫人快請起,我們兩家,現在是親戚,我又是來尋你說話的,無需如此多禮。”杜老太君扶起王氏,請她坐在自己身邊,這才笑著道:“胭脂這孩子,和陳國夫人的品性,瞧來是差不多的,也是這樣有話直說。”

  “咳!”王氏輕咳一聲才對杜老太君道:“我曉得,京城中人是不喜歡這樣有話直說的性子。可是一來人生短短幾十年,二來若自己活的不暢快,那有個什麽勁兒?虧的老太君喜歡,倒是這孩子的福氣。”

  看來京城中的傳言信不得,誰說王氏不管不顧,什麽都不知道,被妾室欺的說不出話來。就這樣一句,又直爽又沒缺什麽,哪是什麽都不懂的人說的出來的?

  杜老太君眼裏是濃濃的笑意:“這福氣也是彼此的,趙家娶了這麽個又爽利又能幹的媳婦,也是趙家的福氣,隻是不曉得,這樣的福氣,趙家能有幾年?”

  王氏也是個聽話聽音的,瞧著杜老太君道:“女兒雖是我生的,可是她也那麽大了,又嫁了,還是個有主意的,有些事,我並不曉得,不如老太君說說看。”

  這件事王氏不知道就太好了,果真天無絕人之路。杜老太君心裏想著,就把胭脂說過的話說出來。

  聽的有這麽一個約定,王氏的眉就皺起,就說這孩子沒有那麽好打發,悄沒聲的就做了這麽一件事,這樣的膽子,到底是誰給的?難道說像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