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暗流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3110
  王氏瞧見女兒麵上神色,心裏不由又好笑又歎息,不管女兒長到幾歲,在自己麵前,還是孩子。

  “原來你閨女陪了老太君呢,方才我可為你擔了一會兒心。”等一走出來,到了外麵,鄒夫人瞧見王氏,就兩眼放光地迎上去,笑著對王氏說。

  出了鄒三娘子這件事,鄒夫人也不好過,先是被忠義伯罵了一通,這回鄒夫人也不敢回嘴。又親自前往胡府娶接鄒蒹葭,雖沒吃閉門羹,王氏的意思已經明擺在那裏,要結這門親,鄒蒹葭是不能回鄒家了,等到出嫁前一日,再送回去,不過隨身服侍的人,隻能是胡府的,不能是鄒家的。

  鄒夫人聽了這話差點氣死過去,但曉得這一回鄒三娘子的確鬧的太不像話。偏偏鄒三娘子又出嫁了,就算想毒打她出氣也不能,於是隻有捏著鼻子應下這個條件。並且答應那個去報信的丫鬟,就做了鄒蒹葭的陪嫁,鄒家絕不再追究。

  鄒夫人在王氏麵前铩羽而歸,等回到自己家裏,難免要拿那些下人出氣,當日鄒蒹葭房裏的所有下人,全被處置。有父母的就叫他們父母拿了銀子來贖,沒銀子的,就隨便那麽一賣。

  其中也有幾個去求鄒大娘子的,但鄒大娘子從來都是個不在意這些下人的,而且鄒大娘子還十分氣惱,他們這件事沒做好連累自己挨打,自然不肯去求情。

  於是下人們到了此刻才悔之晚矣,原本以為能討好得了鄒大娘子得個好前程,誰知卻是害了自己,也隻有去湊些銀錢給自己贖身,免得被賣到那肮髒地方去。

  鄒夫人在自己府內好好地出了氣,心裏這才重新舒坦起來。也曉得王氏現在比不得原先,需要著意招攬才是。因此今日趙府辦壽酒,鄒夫人早早來了,等王氏到了她就迎上去,說長道短地和王氏說話。

  不過她說上三四句,王氏才回一句,等那些有資格去給杜老太君行禮拜壽的人進去,鄒夫人恨的牙咬,卻不敢說一個字。

  此刻王氏聽的鄒夫人這話,瞧鄒夫人一眼才道:“原來你一直為我擔著心呢!”

  “怎麽不是?我們可是親家,比別人家可要親密多了。”鄒夫人聽不出王氏的話外之音,急忙來了這麽一句。

  突地有人笑出聲:“陳國夫人的親家,也是做了好幾遭的,周夫人,您說是不是?”今日周大郎的母親,胭脂的第二任婆婆周夫人也來給杜老太君賀壽,從一走進趙家,周夫人就心裏不滿,胡氏憑什麽能再嫁這樣好的人家,這樣的人家,該娶自己女兒才是,而不是這麽一個嫁過兩回的,毫無教養的女人。

  不過因的趙家門楣,周夫人心裏隻敢不滿並不敢說什麽。此刻聽的有人故意挑起這話,周夫人的眼飛快地往說話的人身上一溜,這才道:“這事,我們……”

  話沒說完,周夫人就感到王氏冷冷地瞧著自己,別人不知道,周夫人自己是曉得的,當日周夫人執意要休胭脂時候,還把王氏找來,刻意羞辱一番,結果被王氏怒火上頭,當了眾人的麵,周夫人被王氏打了個落花流水,那身上的青紫,可是過了足足三個月才算完全平複。

  當然事後周夫人隻敢說自己是被胭脂氣的生病,並不敢說是王氏打的。

  王氏這麽不管不顧的性子,周夫人還真有些害怕王氏氣性發作,再打自己一頓。她不要臉,自己可還是要臉的,再說自己女兒這段時間正在尋婆家呢。聽的曹相公的孫子,年少英俊,也很不錯。

  因此周夫人決定做出一個寬宏大量的樣子來,對王氏淺淺一笑:“兒女婚姻事情,全是緣分,算來,我隻能歎一聲兩人無緣。陳國夫人,恭喜你了。”

  這麽幾年不見,周夫人也變了,既然她要做寬宏大量的樣子,王氏也就順著她:“這話不錯,要說恭喜,不過彼此彼此。”兩人麵上都假惺惺笑過,那想瞧熱鬧的人,自然也瞧不成了。

  符夫人坐在裏麵,聽的使女來報方才的事,那眉不由皺了皺,原本是想挑撥起來,讓王氏吵鬧出來,到時也好在杜老太君麵前,隱晦地說一下。

  竟沒想到沒挑撥起來,符夫人輕歎一聲。身邊坐著的不是別個,正是胭脂的第一個婆婆,吳國公的夫人,這位夫人已得封兩國,人都稱為兩國夫人楊氏。

  聽到符夫人輕聲歎息,楊氏不由問道:“夫人方才為何歎息?”符夫人和楊氏認識了許多年,用扇子輕輕遮住嘴對楊氏道:“方才外麵有人提起我們家的侄孫媳婦,嫁了好幾回,我不由有些……”

  話,隻用說一半就好,再說符夫人可以打包票,楊氏對胭脂的觀感定不會好。果真楊氏那沉靜的神色稍微裂開一些,接著楊氏就道:“雖說是緣分,可是這位,也著實……”

  說著楊氏頓了頓:“不過這件事,我們這些人倒不好說,不過公主,卻是婆婆,還不曉得公主心裏做什麽想法?”

  來了,符夫人心裏想著,麵上神色沒變:“公主很喜歡胡氏呢,昨兒還賞賜了一對紅寶石耳環!”

  婆婆喜歡,那外人真是不能說什麽,可楊氏就恨胭脂能過的好,聽了這話,楊氏又在沉吟,什麽都沒說。

  符夫人曉得自己的話已經說的很到位了,就等楊氏等會兒怎麽說了。於是符夫人端起一杯酒:“罷了,今兒是我婆婆的好日子,說這些做什麽呢?不是說,千金難買高興?”

  可是我不高興,楊氏眼中的陰鬱加深,娶了那麽一個媳婦,真是楊氏完美人生中,最大的敗筆。怎能看著她得婆家人疼愛,過快活日子呢?

  使女走到永和長公主麵前:“公主,宮中賜下壽禮,來使已到門前。”杜老太君八十壽辰,宮中定有壽禮賜下,不過這壽禮什麽時候來,來的是些什麽,那就有講究了。

  永和長公主忙讓人傳進去,請杜老太君出外一起去迎壽禮,又請眾人稍等,自己就起身陪了杜老太君出外去迎壽禮。

  宮中賜下壽禮,這個時候正是客人來的差不多的時候,這份壽禮想來也極出眾,這表明什麽?表明的是皇家對趙家,依舊信重。

  楊氏想到這點,手裏的杯子都快拿不穩了,那個女子,她不配,不配有這樣榮耀的日子,她隻該在青燈古佛麵前,懺悔她的罪過,而不是這樣過著歡快的日子。

  主人家走出去迎接欽賜壽禮,客人們自然也要議論一下,有人已經道:“方才老太君出來受禮時候,我才瞧見那娘子耳邊的耳環,是一對極好的紅寶,瞧著有些眼熟。”

  “自然會眼熟,這是老娘娘得到的一盒子寶石,特地挑出最好的,鑲了幾對,除了寶石顏色不一樣之外,樣式都是一樣的,上個月賜給幾位公主。前兒我們去永康公主府賞花時,她長女耳邊戴的,不就是這對耳環?”

  有人說起耳環來曆,雖然不免帶了顯擺自己出入幾位公主府邸,十分平常。也聽的楊氏眼中的怒火更甚,不配,不配,她不配有這樣的幸福。

  想起方才符夫人的話,楊氏不由勾唇一笑,也許,可以在永和長公主麵前進言,提醒永和長公主,這個女子,不堪為婦。

  外麵已經傳來笑聲,聽著很熟悉,已有人起身:“原來是表姊來了!”

  這位的表姊。不是別人,正是魏王妃,來的還真巧。楊氏麵上綻露笑容,果然永和長公主身邊走著的,就是魏王妃,這位王妃今年也不過二十五六的年紀,活潑愛笑,她正和永和長公主道:“母親原本是要讓宮中內侍送來,我想著,橫豎要來討杯壽酒吃,就來了。姊姊你可不能怪我。”

  “自然不會。”永和長公主溫婉一笑,見眾人都起身迎接,對眾人道:“都請各自坐下,今兒來的,算來大半都是親戚呢。”

  “公主所言甚是,不過雖在內室,還請先修國禮。”已有人在那反對,魏王妃噗嗤一聲笑出來:“罷了罷了,我就不願意這麽處處講禮,才討了這個差使來的。你們真要先修國禮的話,還是等進宮再說。”

  既然王妃公主都如此說,眾人齊聲應是,叉手一禮後這才歸座。

  魏王妃坐下瞧了瞧座中客人才道:“我原本以為有許多客人呢,怎麽這裏,隻有二三十個?”

  “因客人太多,就分開招待了。”永和長公主答了這麽一句,魏王妃已經笑了:“說的是,虧你們家人多,要換了我們府上,裏裏外外全隻有我一個人,哪還能分出人來?”

  “王妃和魏王夫妻情深,這是眾人都曉得的,隻可惜當年,雖勞動王妃送嫁,卻也是……”楊氏已經笑著對魏王妃道,說到一半,卻又突然停口,表示這不過是自己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