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3099
  出家?王氏和胭脂都驚訝了,胭脂忙挽住舜華:“別著急,慢慢說,這到底怎麽了?”舜華的聲音越發嗚咽,任由胭脂扶進屋。

  胭脂給她倒了杯茶,舜華接過,喝了一口方道:“今兒,三嬸去尋我姐姐,等三嬸走了之後,我也去瞧姐姐,誰知,誰知,”舜華怎麽都說不下去,自己的生母,試圖謀害嫡母的子嗣。以下犯上,這是何等的大罪。

  王 氏聽了這麽語焉不詳的幾句話,已經明白了,輕歎一聲道:“這又何必呢?”舜華原本已經稍微平靜下來的心,被這句話說的又傷心起來,哭的更加難過:“母親寬 厚,我是曉得的,可是姐姐她,難以過的是她自己那個關口。母親,母親,這件事,不管有沒有做,既有念頭就已是大罪,女兒代姐姐在這為姐姐道歉,隻請母親念 在我姐姐為父親生兒育女操持家務的份上,瞞下這件事,不要說出來。姐姐真要出家,想來您也攔不住,等數月之後,再讓她出家。”

  說著舜華就已跪下,對王氏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胭脂和王氏都曉得,若不讓舜華行此大禮,隻怕舜華自己心上也難受,因此等舜華大禮行過,胭脂這才挽起舜華:“這件事,我和娘還說來著,說三嬸日夜在那撥弄,難保劉姐不會上當。”

  這 一句更如熱油入鍋,舜華更哭的傷心:“姊姊,我也曉得姐姐不過是被當成刀。可若是自己心誌堅定,又怎會被人去當刀子使?”王氏歎氣,接著就道:“二娘,你 也別哭了。哎,多大點事,誰家不磕磕碰碰的。這一家子過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總有外人看不過眼,想著在家裏下點蛆,不是挑唆著說偏心,就是說這啊哪的, 這些事,我見的多了。”

  多大點事?這麽嚴重的事,在王氏嘴裏變的這樣輕描淡寫,舜華的眼頓時瞪大,王氏見舜華瞧向自己,輕咳一聲:“你還小呢,不曉得人一多嘴就雜。想要使個壞,那還不容易?”

  “可,可是……”舜華的聲音越發小了,畢竟王氏懷著的,可能是胡澄的嫡子,是以後侯府的當家人,是……。

  不等舜華想下去,王氏已經開口了:“你想說我懷著的這個是寶貝疙瘩,別說碰了壞了,就算起個念頭想傷了他,也是罪該萬死?”舜華點頭。

  王氏的臉色嚴肅一些:“這事呢,得這麽說吧。對也不對,對呢,我的孩子我自然心疼,誰敢傷了我的孩子,我得和他拚命,天王老子都不成。”

  胭脂不由噗嗤一聲笑出來,被王氏瞪了一眼,於是胭脂又重新坐好,一臉嚴肅。

  王氏又瞪女兒一眼,接著才又道:“可這不對呢,是另一重。人沒有千日防賊的理,就算你不錯眼珠盯著,上頭還有個老天呢,他要樂意把孩子收回去,你哭都沒用。就拿天子的那幾位兄長來說,若非……”

  這是國家大事,不是鄉野村人口裏隨便能講的那些閑話,王氏又輕咳一聲,把剩下的話給收回去。這件事舜華是曉得的,那是天下還姓劉的時候,隱帝聽了別人的挑唆,抓捕郭柴兩家在京城的家人,婦孺全都被殺。

  這 才讓領兵在外的太祖反了,隱帝被殺之後,太祖做了天下,改國號為周,因兒子都死了,這才把天下傳給世宗,世宗既非子也非郭家的侄兒,而是柴皇後的侄 兒,這樣傳位而不是傳給郭家侄兒,隻怕太祖也怕重蹈覆轍,引起猜疑,這才索性把天下給了世宗,橫豎世宗不會虧待郭家人的。

  事實也如此,世宗不僅是雄才大略的天子,待郭家人也很寬厚。

  “母親的意思是,有時也要看天?”舜華遲疑一下方道。王氏點頭:“不過這件事,我不會原諒……”不等王氏說不會原諒誰,胡澄已經大踏步走進來,麵上神色也很難看,一看到屋內兩個女兒都在,胡澄的眉就皺緊,接著就對王氏道:“我想和你說件事呢,誰知女兒們都在。”

  “什麽事有女兒們不能聽的?”王氏的話讓胡澄稍微鬆開一點的眉頭又皺緊,這才道:“女兒們也能聽。春花,我做錯事了,我喝了兩杯酒,答應了兩件事,現在酒醒了,越想越不對。你肯定會罵我。”

  這沒頭沒腦的,舜華打算退出去,胭脂卻把妹妹的手緊緊握住,示意她留在這聽聽。舜華覺得這樣舉動實在太無禮了,可又好奇,於是眼觀鼻鼻觀心,並不像胭脂那樣一臉歡喜地在這等著聽。

  “春花,你就不能讓女兒們出去?”胡澄本來想說,但瞧見胭脂這一臉歡喜,又停下了。

  “不 能。她們倆都定了親,一個年底出閣,另一個明年出閣。這丈夫做了錯事,她們也該曉得怎麽處理才是!”王氏講的光明正大,胡澄無法反對,遲疑了又遲疑才道: “是這樣的,今兒下了朝,曹相公叫住我,說家裏置辦了酒席,讓我去喝一杯。你曉得的,曹相公對我有大恩,他的話,我當然不能不聽。”

  王氏看了丈夫一眼,意思就是,別解釋,繼續說。

  舜華的眼裏有驚詫閃過,原來夫妻也可以這樣的,並不是妻子隻能恭敬侍奉丈夫,丈夫必要尊重妻子,而是這樣的有商有量。難怪胭脂會看不上汴京城的男子。原來如此。

  那麽,自己未來的丈夫,會不會也是這樣?舜華的臉有些微微羞紅,很想當自己不存在,但又想繼續聽下去。

  “我 就去了曹府,誰知酒席之上,還有忠義伯,我這才曉得,原來是忠義伯托了曹相公從中說合的。於是,我不得不和忠義伯和好。”胡澄一副不怕死的樣子把話說出, 然後偷偷地看一眼妻子,見妻子麵色平靜,索性把剩下的話再說出:“曹相公在席上說,我們都是他帳下的將軍,這麽多年,也是一路戰場上拚殺過來的,怎能為了 這麽點兒女小事,婦人口舌,就鬧成這樣。”

  王氏又嗯了一聲,表示聽到了,讓胡澄繼續。胡澄閉下眼,一臉視死如歸地講:“然後,曹相公又說,既然這件事,從親事起了爭執,那就從親事來解開。兩家都有未定親的兒女,就定下兒女親事。”

  定親?胭脂從沒想到曹相公會想出這麽一個解決法子,鄒家肯定高興,上次的事後,忠義伯府的家教,已經名揚在外了,短期內沒幾家人肯和忠義伯府定親。

  但胡家可不一樣,自從胭脂和趙鎮定親,做為未來小舅子,再加上讀書不錯,胡大郎的行情,那是好的很呢。隔上四五日,都有人要來胡家坐坐,表示下對王氏的關心,那話雖沒明說,但結親之意是有的。

  舜華的眼也瞪大,胡府現在三個兒女,隻有大郎沒有定親,這話的意思,就是要大郎娶鄒家女兒了。

  “你答應了?”王氏反問丈夫,胡澄的臉上有淒惶之色:“我,我當時不是卻不過麵子?”說著胡澄用手抱住頭:“你別打我,當著女兒們的麵,你不能打我。”

  王氏雖揚起手,但並不是打胡澄的意思,聽他這麽說就冷笑一聲:“得,今兒還真熱鬧,事兒是接二連三的出。你啊你,當初我怎麽和你說的,你怎麽就不聽?”

  “又 出什麽事了?”胡澄的眉皺起,難道說有比自家和鄒府要結親這件事更大的事?舜華已經一咬牙心一橫:“爹爹,三嬸每日挑撥姐姐,姐姐聽了有些心動,想謀害母 親肚子裏的孩子,方才被女兒勸說。姐姐心灰意冷,覺得自己不該這樣想,想要出家。女兒此刻正是來請母親過去,怎麽處理這件事。”

  謀 害母親肚裏的孩子,這句話,胡澄琢磨了三四遍才琢磨透,看向王氏,王氏已經把肚子一挺:“明白了吧?我就和你說,別以為那些真是你的弟弟,他們啊,都隻想 著沾好處。這事要真成了,到時你一定會大怒,劉姬也會畏罪自殺,然後你遷怒大郎,把大郎趕出去。到那時,他們定會攛掇著你過繼個孩子。你啊,這一輩子辛 苦,就全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胡澄雖有實在不行就過繼一個的想法,但這並不代表他會放棄胡大郎,畢竟胡大郎是目前他唯一的兒子。這一石三鳥的計策,可還真是妙,真是好。胡澄眼中有殺氣閃現,這是一個在戰場上拚殺過的軍人,當他眼中殺氣閃現時,舜華覺得身上有些寒冷。

  “別嚇著女兒們。”王氏可不怕胡澄身上的殺氣,推一下胡澄就提醒。胡澄咳嗽一聲:“他們既然想出這樣的妙招,那當初為何不去戰場上拚殺?”

  “苦啊,上戰場上,誰知道有沒有命活下來,哪有現在算計來的那麽舒服,再說你耳朵,不是向來軟嗎?”王氏從不會放棄打擊胡澄的機會,此刻也這樣涼涼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