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消息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3124
  就知道丈夫會這樣說,不過也難怪他心軟,這麽多年不回家鄉,哪曉得家鄉的情形。王氏把手裏的鞋放下,讓胡澄過來試試合不合腳,就在那道:“真是針沒紮在你身上,你不曉得疼。”

  胡澄把鞋穿在腳上,蹦躂幾下,非常合適。王氏已經把他拉了坐下:“別蹦躂,這針還沒取掉,小心紮了腳。”

  胡澄任由王氏替自己脫著鞋,嗬嗬地笑了一聲:“這不是你說的嘛?針沒紮到我身上,不曉得疼,我這不是試試?”

  王氏啐他一口:“那你和我說說,你這心裏是什麽主意?”

  胡澄又笑了:“我曉得你是巴不得讓他們回了家鄉,再不回來的。可是你要曉得,就算再怎樣警告,也難免他們會借了我們的勢,魚肉鄉裏。”

  “所以你才想把他們放在身邊,好照看著?”王氏把鞋的最後一針給收了,仔仔細細瞧了,覺得這雙鞋做的的確不錯,明早就好讓胡澄穿。

  胡澄嗯了一聲又道:“你當我真是那樣傻子,什麽都不懂?”見王氏瞧過來,胡澄又道:“以後啊,和原來就不一樣了。前些日子我去曹相公府上,聽他說了許多話。說以後這戰是不打了,也天下太平了。這軍功封侯的好日子也就要過去了。”

  亂世之中,功名利祿也好得一些,等天下太平,天子想的又是另一樣了。王氏雖是在鄉下長大的,但這些年也遇過些事情,別的不說,這飛鳥盡、走狗烹的話是聽過的。聽到丈夫這話,王氏就沉吟起來,接著王氏笑了:“我明白你的意思,那好,讓他們在這京裏,就在我們身邊,也好約束著些。”

  見妻子讚同,胡澄也就笑了:“你瞧,這以後,天下不打仗了,我這隻會打仗的人也無處可去了,要不,我們再生個兒子?”

  王氏雖知道丈夫這話是開玩笑的,但臉上還是微微有些紅暈,啐丈夫一口:“老不正經的。胭脂都二十一了,我們還生兒子,傳出去,別人聽到像什麽話?”

  胡澄順勢就把王氏扯到自己身邊:“你是我媳婦,我是你男人,又算不上很老,這生兒子也是正經話。”

  王氏收起和丈夫玩笑的心腸,拍拍他的手:“想別的那麽多做什麽呢?當初戰場上出生入死,那麽多人都埋骨沙場,你能活著,還得封侯,再想別的就想多了。”

  是啊,胡澄又看著妻子:“所以我們就好生個兒子,養兒子長大。”王氏啐丈夫一口,卻沒再說話。

  王氏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很快就在府背後那條街上,找了個小二進的院子,除了原先安排的伺候他們的兩個丫鬟之外,又讓劉姬挑了一房老實可靠的家人過去服侍。樣樣都準備好了,這才讓人去告訴胡二叔。

  胡二嬸從胡二叔口裏得知胡澄已經答應他們留在京城,喜的不知道要說什麽好。胡二叔說完見胡二嬸隻曉得在那張著嘴巴地樂,鼻子裏麵哼出一聲:“你啊,也得注意了些,別再做出昨兒的那些事,白白地給人當了刀子。”

  給人當刀?胡二嬸的眉頭皺起:“我們原來不都是這樣嗎?”

  “那是在家鄉,這回可不同。大哥現在,手指頭裏漏出一點,就夠我們過一輩子了,更何況還有別的事。”胡二叔的話再次引起胡二嬸的不滿:“那又如何,我們的可是兒子,她家的,是閨女。”

  “三弟家的兩個兒子都在家鄉,你以為叫過來會費多大點事?”胡二叔潑了盆冷水過去才又道:“以後給我好好記得,老實做人,別再像原先了?我可告訴你,我聽說,這幾天老三家的,沒事就去劉氏院子,要不就是胭脂院子裏,她平常做好人做慣了,隻怕劉氏也會被哄住。”

  胡二嬸一臉不信,但也要趕緊收拾東西好搬出去,想著今後能在這京城長住,胡二嬸真是快要樂開了花。不管怎麽說,也要想法把五郎給過繼過去,誰家過繼兒子,不是挑那年紀小的,哪會挑那年紀大的,記得親爹親娘的?

  等搬了過去,王氏也親自去瞧過,並又送了幾樣東西過去。他們也就安安穩穩地住著,不過胡二嬸胡三嬸還是常過來侯府,打的幌子多是要和王氏多親熱親熱,並向劉姬請教該怎麽當家。

  王氏既讓她們進門,劉姬當然更沒有好說的。況且經過了那麽一回,劉姬也曉得王氏並非那樣心口不一的人。因此對胡二嬸她們也客客氣氣。一時倒十分平靜。

  這件事過後,劉姬還是操心舜華的婚事,上回賞花宴過,也有幾家前來問詢,不過那時劉姬剛受過胡二嬸的氣,自然忙不過來這件事。現在時過境遷,當然舜華的事才是大事。

  “我聽的娘和劉姐,在商量給你尋一門合適的親事。”胭脂和舜華經過這一件事後,舜華待胭脂倒比原先要親熱些。兩姐妹也會在一起說話,此刻舜華聽的胭脂這樣說,臉又是一紅:“全靠母親做主呢。”

  時令已進入四月,牡丹已殘芍藥正豔,姊妹們坐的位置就是能看到芍藥的地方,當然還有人在那炮製丹皮。滿園丹皮味道之中,也不覺得這芍藥有什麽好賞。舜華再次確定了一件事,盡管知道姊姊和自己之間,是可以親密些的,但胭脂的生活,舜華學不來,也不習慣。

  胭脂瞧著舜華臉上的紅暈,突然又笑出來:“瞧瞧,你就是這樣,動不動說話就臉紅。”

  舜華沒有回答,胭脂的手已經一拍:“不過呢,你聽說最近的新鮮事沒?就是忠義伯的千金,和寧國公長子,定親了。”

  胭脂那日捉弄了趙鎮之後,曉得趙鎮定會再去尋別的少女。於是讓人悄悄打聽著,果不其然,數日之後就聽說那日忠義伯的千金出門,險些被驚馬踏到,幸被趙鎮所救。次日忠義伯前去道謝,說了幾句之後,兩家就定下親事。

  忠義伯的家教在整個京城,也是一被人提起就笑的。先不說忠義伯那位進京就賣了忠義伯原先妾室的夫人。忠義伯這位千金,從小也是在家鄉長大,進汴京城後兩年就嫁了人。嫁人後和丈夫成日吵鬧,三年不育後被夫家以無出休棄。

  忠義伯那位夫人,自然不肯讓女兒被休回來,帶了健婦數十人,來到親家門上,把親家一家打了個落花流水。親家沒法把兒子拉出來,讓忠義伯的夫人瞧瞧,那些傷痕都是她那位女兒給的。

  誰知忠義伯的夫人並不放在眼裏,反而說一個男人,打不過女人還有臉出來見人,趁早死了算了。

  那親家沒想到忠義伯的夫人竟這樣不講道理,見他們不肯好聚好散,這樣悍婦,當然也不能留在家裏。於是官司一直打到禦前,最後還是天子各自安撫,說既無緣法,那就一別兩寬。既然天子都這樣發了話,忠義伯這邊也隻有罷休。

  可是忠義伯的夫人回家後想來想去,還是不滿,於是帶了人要賠償,說女兒一個黃花閨女嫁過去,現在成了棄婦,怎麽的也要補償。

  親家生怕不給了銀子,到時這潑婦不肯走,於是請來魏王做中,拿出五百畝好田做了賠償。並言明從此之後,再無瓜葛。忠義伯夫人收了田契,雖不再去尋麻煩,但每到宴會之時,都說自己女兒無辜,那些傷痕並不是女兒弄的。

  讓那家子在京城存身不住,索性辭官告老歸裏。才算稱了忠義伯夫人的心。

  聽的那位千金竟然和趙家定親,舜華的眼都瞪大一些:“這,這不大可能吧?”先別說門第,就說性情,趙家長房長子,怎會娶個這樣性情的女子?

  胭脂心裏想的可和舜華想的不大一樣,萬一這忠義伯的千金,也是和自己似的,被人言所累,原本性子不是這樣呢?因此胭脂並沒回答,而是笑著問道:“那位千金我並不大熟,你不是和她妹妹熟悉,可曾聽過些什麽?”

  舜華眉頭皺起:“她也不大肯說,不過說,”盡管此刻亭中隻有姊妹二人,舜華還是聲音很小地道:“說那位姊姊,比起嫡母,也隻稍微好一點罷了。”

  舜華其實說的已經很是婉轉了,事實上忠義伯的庶出女兒的原話是,母女都差不多一樣的。不過做女兒的,好歹還為了以後能再嫁,稍微顧忌一點名聲。

  哎,就是這樣吞吞吐吐的,胭脂有些無奈地笑笑,不過這樣的事,也就由她去。當然胭脂心裏打的主意更不能告訴舜華,那就是萬一這千金是像自己一樣被人言所累,那就要攪黃這樁婚事。如果不是,那就讓趙鎮娶個潑婦,受磋磨去。

  畢竟,從汴京城裏對忠義伯那位夫人的描述來看,趙家想要輕輕鬆鬆地擺脫這門婚事,還真是不容易。想著胭脂就笑了,還真是迫不及待地想等著那位千金嫁進趙家的日子,一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