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朕的拒諫表示得十分婉轉
作者:繡腸織月      更新:2020-07-22 23:46      字數:3450
  萬曆十六年,二月十日。

  自往澳門和遼東連下了兩道旨後,朱翊鈞終於感覺比剛穿越來時要好上一點。

  他感覺大明還是有希望的,感覺萬曆前期的改革阻力似乎也沒自己想象得那麽大,感覺自己在應對具體政務方麵還是相當有能力的。

  當然,這一感覺建立在朱翊鈞把彈劾的奏疏都交給司禮監處置的基礎上。

  鴛瓦霜明,乍暖還寒,紫禁城的冰雪尚未化盡,朱翊鈞放下手中《永樂大典》中的一冊,隔著窗戶望向乾清宮簷下的廊柱。

  這是當年官營漆匠重塗的百寶嵌,描紅富麗敦煌,渾不見一絲永樂年間的血色與白骨。

  朱翊鈞望著便垂下眼來,手中的書冊也被悄然擱在了一旁。

  就在這時,張誠捏著一本奏疏進來了,他見皇帝似乎興致不高,便低頭退侯在旁不敢打擾。

  倒是朱翊鈞先受不了他這番惺惺作態,瞧見了便開口問道,

  “又有甚麽事非要求得朕來處置?”

  張誠猶豫幾許,雙手遞上奏疏道,

  “皇爺,國子監司業王祖嫡奏修缺典。”

  張誠頓了一頓,道,

  “蓋因建文之革除未複,景泰之附錄未正,故而特待皇爺聖裁。”

  朱翊鈞一怔,他確實沒想到這件事能輪到自己手上來處理。

  不過一見張誠格外謹小慎微的模樣,朱翊鈞沉下心想了一想,便立刻反應了過來。

  按明製,纂修《實錄》必須得到皇帝的詔令才可進行,而纂修《建文實錄》直接關係到對永樂帝的評價,就更是如此。

  朝廷不容史臣私為,史臣亦不敢私為,因此必得上疏稟明皇帝。

  而朱翊鈞前幾個月剛下旨說要效仿成祖皇帝重組大明遠洋艦隊,這一道奏疏,名為因修國史而請求聖裁,實則是為試探規勸。

  何況修史之事與彈劾下臣不同,司禮監權柄再大,也絕不敢肆意幹涉大明國史的修定。

  否則明朝曆代的權宦也不會在後世的史書中沒留下任何一個正麵形象了。

  彈劾的奏疏皇帝能視而不見,可修史的章奏皇帝卻不得不批。

  朱翊鈞思及至此,覺得此事不好再躲,便啟口吩咐張誠道,

  “上頭怎麽寫的?且給朕念念罷。”

  張誠應了一聲,翻開奏疏朗聲道,

  “臣竊謂建文紀年之不可泯者五。”

  “自古無道之君天人共棄,聞革其命矣,不聞革其年。”

  “引師曰‘靖難’,明非複仇,胡為追薄海內外已奉之正朔而去之?不可一。”

  “靖難宣力諸臣妄希茅土,日構建文之過,本非成祖之心。”

  “事平固已幡然感悟,故鄙李貫獨無封事,諭吏部不念舊惡,榜條方列,旋即除毀。”

  “革除之議起於六月庚午,命府部建文條格悉複舊製,今年稱三十五年而已。”

  “然皆一時逢迎之臣從諛為此,後世不察,遂謂成祖獨斷,歸過君父,使親親之心不白,不可二。”

  “或謂成祖定鼎功同再造,如複革除則師疑無名。”

  “夫天下者,太祖之天下也,太祖之視成祖、建文同一子孫也,今日之視二祖同一祖宗也。”

  “不革除謂不能仰體成祖心,必革除其為仰體太祖心乎?”

  “書靖難所以彰成祖再造之功,不革除所以紀建文在位之實,何悖之有?”

  “矧成祖謨烈昭垂,豈以革除顯,不革除晦乎?不可三。”

  “國史野史上下並傳,世往往信野史而疑國史,若謂國事多諱不若求之野耳。”

  “夫年既革除,事必散逸,今紀建文者無慮數十家,謬無相承,至有不忍讀者逞其雌黃,遂淆朱紫,豈細故也哉?不可四。”

  “革除者不過使天下後世不複知有建文耳,而千萬世之後,寧能以建文之實曆為洪武之虛年乎?”

  “大書特書,固將不免,與其紀年立史於千萬禩之後,孰與今日之為得乎?不可五。”

  張誠還沒把這道奏疏念完,朱翊鈞就開口打斷道,

  “好了,朕明白了。”

  朱翊鈞淡淡道,

  “景泰附錄不正之事,這疏裏也是一樣這麽寫的嗎?”

  張誠小心地回道,

  “卻有些不同。”

  朱翊鈞笑道,

  “倘或也是主張‘革其命而不革其年’,那便是大同小異。”

  張誠忙道,

  “其實皇爺繼位之初,便已下詔為建文朝的忠臣建造了忠節祠以示旌表,皇恩浩蕩,想來早已大慰忠靈。”

  朱翊鈞點點頭,曆史上的萬曆皇帝的確對建文帝好感頗多。

  不但在講讀時與張居正公然議論起建文帝的下落,還將建文朝的忠臣全部平反,對建文忠臣的家屬與後代實行“推恩”政策,讓建文忠臣的子孫後代享受祖上的“福蔭”。

  “既然事關名位,不如就疏下禮部,讓沈鯉、朱賡他們好好討論一番。”

  朱翊鈞把這樁事推給了萬曆十六年的兩位禮部尚書,

  “此事不必著急,名不正則言不順,禮部有甚麽意見,隻管讓他們呈稟上來便是。”

  張誠應了一聲,但聽朱翊鈞繼而又道,

  “對了,年前申時行不是上疏說朕好久沒聽過日講與經筵了嗎?首輔既讓朕不拘時日,隨便宣召,正好,朕今日便想與他講上一章。”

  張誠一愣,全沒想到皇帝會突然起了這個興致,

  “這……皇爺要聽日講,奴婢必須預先將所講經書放在文華殿的禦案上,這才能……”

  朱翊鈞一揮手,道,

  “無妨。”

  說罷,便要下榻更衣。

  張誠隻得遣人前去傳旨。

  這是朱翊鈞當皇帝之後總結出的第三條經驗。

  遇到臣下試探,於事上可緩,因為事緩則圓,但於態度上,一定要十分堅決,最好一次就能把人唬得再也不敢開口。

  半個時辰後,文華殿中。

  朱翊鈞端坐在禦座上,龍屏向南,禦座之東設禦案,禦座之南設講案,案上各放了一本《貞觀政要》,是朱翊鈞剛剛命張誠送過來的書,

  “先生,魏徵為人好不好?”

  申時行於講案後傾身道,

  “魏徵事唐太宗,能犯顏諫諍,補過拾遺,乃一時之賢臣也。”

  朱翊鈞笑了一笑,道,

  “朕卻以為,魏徵先事李密,後事建成,建成為唐太宗所殺,又事太宗,這等忘君事仇的人,不見得好。”

  申時行斂眉道,

  “皇上以人臣大義責備魏徵,果是大節虧玷,但其事太宗,卻能盡忠。”

  “當初伊尹五就桀,五就湯,後來佐湯伐夏,成了大功業,就是商之元聖。”

  “管仲初事公子糾,齊桓公殺子糾,管仲又事桓公,一匡天下,孔子遂稱其仁。”

  “唐太宗初定天下,延攬英賢,但能忠於所事,即加信用。”

  “自古創業之君如此者甚多,即如我太祖高皇帝開創之時,元朝舊臣未嚐不用,如劉基、陶安、詹同輩,都是元臣。”

  “魏徵諫太宗,如‘十思’、‘十漸’等疏,皆是忠言讜論。”

  “聖人雲,‘不以人廢言’,如《政要》所載魏徵之言,亦可備皇上采擇。”

  朱翊鈞淡淡道,

  “唐太宗脅父弑兄,家法不正,也不見得好。”

  申時行忙附和道,

  “唐太宗於倫理上果有虧欠,閨門亦多慚德,獨有納諫一節,為帝王盛美,所以稱為賢君。”

  “皇上以家法不正貴之,誠為確論,家法第一要緊,如我太祖家法,貼之聖子神孫,萬世無敝,真是度越千古,此皇上所當謹守遵奉者。”

  “若論前古帝王,惟堯、舜、禹、湯、文、武是聖人,毫無可議。”

  “願皇上以二帝三王為法,區區唐太宗,委不足言。”

  朱翊鈞笑笑,道,

  “依朕看,《貞觀政要》不講罷,朕曾看《禮記》,著以《禮記》進講。”

  申時行回道,

  “古稱為國以禮,《禮記》中多有格言,進講甚好。”

  “但宋儒曾說,人主讀經則師其意,讀史則師其跡。”

  “史鑒亦不可不講,臣記得孝宗皇帝在時,曾命閣臣纂輯《通鑒》一部,名為《通鑒纂要》,此書原備經筵進講。”

  “若將《通鑒纂要》與《禮記》間講,可以知古今成敗得失,為修省鑒戒之助。”

  “又宋儒真德秀有《大學衍義》一書,世宗嚐命儒臣進講,候《尚書》講完,再講《大學衍義》,則經史格言皆在其中。”

  申時行侃侃而談,仿佛當真是在與皇帝討論日講該用甚麽教材好。

  朱翊鈞是相當佩服申時行的,自己明明是在講不願臣下多言進諫,給申時行兩三句話一轉圜,忽然就變成要皇帝效法二帝三王了。

  “臣之事君,猶子事父,父不幸有難,為人子的豈得背父而逃?”

  朱翊鈞重複強調道,

  “為臣的忘君事仇,大節壞了,縱有善言,亦是虛飾,何足采擇?”

  “魏徵不是好人,《政要》不必講,今後隻講《禮記》。”

  申時行應道,

  “皇上天縱聰明,日新學問,其於剖析義理,權衡人物,是非賢否,卓有定評,非臣愚昧所及。”

  朱翊鈞笑道,

  “自古論人,於三代之上不可不嚴,於三代之下不得不恕。”

  “而唐虞三代之德,《尚書》備載,唐虞三代之事,至於《禮記》。”

  “得失善惡,無如五倫之重,五倫失一,則不得為人。”

  申時行複應道,

  “綱常倫理,乃自古帝王所以立國,臣子所以立身,不可一日而不明,聖訓昭然若揭,臣不勝仰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