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山長考校
作者:Rouger      更新:2020-08-07 00:40      字數:2161
  聽聞燕十七的話,張先生目光灼灼地盯著對方。片刻後,發現對方的眼神中,毫無退散之意,便也揮揮手隨他去了。

  燕十七此刻身上這身飛魚服,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張先生的反應,仿佛在燕十七意料之中。張先生沒有說話,他也沒有開口。就這樣跟在王秉德的小短腿後麵,向著書院內部走去。

  感受著這稍顯壓抑的氣氛,王秉德腦子也在飛速運轉著。張先生對燕十七的態度,和此前在寧波府看到的,那些百姓們見到燕十七的態度前後一對比,不難發現,張先生對錦衣衛這個身份的忌憚少了很多。

  或者說是,有忌憚,但卻談不上懼怕。

  或許這就是有功名的好處?王秉德前世的曆史知識有限,由於年歲關係,平日裏也甚少能見到這些。此時看到了,不由得就想得多了些。

  “山長,寧波王秉德來了。”

  站在山長房間門外,張先生開口輕喊兩聲。

  “進來吧!這位大人是?”

  未見人,先聞聲。一個渾厚的大嗓門,差點驚呆了正在觀察山長房舍的王秉德。在王秉德目前所見到的為數不多的兩個讀書人裏。

  無論是自己的父親,還是身旁的張先生,都是一副細聲細氣的小嗓門。穿著一身道袍似的衣服,同時腦子還有點木木的,格外守規矩。和王秉德前世對古代士人的印象別無二致,冷不丁聽到一個大嗓門不禁有點懷疑人生。

  “這位是燕大人,寧波百戶所麾下。說是奉了王大人之命,必須親眼看到王秉德安置好才肯離去。”

  “寧波百戶所校尉,燕十七見過山長。實乃軍令難違,還望山長見諒。”

  燕十七並沒有在意張先生話裏的軟釘子。語氣看似恭謙,但實則中氣十足地開口向著山長拜了拜。

  “不妨事。秉德尚幼,王大人放心不下也是情有可原。既然如此,幾位就隨我進來吧。”

  這位山長臉型方正,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國字臉。下巴上留著一撇山羊胡,仿佛道袍似的便服領口開得很大,頗有點放蕩不羈的味道。

  嗯,按照明代審美來說。眼前這濃眉大眼國字臉,的確當屬帥哥之列。再加上這有些放浪的打扮,自己莫不是遇到了一個大明版的“海王”?

  “寧波府神童王秉德,對你我可是早有耳聞呐。今日一見,不說其他,這聰慧肯定是有的。”

  在王秉德觀察著山長的同時,山長同樣也在觀察著自己這個未來的學生。看著麵前不遠處的這個小短腿,兩顆小眼睛滴溜溜地在自己身上亂轉,最後竟然還噗嗤一聲輕笑出來。

  一點沒有別的學子初見自己時或是拘束,或是緊張的表現。再加上王秉德才三歲左右的年紀,頓時令山長來了興致。

  一邊說著,一邊不等王秉德說完“拜見山長大人”之類的屁話,一把拎起王秉德的衣領,提溜著走進屋內,將王秉德丟到自己附近的一張座椅之上。

  看著山長動作,燕十七想了想沒有出言。進入屋內後,隻是靜靜地坐在下首一張座位上,仿佛屋內的發生的一切都和自己沒有關係似的。

  “山長大人過譽了,秉德才疏學淺當不得山長誇讚。”

  眼看著燕十七一副“你們看不見我”的樣子,對自己此前的求救信號視如無睹。王秉德隻得老老實實地對著不遠處坐下的山長拜了一拜,嘴裏謙虛著。

  這家夥明顯不按套路出牌,哪有人這麽對自己學生的?!哪怕自己年紀小也不行吧,預感到自己未來黑暗的王秉德,很是從心

  “哼,人小鬼大。老夫周山,字泊寓,以後可以叫我泊寓先生。”

  “泊寓先生”

  還未等王秉德在心中吐槽一下這頗似後世哪個酒店名字的雅號,濃眉大眼的山長便開口打斷道。

  “多的話就先不說了,先待老夫考過你再說。若是過了老夫這關,來日方長,咱們有的是機會閑敘。若是過不了,哪來的,打哪去。”

  “是,請泊寓先生出題。”

  泊寓先生的話聽上去有點不客氣,但卻很對王秉德胃口。醜話說在前麵,在不違反個人原則底線的情況下,事情成或不成,麵上都還算過得去。是以在聽到泊寓先生的話後,當即從座位上跳下來,雙手合攏放在胸前拜了一拜。

  “好,聽奉廉說,你已通讀蒙學書籍,是與不是?”

  王秉德幹脆利落的表現,不禁令泊寓眼前一亮。原本就覺得眼前這小子,心思聰穎,如此一看,這心智怕也是上上。

  “是。”

  泊寓先生內心的小九九王秉德自然不清楚,但這也並不妨礙他中氣十足地回答對方的問題。

  開玩笑,明代的蒙學教材基本上就是《三字經》,《千字文》一類的玩意。且不說前世小學就讀過,就說九年義務教育體係中培養出來的文科高材生。那麽多理解,文言文翻譯題都是白做的嗎?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此話何意啊?”

  “人年幼時,應親近師長與良友。並從他們身上學習對自己有益的知識和禮節。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小子認為應時時保持謙虛,向各位前輩,同窗學習。”

  沒有在意王秉德回答中夾帶的私貨。泊寓先生倒是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來了興趣。

  “你讀過《論語》?”

  《論語》作為儒家代表之作,在明朝同樣是科舉考試的重點。明代科舉選題範圍主要集中在“四書五經”,更是以程朱理學為主流思想。所以大部分讀書人家中有《論語》或者《十三經集注》之類的書,泊寓先生並不意外。

  讓他意外的是,王秉德這個三歲娃娃居然能看懂《論語》。

  要知道,這年頭可是沒有拚音也沒有字典的。想識字,幾乎都是靠老師言傳身教一個一個字教著認的。在這樣的條件下,一個三歲娃娃不僅看過論語,更是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

  泊寓先生對眼前這個娃娃,頓時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