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坑娃的爹
作者:Rouger      更新:2020-06-11 17:30      字數:2316
  “神童王秉德,生而知之”的傳言很快便在婦人們坊間的八卦閑談中流傳開來。

  在浙江布政司,寧波府這麽一塊小地方,流言傳播的速度縱使沒有後世那般不出半小時,便可天下皆知那麽誇張。但不出短短三日,就連知府大人都知道了這一消息。

  而嬰兒王秉德也漸漸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所處的年代。不出自己所料,自己回到了大明正統年。自己出生的那年恰好是正統元年。

  祖輩都是軍戶,包括爺爺這個試百戶都是世襲的總旗官因功升上去的。而自己的父親王鍾則是從小讀書科舉,最終考上了秀才功名,這才脫了軍籍。

  對於底層軍戶而言,能夠通過科舉脫籍是一件好事。但對於王秉德一家而言,卻並非那麽美好。

  保留軍籍,最起碼等王石百年之後,王鍾可以繼承一個總旗官的身份。大小也是一個朝廷認可的七品官。在地方上和知縣同級,加上錦衣衛係統的特殊性,不求大富大貴,起碼衣食無憂。

  可現在軍籍脫了,這世襲自然也就告了吹。要是王鍾能力優秀,從此能走上文官的仕途,王石倒也不會再多說什麽,可偏偏王鍾連考兩次舉人皆是名落孫山。

  眼看年歲漸長,對科舉漸漸失望,加上耐不住自己的催促,這才回家娶妻生子。這或許也是這麽多年來,王石看自己兒子最順眼的一次。

  看著這頗為熟悉的家庭關係,年幼的王秉德不禁想到了永樂大帝朱棣那一家子。如果不是怕違製掉腦袋,王秉德都想替自己那便宜老爹大呼一聲好聖孫了。

  從另一方麵將,王秉德其實很理解爺爺看自己父親不順眼的做派。可憐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沒有不期盼自己兒女成人成才,過得幸福美滿的。

  或許他們思維會有些老舊,但這顆心,卻是不變的。在王石看來,如果王鍾能聽自己的安排,最起碼能保一家富貴。而不是和現在一般,靠著自己的三分薄麵,當個私塾先生。

  或許在鄉裏,一個私塾先生無論是地位還是收入都算可觀。可偏偏他們這一家,在寧波府城內。寧波這個地方,自古就出過不少朝廷大員,尤其是以慈溪縣為最。

  這就好比王秉德後世一個本科畢業生行走在博士滿地走,碩士不如狗的京城一般無二的尷尬。

  不過這些家庭紛擾對年幼,尚且還嗷嗷待哺的王秉德來說,距離自己都太過遙遠。就是自己想插嘴,現在也說不出什麽話來,隻能咿咿呀呀地叫喚兩聲,做一點最基本的交流。

  可縱使這樣的表現,都令街坊四鄰驚為天人。以至於每晚王老爺子在衙門忙完差事,最愛幹的事就是抱著王秉德在宵禁來臨前到處溜達,顯擺。

  反正有錦衣衛的牙牌在,真宵禁了也不怕巡城的官差查問。尤其是現在還處在大明王朝中期,錦衣衛的威名還沒有消散。

  別說一般的差吏,就連很多官員看到錦衣衛這幫朝廷鷹犬都是避之不及,唯恐惹禍上身。

  每天晚上被王老爺子抱著跟遛狗似的到處溜達,王秉德雖說對爺爺這種窮顯擺的行為略微無感,但能出門漲見識,王秉德還是十分滿意的。

  真實的古代生活麵貌,遠不是後世影視劇上所呈現的那般美好。浙江布政司地處江南魚米之鄉,百姓生活相對還算富餘。可在王秉德的眼中,麵黃肌瘦的人還是占了半數以上。

  百姓衣著也沒有影視劇中那般光鮮亮麗。普通民眾多是一件短打蔽身就行了,穿著其它衣服的人,多是富戶或是官差,讀書人等等。

  總而言之,沒點家底,沒點身份。想在這個年代玩潮流?玩個性?那都是找死行為。

  白天的時間,王秉德也沒閑著。除了偶爾在庭院內閑逛片刻,剩下的時間就泡在自己那便宜老爹給自己翻出來的蒙學書籍上。

  此時讀書人的蒙學書籍,並非大多人所想的那般是《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的鬼玩意。

  王秉德還記得第一次自己看到麵前的《洪武正韻》時那懵逼的表情。嗨,這該死的朱八八...還能不能讓人愉快的裝逼了?

  眼看自己原本計劃中,等自己聲帶長成便開口背誦《三字經》的裝逼之舉破胎死腹中。王秉德懷著悲憤地心情,伸著白嫩的小手,翻開了第一頁。

  原本心中的不解,隨著慢慢翻閱的過程,王秉德漸漸明白了父親的意思。

  《洪武正韻》這本書就相當於後世的拚音表。隻不過,這個教授的是官話的發音。基本可以等同於大明版的普通話。

  隻是不同於後世普通話的普及,大明官話就和它的名字一樣。僅僅在官員,士人階級中流通。創建的本意也是為了方便不同地域的官員交流。

  或許是由於明代開始定都應天府,也就是後世南京的原因。王秉德在腦海中模仿官話的發音,越發覺得像金陵、淮揚等地的發音。

  王秉德這種舉動,無疑又讓王家人十分激動。娃身子還沒書大呢,便會自己看書,並且小嘴巴咿咿呀呀地,像是模仿發音一般。

  哪怕從王秉德的娘親到王石老爺子都不覺得王秉德能夠妖孽到出生就能看懂文字。但那句話不是說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小摸著書本長大,以後必定是個讀書人的材料。

  日子就這麽平平淡淡地過去。王家人對自家這個最小輩,也是格外疼愛,畢竟在嬰幼兒期。除了無法控製身體大小便,偶爾有點尿床外,王秉德其它表現都格外令人省心。

  “爺爺,新年快樂。”

  時間漸漸走到了正統二年,在這新年伊始的時候。早已準備多時的王秉德,突然開口說道。

  “爹,娘,新年快樂”

  看到周圍人都因為自己這句話而驚訝地連筷子掉在地上都顧不得撿的樣子。王秉德十分滿意自己創造出的震撼效果。

  “爹,您聽到了嗎?這是淮揚話的腔調嗎?”

  王鍾愣愣地將腦袋轉到王老爺子那,嘴裏哆哆嗦嗦地問道。臉上的表情期待中又帶著一絲驚恐。

  “是極,是極。是江淮那邊的腔調,我.....你幹嘛去?”

  王老爺子話還沒說完,便看到自己兒子慌慌張張離席而去。不僅是王老爺子不解,王秉德此刻也是一頭霧水。

  莫非,自己把老子驚成羊癲瘋了?

  “不,我...我把《音韻定正》找來,前麵那個不準!”

  尼瑪!坑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