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回:鳳棲珠解印 搜金令降罪
作者:可能是閑的      更新:2021-07-22 13:54      字數:7022
  啟明道:“隻是後來,你還是離開了那欲絕豔的留香苑,隨我來了宮裏。”

  ??那女子臉色泛紅,忙說道:“小女那時卻真的不知陛下身份,那時隨您離開留香苑,也是迫不得已。留香苑畢竟風月之處,我待得久了,便有越來越多的人找上麻煩,那日您也見了,如那位權貴一般的人也不在少數,我若每每不從,壞了欲絕豔的生意,那豈不是反倒害她。不如借機會走了,也好永絕後患。我在留香苑的日子,也為她賺了不少銀兩,算是還了她的恩情。我想離開的事,也同她說過很多次了,欲絕豔也答應過我,若我想離開,她絕不會阻攔。陛下……”

  ??亂星紅正說到此處,啟明打斷她道:“你還是像以前那麽叫我,你沒有一官半職,不必遵這朝中禮數。就當我們還是初見時那樣,你還不知道我是何人,我也不知你是誰。那時你是怎麽叫我的——如今你口口聲聲喊著陛下,倒真讓我覺得不自在。人人都這麽叫我,聽得我有些厭煩了。”

  ??亂星紅微微蹙眉,後還是依著啟明的話,她道:“是,公子。”

  ??“這樣好多了,好多了……”啟明哈哈笑起來,一邊的竇讓見此景也咧著嘴,啟明對著竇讓道:“你笑什麽!”他故作嗬責,竇讓當即躬身行禮,“奴才不敢……”啟明又自顧自地笑起來。

  ??“你說你手中這寶匕是別人所贈,贈你匕首之人是誰,你又可曾再見過他?”啟明問道。

  ??亂星紅道:“贈我匕首之人,恐怕公子認得。他便是盧龍堡董顯。”

  ??啟明哦了一聲,摸摸前額,“就是那——”他右手隻出一指憑空點點,又繼續道:“就是那個‘敵國富’?孤確實知道他,他號稱‘敵國富’,但也不是什麽惡人。我知道他在盧龍堡發跡,家財甚厚。幾次抗蠻,這個董顯也仗義疏財,也算為我北境出了不少力氣。看來果真是殷實人家,出手甚是闊綽,這號稱天下第一的匕首,就這樣贈給你了。”

  ??亂星紅道:“董先生賞識,是小女的榮幸,可惜我卻未曾報答過。也再沒有見到過他……”

  ??“這個董顯我雖知道,卻不是十分的熟悉,倒是孫丞相和他私交甚好。聽說孫丞相之子孫赫,還認了董顯作義父。”啟明望了竇讓一眼,話似乎是說給他聽的,“看來孫丞相真是廣結好友,朋友遍及五湖四海。不單單是這‘敵國富’董顯,還有哪些武林群豪,皆是他的門客。孫丞相身居高位,卻還不忘廣結善緣,朝中之臣,有幾人能像他這般作為?”

  ??竇讓雖不抬眼直身,卻也回話:“孫丞相老了……老了就要多交朋友,隻怕是越老越糊塗了,忘了自己的身份。”

  ??啟明從亂星紅手中接過那柄匕首,拿在手中細細觀看,見這匕首通身漆黑,刃鋒之極,吹毛斷發。啟明輕輕揮動幾下,浴炎鳳行徑之跡,伴留火光乍現。啟明不住稱讚:“真是神兵。真是神兵。”

  ??亂星紅欲說些什麽,又忍住不發,啟明問道:“你見我如此喜愛此物,將它贈與我可好?”

  ??這女子跪道:“公子要什麽都行,此物乃是董顯之物,並非小女之物。我若還能見到董先生,一定會將此物送還給他,贈與公子之事,小女不敢自作主張,還望公子恕罪。”

  ??啟明將她扶起,笑道:“我隻是說說而已,你何必當真的,你如此有情有義,怨不得董顯癡心迷戀,還把這寶貝贈給了你。”

  ??“董先生留下此物離開,那以後便再沒見過他,小女卻是想拒都沒機會……”

  ??啟明點點頭,把匕首交還給亂星紅,這才問竇讓:“那日宴會,是你通知亂姑娘前往瑾兒和他母後的住處?”

  ??竇讓點頭道:“是奴才告知了姑娘,一同提防刺客。那日大宴,陛下和諸位臣公在大殿飲酒,奴才不敢驚動,這才擅自做主,通知姑娘前去捉拿刺客。到了日落時分,那幫人果真現身。多虧了姑娘武藝高強,這才把幾名刺客就地正法。奴才知情不報,罪該萬死。”說著說著,竇讓就跟一張毯子一樣鋪在了地上。

  ??啟明叫他起身,問他道:“你又是如何得知有人要來行刺的?我宮中守衛如此森嚴,竟無一人查探得出,單單竇公公知道這件事,難不成,是你勾結武林中人,想要加官進爵?演了一出戲給孤看的?再不成,就是你謀事泄露,眼見刺殺不成,便反將引來的刺客殺了,自己卻落得一身幹淨,還能圖個救主的美名?”

  ??啟明信口開河,並不嚴肅地用言語敲打著竇讓。竇讓道:“奴才不敢,奴才不敢,這消息……”他頓了頓,沒有出聲。啟明笑道:“亂姑娘在此,有什麽不便將的麽?將你的密謀的事都講出來。讓她也聽聽。”

  ??“若有不便,小女便先行告退。”亂星紅眼見待在此地,多有不便,自己察言說要離開。啟明準她出去,又叫住她:“我教你去神止峰一觀,可有收獲?”

  ??亂星紅道:“那日我到了神止峰,上得半壁,正見了那柄通天劍。說來也奇,我欲登臨半壁時,袖中這口浴炎鳳忽發異樣。我無法控製這柄匕首,這匕首騰到半空,我欲控製,卻給一陣紅光擊倒,暈了過去。”

  ??啟明問道:“什麽?你說這匕首擊暈了你?”他留住本要離開的亂星紅,詳細問了起來。

  ??“我本還未登臨通天劍所在斷壁,就在離封劍陣法不遠處,被這浴炎鳳紅光所擊。等我醒來時,環繞在神止峰的封劍陣法似乎已經消失不見了。這浴炎鳳就落在我身邊,我起初不敢碰這匕首,怕它再生異相,不過後來,這匕首就沒別的動靜了。我收了此匕,朝著神止峰去了。通天劍插在石壁之中,四周火光護著神劍,我初見此劍,被其驚悍不小。”

  ??啟明細細聽著,轉而笑道:“不錯,這通天劍其實喚作權魔劍,乃是鎮守人魔界限之物,你可知這劍下藏著的,是什麽嗎?”

  ??亂星紅、竇讓皆懼而不答。啟明道:“倒也不必驚慌,此劍在這世上,我們就要承擔這份恐懼。不論將來權魔劍發生何等異變,皆需你我親自麵對。”他又問道:“你還見到什麽了?”

  ??亂星紅道:“我還見到了羅念成,就是當初在神止峰封劍的那位公子。”

  ??“我當然認得。”啟明問道:“還有呢?”

  ??亂星紅細想:“沒有其他人了,隻有他一人倒在距劍池不遠的地方,起初我以為他在練功,總歸不是躺在那山上睡覺;過了半晌,我才靠近去看,這才發現他氣息微弱,不知是怎麽了。我本想救他,但想起公子交代,隻去神止峰查探情況,因此又不敢輕舉妄動。後來擔心有人會來此地。隻好丟下他離開了。”

  ??“除他之外,再無別人?”啟明確認一遍,又問:“你不曾見過一個老翁?或是一個女子?玄明觀、國師顓孫白這些人都不在神止峰上?”

  ??亂星紅搖頭,“我隻見到了羅念成倒在劍池前,沒看到其他人。”

  ??啟明微微點頭道:“你被這浴炎鳳無故所傷,沒有大礙吧?”

  ??“似乎隻是受了靈氣衝撞,並無大礙。下山之後,便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了。隨後我便直奔宮中來了。那時公子動身前往樓外關抗敵,因此沒來得及告知公子……”

  ??“我知道了,念成如今生龍活虎,看來他在神止峰那日受的傷,倒也並無大礙。既如此,你先去吧。”

  ??亂星紅這才告辭退下。

  ??殿內隻留竇讓、啟明二人。竇讓這才開口:“陛下,小皇子百日宴上要來殺手的消息,是曹公公告知奴才的。大宴前一日,奴才到牢裏去探望曹公公,他告知了奴才此事,教奴才早做準備,這才有了第二日截殺刺客的事。”

  ??啟明並不顯得驚訝,他一拍雙掌,在地上走了一圈,問竇讓道:“曹公公……曹沛被孤關了多久了?”

  ??“回陛下,已經有大半年了。”竇讓小心回著。啟明道:“他因犯下事,被孤關了起來。你還記得他犯了什麽事嗎?”

  ??竇讓眼珠子一轉,隨即答道:“曹公公騷擾方通臂方將軍的相好,被方將軍給撞見了。皇後娘娘為了給風玲出氣,怪罪下來,您這才把他關起來啦。這一關就是大半年,曹公公在牢裏頭可吃了不少苦呐。哎呦呦……奴才前幾日去看來,簡直都餓得沒有人樣兒了……真是可憐……”

  ??啟明笑而不語。這竇讓專挑了曹沛與方通臂、風玲之間的,矛盾來說,卻把曹沛欺君罔上的事全給略過了。當初曹沛乃是背著欺君之罪入牢的,按理說,腦袋早就搬家了。那時曹沛先是被趕到淨身房處理身子,又把他打入了死牢。方才啟明道自己忘了曹沛時何罪,這竇讓便順水推舟,將那些事一股腦地推個幹淨,隻說曹沛騷擾風玲,惹起方通臂不滿,又在言語間替曹沛叫苦。

  ??啟明道:“你把他說得這麽慘,是在怪孤了?難不成,竇公公也想到牢裏去,陪著曹公公不成?”

  ??李啟明此話一出,竇讓真是嚇破了膽,那死牢豈有說入就入之理?不過他眼前這人要是想送他進去,那真是易如反掌。他忙跪倒,痛哭流涕,“奴才與曹公公一起伺候主子多年,如今他落了難,老奴看在眼裏,痛在心裏,這才忍不住多嘴了,陛下息怒,息怒啊。奴才是萬萬不想入這大牢之中去的。奴才就當好您的拐棍,你若是用著了,老奴便是上刀山,下油鍋,也是心甘情願,我還得留著給您使喚呢,可不想入了死牢去哇。”這竇讓一麵說著,眼淚就從兩頰滾落,啟明不願看他這副嘴臉,卻還出言相戲:

  ??“你既願為我上刀山,下油鍋,那我想讓你入牢,你卻又怎麽不肯了?”

  ??竇讓哭也忘哭了,“啊這……啊這……”吞吞吐吐說不出話來。

  ??啟明道:“你說這有人行刺的消息,是死牢裏的曹沛告訴你的?”竇讓看剛才這事兒似乎是翻篇兒了,又忙收起苦相,點點頭道:“正是,正是。”

  ??啟明道:“曹公公人在死牢中,還能傳出這樣的消息,他果真是二廳八方呐。你說,他是不是不愧為這‘金籠鳥’之首?”啟明一麵說著,竇讓隻是不住地點頭,那腦袋都快磕到地上了。“你們這些在外麵的,整日四處打探情況,卻不如一個入牢半年的的消息靈通,豈不都是一幫酒囊飯袋?我養你們有何用處?曹沛能知道這許多風聲,怎麽就管不住自己?自己大難臨頭的時候,怎麽不知道避一避,還讓人送進了牢裏。”

  ??竇讓自己琢磨,這曹沛不正是給陛下您送進去的嗎,此時您又在這兒指桑罵槐地說教何人。啟明繼續道:“既然是曹公公跟你透露了這消息,也就是他救下了我皇兒的性命,這一樁,算不算得大功一件?是不是該給他記在頭上?”

  ??竇讓連聲應和:“是是,確實是大功一件。救下皇子和皇後的,便是曹公公無疑了。奴才要是沒有曹公公的消息,定不知守在皇後身邊,到時候,這些賊膽包天的來了,又要多出許些麻煩。曹公公人在牢中,耳能聽八方,消息最為靈通,當然配得上‘金籠鳥’之首的位子。隻是陛下真的要一直關著他嗎,雖說曹公公能打探八方消息,可這人在死牢中,終究被束縛了手腳,難辦大事……”

  ??啟明道:“既然他救了皇兒有功,那便將功抵過把他放了,不過,孤還要把他削官罷職,這麽便宜了他,恐怕方將軍等人不會輕易信服。你以為如何啊?”竇讓惶恐,“奴才……奴才不知,全憑陛下決斷。”

  ??“我看,就把他送去你手底下,讓他在敬事房做事,找一找當初的感覺。我看他是忘了那日的痛苦,聽說那日竇公公親自動刀,到時候,你可要好好帶著他找找感覺,讓他不敢再犯。一個司禮監總管竟因一女子暴露了隱藏多年的秘密,說起來真讓人覺得好笑。看來他也不適合再做這‘金籠鳥’之首了,往後這位子,恐怕要給你來坐了。”

  ??竇讓跪倒。痛哭道:“曹公公隻是一時鬼迷心竅,才翻了大錯,這半年來,他無不悔悟痛改,日日麵壁思過,他若能再出來,定是比以往更加小心,奴才無德無能,萬萬不敢擔此大任。”

  ??“你們一個個,都是嘴上說不行,心裏早就癢癢了。”啟明踢了竇讓一腳,“別跪著了,起來起來。曹沛救了皇兒,這事兒得讓大夥兒都知道,該怎麽做,你心裏應當清楚。還有,我讓你查的那件事,你辦得怎麽樣了?”

  ??竇讓又從地上起來,閃爍其詞,“查得……差不多了……”

  ??“你這奴才!”啟明怒罵一聲,竇讓又貼到地上去。“查到了就是查到了,沒查到就是沒查到,差不多了是還差多少?”

  ??竇讓忙忙回道:“查到了,查到了。奴才查出了那人。”

  ??“說!”啟明冷冷丟出一個字,後去那椅上坐下,仔細聽著。

  ??“當初崇民帝與蠻子在雄踞關對峙,鏖戰數日兵困雄踞城內,崇民帝一日內派去十幾道金令,向北境求援。其後孫乾霸並未發兵,卻說未見任何金令。奴才已經派人潛入孫丞相府裏查過,搜出了一十二道金令。這金令正是給孫乾霸攔下,他還敢謊稱未收到金令,致崇民帝於險境不顧,自己坐守汴攸城不出,崇民帝在雄踞關兵敗,撤回了北境,孫乾霸佯裝全然不知曉此事,民帝雖怒,金令毫無下落,卻不好遷怒於他,這才派人去查金令下落。再後來,那被派去的人——領軍將軍鍾錦的屍體,卻被羅伏雲將軍背了回來。恐怕,這鍾錦是查到了蛛絲馬跡,也教孫乾霸滅口了。”

  ??啟明道:“金令何在?你敢肯定,此事是孫乾霸所為?你可知你現在是當著孤的麵參奏這朝中宰相?你說的半句有假,就是把你丟進油鍋,也嫌死得痛快了!”

  ??竇讓麵色凝重,“奴才不敢亂言。”他隨即取出袖中的金令,呈給啟明看。李啟明當然認得這當日之令,那一戰,他也在雄踞關迎敵,同時處於險境的,也有他李啟明。孫乾霸若真是見死不救,那就是明擺著要這父子死在雄踞關,隻是孫乾霸沒料到,他們父子還是活著回來了。

  ??“奴才不敢多言,隻是這孫丞相外結中原各派,內統朝中百官,著實不敢小覷……如今發生這樣的事,誰又願意看到呢。這金令共有一十二道。我派人取回的隻有這一道,其餘的,恐怕再相府就能搜找出來。我皇初立,若逼急了孫乾霸,恐怕不妙。”

  ??啟明聞言大笑,他站起身來,看著地上的竇讓,忽道:“竇公公心裏裝得是什麽?我還以為,公公心裏裝的是敬事房的花名冊,裝得是又入宮了多少太監宮女,裝得是伺候主子;現在看來,是我小看了竇公公。竇公公心裏,可是裝著滿朝文武,裝著天下大事。孤真是慚愧啊,慚愧……有你這樣的內侍在孤身邊,孤還要這百官做什麽?還要孤做什麽?要不然,孤這位子就讓給你來坐?”

  ??竇讓嚇破了膽,掄起手來就往臉上抽:“奴才該死,奴才該死,都怪奴才這張臭嘴。”隨即他又在地上磕起頭來,“奴才方才都是心口開河,真是最該萬死,奴才知錯了……”

  ??啟明叫他停手,鄭重道:“哪裏錯了?竇公公深謀遠慮,說得對啊。如今鐵證在手,這金令之事與他孫乾霸脫不了幹係!崇民帝雖因祭權魔劍,而被天下英豪共誅,可他孫乾霸膽敢當下聖令,藏匿金牌,穩坐汴攸城而不發兵,這不是謀反,是什麽!你既已探明了真相,又有何懼。像孫乾霸這樣的朝野權臣,心術不正,禍患無窮。明日,孤就廢了他的宰相之位,把他打入大牢,看他如何解釋金令之事。幾番蠻子來犯,邊患不平,這才教我難以處理家事,如今蠻子退了,是時候整肅清內,以正北境雄風。孫乾霸勾結黨羽,密謀造反,門下之人皆是中原武林高手,幾番聚於一處,敢在宴上刺殺我皇兒,明日要殺的,恐怕就是孤了!”

  ??啟明道:“傳我口諭,到死牢去把曹沛給孤放了,叫群臣百官做好準備,明日一早,孤要上朝再問孫乾霸殺頭之罪!”

  ??興業五十四年,李啟明廢相孫乾霸,從孫府搜出了剩餘的十一道金令,在一眾老臣的求情之下,被打入虎牢,暫免一死;曹沛官複原職,任司禮監總管。李啟明散軍三十萬,明升羅伏雲(驃騎將軍)、張五常(南中大將軍)、龐龍(國大將軍)、樊祖(鎮軍大將軍)、孫赫(上軍大將軍)、方通臂(撫軍大將軍)等武將之官職,實則削去他們的兵權。明廢相位,暗命梁璧成(太傅)為左膀右臂,監察百官。

  ??這十位‘金籠鳥’也如跳梁小醜般地走上了權力的舞台。敬事房總管竇讓、內宮監趙執本、禦馬監劉擅武、尚膳監郭奇功、印綬監丁灃、兵仗局程遷、銀作局費占學、靈台黃苛、安樂堂趙常英。他們以內宮監的身份滲入到了機要各部,暗中運作。

  ??李啟明本要因當年那十二道金令之事斬殺了孫乾霸,抄其家,滅其族。隻是孫乾霸寧死不肯承認這十二道金令的失蹤與自己有關,竇讓從孫家搜出的證據,卻也不夠證實孫乾霸就是攔殺黃金令牌的人。若是有奸人陷害,將令牌藏在相府,也並不是沒有可能。因而羅伏雲出麵相勸,李啟明這才留下了孫家上下的性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