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回:謀遠慮扣人 召紅衣觀匕
作者:可能是閑的      更新:2021-07-22 13:54      字數:7395
  在羅念成的要求下,伏雲帶著念成見了毓姄,這姐弟一見麵,就有說不完的話。念成也見了瑾兒,胖小子養的滋潤,渾然不知剛剛經曆了一場殺劫。

  ??三人敘了不久,毓姄帶念成去見啟明。幾人會於金殿,此時的李啟明身著黃袍,頭戴龍冠,念成一見,便行君臣大禮。

  ??“羅將軍,別來無恙乎?”啟明下了高椅,扶念成起來。

  ??“草民羅念成,不敢妄稱將軍……陛下繼承大統,乃北境臣民之福澤。”念成禮數周到,倒讓啟明有些不自在了。

  ??啟明到念成身邊,把殿內左右都支出去,毓姄和伏雲也離開了。啟明這才道:“念成何必如此多禮,一家人顯得這般生疏。許久不見,你到哪裏去了?我北境樓外關大戰,怎麽不見將軍來助我啊!”啟明語氣間沒有絲毫責怪的語氣,隻有重逢的喜悅。

  ??念成笑道:“你如今貴為天子,我當盡人臣之禮才是。念成知錯,北境需要我的時候,我沒有挺身而出……”

  ??啟明一邊聽念成說著,一邊把他拉向那邊的椅子,二人都坐了下來。

  ??“不怨你,不怨你……”啟明拍拍念成後背道:“回來就好,那時神止峰情況危急,我領著眾臣下山,把權魔劍一事都交給了你,後來聽說你成功封印了魔劍,我真是高興,我替北境臣民謝過你了!”

  ??念成慌忙攔著啟明動作,“說來慚愧,那次雖成功封劍,可後來——就在邊關戰亂時,那魔劍又生變故。”

  ??啟明臉色一下子陰沉了,他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念成道:“隨侯珠異動,權魔劍封印又破,魔火紅玉再生。我同行幾人,已分散去尋補救的辦法……”

  ??啟明扶額思慮,沉沉道:“看來這魔劍非同小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根除的。念成,你需要任何幫手,孤都滿足你,你盡管開口。”

  ??念成拜謝,“建武帝恩德,念成謹記在心。”

  ??啟明將他扶起,又道:“此次入城來,在宮裏住下吧,咱們好好和伏雲將軍,還有你姐姐,聚上一聚。”

  ??念成略顯遲疑,他也想安頓下來,不再四處奔波涉險,可惜時局並不允許他這麽做。忘歲翁拋出的消息,又是一片未知等他探索,若不及早尋到那幾件寶物,恐怕魔世要有大動作。

  ??他回道:“權魔劍之事尚未查清,我恐怕難留在此——念成這一次來,是有要事告知陛下,”

  ??啟明抿唇直視著念成,微微點頭,“也好。”他站起身,走了一圈,回頭道;“權魔劍的事,若遇需要,你盡可張口。你要說的事,是關於那些援助樓外關一戰的武林人士麽?”

  ??念成見李啟明心知肚明,便也不再拐彎抹角,他點頭道:“不錯。”

  ??“這夥人心懷叵測,孤設宴款待他們,他們卻膽敢害我瑾兒,他們對毓姄伸出毒手,你還要替他們開脫麽?孤沒有把他們一個個都砍了,那是因為孫乾霸苦苦求情,我朝用人之際,不可擅廢宰相——否則,他們一個也活不成!”

  ??念成聞此言大驚。原來,李啟明已有廢相之心,他方才言語,明顯強壓著心頭之火,嘴上說得輕,情緒已大有波動。他如今要殺這些人,確實是易如反掌,孫乾霸召集群豪至此,如今又為他們求情,早就惹怒了李啟明。李啟明恐怕已經把孫乾霸作為棄之不可的一枚棋子來看了。

  ??念成想澄清利害,向啟明解釋這件事。他勸啟明先冷靜下來,並言說自己的親姐姐險遭暗害,他當然能體會啟明的心。待啟明稍微找回理智,放下心頭那股氣後,念成才娓娓道來:

  ??“陛下可知,這中原武林也是魚龍混雜,各派林立,有正有邪,但更有一些人暗中窺伺著稱霸武林,染指北朝之政。”念成停下,觀察啟明反應。

  ??啟明這才問道:“那是何人?繼續說下去吧。”

  ??念成道:“各大派中,有一派臭名在外的宗門,叫做‘詭府門’,詭府門以陰險毒辣臭名昭著,江湖上人人避之不及。詭府門掌門人叫做‘生死局’——戴天恩,此人野心勃勃,自天地刀宗段缺刃功力盡失後,便想方設法要稱霸武林。他四處挑起爭端,暗中用計害了不少江湖豪傑。”

  ??“我倒聽過這一門人,就是在不久前知道的。你的意思,行刺的人果真是來自這一門派?”啟明眯眼問道。

  ??念成道:“不錯,行刺之人,便是詭府門人。他們可否留下任何痕跡?詭府門人擅使毒鏢暗器,手臂之上皆有紋身,標明次第。我隻是聽一些武林同道提起,具體的事,還要請他們來做絕斷。”

  ??念成繼續道:“前些日子,武林中有一大派‘鎮風鏢局’,慘遭滅門之禍,各派掌門被邀至鎮風鏢局,見了此物……”

  ??念成把那枚金牌拿給啟明瞧了,啟明笑道:“誰會如此愚蠢,相信這便是我北朝信物。何況殺人者留下此物自掘墳墓,不是更愚蠢了麽?”

  ??念成道:“我起初也不明白,為何各派會輕易落入如此鄙陋的陷阱,但之後,我便想通了。”

  ??“哦?”啟明笑道:“說來聽聽。”

  ??念成道:“樓外關一戰後,各派豪傑遲遲不歸,武林幾大宗門皆以為他們被困在汴攸城,有性命之虞,乃是懸著一顆心的。他們早早就對陛下失去了信任,隻怕是抓到蛛絲馬跡,都要崩斷那根最後的神經;況且,鎮風鏢局是江湖上數一數二的大派,各掌門受邀商議來汴攸城要人一事,卻見到鏢局為人屠害,自然最先想到陛下。若如此,這一枚小小的令牌,被他們搜索屍體尋到,便會信以為真。”

  ??啟明放聲笑起來,“念成說得不錯,這麽想,孤確實該被懷疑。但此事與我無關。我雖不知是誰所為,但我卻沒有派人去滅什麽鎮風鏢局。他們都是在憑空臆想罷了!”

  ??念成道:“我們已經查明,此事是詭府門所為,下手的正是詭府門‘天羅’——顧平鷹。慧能方丈見過鏢局裏的人所受之傷,看出了那爪印便是‘烈鷹爪’,乃是那顧平鷹的手段。”

  ??啟明道:“中原武林的事,不勞你我操心,不論是哪一派滅了,都和我毫無關係,至於詭府門,他們做出的事,遲早都要付出代價。你此來,是想替各派討回他們的弟子?”

  ??念成隻好點頭道:“既然已知是詭府門從中作梗,陛下就應當好好考慮。戴天恩這麽做無非就是想挑起汴攸城和武林的爭端,他要趁各派元氣大傷,從中取利。若您不肯放了中原豪傑,不是正好中了他們的奸計。兩家若不罷手,隻會便宜了詭府門那幫人。”

  ??念成相信,話到此處,啟明不會不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他現在一遍又一遍地強調著,隻是盼著李啟明能放了中原豪傑,不致如今已到汴攸城的各位掌門親自來要人。

  ??啟明笑道:“我堂堂一國之君,要懼幾個毛賊麽?這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被天下人笑話?他們是孫乾霸請來,我竟不知!”啟明漸漸麵露威嚴之色,“當初我父兵敗雄踞關,傳十二道金令回朝,竟不見孫丞相援兵。你兄長羅伏雲報我,那查探十二道金令之事的鍾錦鍾將軍,竟也死在了南陲。這一樁樁一件件,我尚且未向外人提起過。”

  ??啟明靠近念成,盯著他雙眼道:“你自認為可以掌控人心,可以服眾,可以讓那各派掌門都對你言聽計從嗎?念成,你恐怕是過於自信了。我尚且不敢信我左膀右臂般的相爺,你可知我身上擔著江山重任,你可知我一步都不能走錯!我若心慈手軟,便會給日後留下禍患。蠻子退兵不久,中原此刻竟能入我宮中,要行刺我不滿一歲的皇兒,這是多麽荒唐的事!”

  ??念成竟有些怕了,不知為何,他忽然覺得,這一切都不是他想的那麽簡單,如果真的有人能一直妥協,那麽就不會有人永遠手握重權,永遠秉持著公義。這杆秤,沒幾個人能端得起。

  ??啟明在殿內踱步,漸漸平息怒氣。他道:“並非我不想看到汴攸城與武林握手言和,而是這幫人心懷不軌,孫乾霸早年就與武林各派頗有來往,他府中門客,也不乏武林高手,這些事,你也知道。倘若那十二道金令便是孫乾霸攔下,倘若他就是要見死不救的那個惡人,倘若這一次他邀武林群豪來此是為趁我北境之危,那又當如何?”

  ??啟明連連拋出許多問題,一個個直指念成內心,羅念成這才明白。他站在善念出發,以每個人心中的善念為根基,推演這些事的發展。總會得到理想的狀態,眼前的啟明,卻是從最惡的念頭開始,將這一係列事情都推向深淵,導向最壞的結局。身為一個帝王,不可不有此決心,不可不有此膽略和懷疑。

  ??因為他必須為他做的每一步決定負責,他必須為自己肩上的使命負責;為了自己的江山也好,為了北境的臣民也罷,他不願意去承擔任何風險。他要考慮到最壞的結果。

  ??念成默然不語,他問道:“那金令之事,還沒定論麽?”

  ??啟明回答:“我本不該與你說這許多,隻因我信你羅家,我知老將軍為人,我才坦言相告。伏雲將軍隻從鍾錦手中尋到一枚箭頭,又說鍾錦是被一種指力所傷。遍觀汴攸城,並無運真高手,恐怕這出手之人,不是我汴攸城人……”

  ??原來李啟明早早就開始懷疑孫乾霸,照此說,鍾錦是受靈真指力所傷,那便有可能是孫乾霸門客為之。但啟明並無證據,他無法肯定鍾錦的死,和那十二道金令的遺失,和孫乾霸有直接的關係。

  ??但觀孫丞相為人,孫赫所立之功,這孫家又怎會背叛北境?念成一時思緒混亂,他被啟明這一通說得暈頭轉向,沒了主見。難道說,為了維護一國之君的尊嚴,就該把這些無辜的人關起來麽?無論如何,這麽做都太荒謬。

  ??“我知陛下難處,可行刺之人並非廣德大師、羌靡、唐歸虎等人,您實實不該把它們押入牢中。邊患初平,境內不宜再有爭端,敢問陛下要如何處置這些人?您倘若不向各派言明,勢必會挑起爭端………百姓初定,蠻子點燃的烽火還未燃盡,又要與自己人相鬥麽?”

  ??念成一字一句地勸他,但啟明也已說得明白,人是不會放的。即便是各大派找上門來,他也絲毫不會懼怕。

  ??“看來你來此之前,已和那中原各派聚過首了。”啟明胸有成竹,他繼續道:“又或者,各派高手已經隨你進入汴攸城中?”

  ??念成一時語塞,啟明猜到各派已潛入汴攸城中,這使念成始料未及。李啟明能想到這一層,讓念成有些慌亂,若要開誠布公地談,就不該隱瞞此事,念成本想肯定,但轉念一想,啟明如今的態度,恐怕是打算和中原各派坐下來商量了。為了保護各派掌門安全,念成隻好搖頭。

  ??“若是各派掌門入了汴攸城,此時恐怕已經打入宮中來了。”

  ??李啟明笑道:“念成,既然我二人意見不同,那隻好暫且委屈你了。”

  ??念成來不及反應,李啟明喚入禁軍,“來人!把羅念成押下去!”

  ??大殿外湧入四名帶刀侍衛,將念成團團圍住。羅念成一看情勢不妙,倘若束手就擒,恐怕難以回複已入汴攸城的各位掌門,他們此時已經匯集,就等著念成的消息,他若是被抓了,這些人會做什麽,就不好說了。但若想走脫,就得麵臨這皇城內外層層把守的禁軍,今時不同往日,他已身無骨紋,難有當初能為,想逃脫此地,卻著實困難。

  ??念成見這四人撲上來,先和他們交起手來。雖然不確定能不能出這皇宮,但若真的束手就擒,那便會引起中原各派的猜忌。到時候李啟明封城抓人,豈不是陷自己於不義?啟明抓他,不過是為了引出汴攸城暗處的武林人士,因此他不得不走。

  ??念成和這幾人動起手來,遲遲難以脫身。打鬥之間,念成左右肩上各中了一掌,又被四人架刀踢到,跪在啟明麵前。

  ??此時羅伏雲也跨入殿內,禁軍也湧入圍住。

  ??啟明頗有些驚訝,他見念成輕易被擒,問道:“你這是怎麽了?”他上下打量念成,後道;“我本無心擒你,本以為你能走脫。沒想到你功力減退至此?當時神武的羅念成可不是如今這個樣子,既然如此,你又怎能統領得了中原各派……”

  ??“念成,孤不會害你,你就安心待在宮中,等我處理了這樁事,就還你自由。”

  ??伏雲見此景,忙問道:“陛下,念成犯了什麽過錯,何故將他拿下。”

  ??啟明道:“念成被中原各派蒙騙,來此打探消息。我先將他押下,等各派掌門露麵,遲早會還他自由,羅將軍不必擔心。”

  ??“這……”羅伏雲望著念成,厲聲問道:“念成!怎麽回事?快和陛下解釋清楚!”

  ??念成不想連累羅伏雲,無奈點頭道:“如他所說……兄長放心,陛下此舉,隻是為引中原豪傑出麵。”隨後念成又與啟明道:“請陛下放過助邊關破敵的群豪,他們皆是無辜之人,這一切禍事,均是詭府門引起,還望陛下仔細審奪,千萬不可錯怪了好人!”

  ??“押下去!”啟明一聲令下,那四人便把羅念成拿下,帶了出去。、

  ??伏雲止住禁軍,毓姄也入殿內,“陛下……”他二人話沒出口,李啟明站在階上問道:“莫非你們是想抗旨不遵?”

  ??那四人不再理會羅伏雲,徑直押念成走了出去。“這件事,我絕不會輕易原諒中原之人。你們退下吧。”

  ??毓姄似乎有話想說,但她被赴雲攔下,二人出了殿去。

  ??啟明獨自在金殿內踱步,他心中清楚,念成這一來,中原武林各派掌門定在其後。如今押了羅念成,就等著這些人浮出水麵了。他當然不會輕易向這幫人妥協,他要的,是這幫人向他妥協。

  ??“他為何要關押念成?又出什麽事了?”毓姄急切問道,她這才見了小兄弟不久,竟又讓啟明關了起來。

  ??羅伏雲道:“和那日行刺瑾兒之事有關。”

  ??“什麽?”毓姄心中一驚,繼續問道:“行刺瑾兒的人,和念成怎能扯上關係?”

  ??羅伏雲解釋:“不是那人和念成有關,啟明一直以為,行刺之人,既然是中原武林人士,那不論是哪門哪派,便都是不把我汴攸城放在眼中。竟敢在宴上刺殺皇子,他早給這些人都扣上了死罪。即便是同北軍抗蠻的豪傑們,也都被他關了起來。聽念成說,行刺之人乃是中原一詭府門中人,這一宗門專門在江湖上興風作浪,做了不少壞事。念成此來,就是告訴啟明,那些被他抓錯的人都是無辜的,要啟明放了他們……”

  ??毓姄道:“既然如此,他為何不肯放人?”

  ??伏雲道:“恐怕陛下所慮甚多,不是你我能皆是清楚的。”羅伏雲思慮了好一陣兒,又道:“我不便再問原因,你可借機向他問明緣由。我看,念成應當不會有事,他抓了念成,是為引出中原各派之人。現金還不能確定,這汴攸城中,是否來了些不速之客……”

  ??毓姄點頭,“我會問個清楚,保念成平安。”羅伏雲道:“建武帝現為北朝新主,我等不可忤逆,初登大位,尚須擁護。北朝不可無君,啟明繼位,乃是天下福音……”

  ??毓姄點頭道:“我明白了。”

  ??啟明端坐南書房,身邊正立著那名紅衣女子。他正讀詩,坐得久了,又合上手中的書,伸了伸腰,問道:“那日宴上,君臣皆在大殿酒舞助興,你是如何知道有人行刺,提前護在毓姄身邊的?”

  ??這紅衣女子正是亂星紅。她回道:“陛下,我是收到竇公公的消息,這才趕往太子府,守在皇後和小皇子身邊。”

  ??啟明“哦”了一聲,又在地上走動起來。他道:“你去把竇讓喊來,我來問他。”

  ??亂星紅領了命,出屋子去尋竇讓,不多時,這二人便立在啟明麵前。

  ??李啟明坐著,這二人站著,啟明笑嗬嗬道:“竇公公,前番率先鋒援助邊關戰事,辛苦你了。”

  ??“奴才不敢。”竇讓撲通跪倒在地,“能得皇上委任,乃是奴才修來的福分,一點兒都不苦,不苦。”

  ??啟明笑道:“起來吧。孤有事問你。”

  ??竇讓這才起了身,塌著腰立著。啟明繼續問道:“前些日子,是你和她救下了皇後母子,那日有人行刺的消息,你是提前知曉了,還是純粹是個巧合?”

  ??竇讓回話道:“奴才是提前知道了此事,這才去府上候著。不料那奸賊膽大包天,竟真的敢來。奴才怕一個人對付不了,又不敢驚動皇上,這才通知了姑娘……”

  ??“那刺客是被亂姑娘用匕首殺死,你們覺得,他們武功如何?”

  ??“那日共來了四名刺客,皆識得些怪異兵刃,擅用暗器。我和姑娘以一敵二,分別料理了他們。要說功夫倒也算得上一流。隻是姑娘手中寶匕技高一籌啊。”竇讓笑臉望向紅衣女,這女子微微一笑,並沒有開口。

  ??“人說這匕首是‘天下第一寶匕’,看來果真名不虛傳。”啟明也看向紅衣女,誇讚她的本事。

  ??紅衣女將‘浴炎鳳’從袖中取出,隻見她把那匕首從鞘中抽出,刹那間閃過一絲火光,隨即消散不見了。亂星紅道:“這把匕首,是一個故人交給我的。他曾幾次到過留香苑,說要替我贖身。欲絕豔對我有恩,我落魄之時,她留我在那兒,算是給我安身之所。她允我賣藝為生,護我周全,我怎能棄她而去,因此我才不肯跟那位善人離開,他卻也不逼我,還每每送來珍貴首飾,我不好手下,他就轉贈於欲絕豔,說要代為保管——隻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