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單騎破穀金蘭聚首
作者:可能是閑的      更新:2020-06-13 13:23      字數:3726
  伏雲見狀催馬追趕,單騎深入虎穴。追出很遠,伏雲見這一行人向斜穀而去。他環顧四周,發現隻有穀口一處地勢凸起,口窄而穀闊。

  此地地勢險要,狀似口袋,若是設計伏我,我必命喪於此,先去探一探虛實,如果有異常,回馬便走。

  伏雲策馬至斜穀穀口,見確實是窄小穀口,穀內是闊地,看不出周圍掩體後有無伏兵,白袍小將一行人逃竄至此也沒了蹤影。

  伏雲覺形勢不妙,撥轉馬頭就要回轉。隻聽斜穀上方殺聲震天,一時間滾石俱下,箭如飛雨。

  幸好伏雲身在穀外,並沒有深入穀中,他飛馬回轉,路上還遇到五常設好的伏兵劫道。隻以畫戟背部、戟柄將來人打翻在地,並沒有至其於死地。伏雲衝打出重重包圍,一路向蠻營而去。

  這人便是羅伏雲了。倒和念成兄弟有幾分相似,能識破斜穀之計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武功更是了得。隻是不知為何他會為蠻軍效力,不肯回還。

  五常早就料到斜穀困不住他,下令收兵,回轉營中。

  他前去麵會太子,稟告了羅伏雲單騎破穀之事,太子聽後隻是惋惜:“我與羅將軍也是故交,隻是因刺殺國師一事,他和父皇鬧翻,前往投奔了蠻人。”

  五常道:“此人破我白龍出林槍,識破斜穀之伏,真是難得的將才。隻可惜為蠻王所用,恐怕我們的殲敵之計已經沒有辦法繼續下去了。”

  太子輕輕點頭,卻又露出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他走到屏風之後,笑道:“無妨,張將軍看看這是誰?”

  五常見太子從屏風之後帶出一人,這人正是彭遠山。

  遠山從巫鹹國別了念成後就進京,返京後才得知太子奉人皇之命率五常前往南陲,便馬不停蹄趕來相助。

  “不專道長前來助我,解我燃眉之急,真是及時雨啊。”太子將遠山引出,五常見遠山後愁眉驟展,上前緊握他的雙手,

  “遠山兄,好久不見。你能前來助我,我們定能大破蠻軍。”

  遠山道:“我已治好了巫毒,習得巫術,當與你共破強敵。以報太子知遇之恩。”遠山對太子說道:“我未能按時赴約,還望殿下不要怪罪。”

  太子笑著撫其背道:“張將軍早將你去巫鹹國學術一事告知我,如今你傷勢痊愈,才是好事,又在這緊要關頭前來相助,我要謝謝你才是。來人,拿酒來,我要為二位洗塵。”

  帳外進來一紅衣女子,端著托盤,盤內盛著酒器,遠山觀此女非泛泛之輩,她正是當日回香苑中被太子救下的通緝要犯,留意到女子銳氣,又想是太子換了身邊人而已,不好多嘴,就沒有作聲。

  斟滿酒,三人圍坐,遠山以茶代酒,三人邊飲邊商討戰事。紅衣女子安靜地立在太子身旁。

  “我本設計要除蠻軍先鋒,亦或引其主力於斜穀中,盡悉殲滅。隻是前去遇到叛將羅伏雲,此人智勇非凡,識破我的計策。”

  五常正說著,遠山打斷了他“羅伏雲?”

  “正是,他是我們當時救下那人的兄長,現已叛至敵營。”五常想到此處,就感到一陣羞愧襲向腦中,飲了一杯。心裏暗忖:想自己一支白龍出林槍也是打遍豪洲各地好手,生平不曾遇到對手。今日一遇羅伏雲,交戰數合便被打的丟了兵刃,還被他識破了斜穀之計。與不專道人久不相逢,吃了敗仗還要強顏歡笑,吃酒

  談笑。五常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又仰頭喝了幾杯。

  “我可與你同去,再會他一會。”遠山看出五常心有不甘,寬慰他道。

  “好!”五常又斟滿一杯,要敬遠山,太子也舉杯,“希望二位得勝凱旋。”

  “我們明日就出發!”五常飲畢,置杯於桌上。杯落桌時又收了幾分力氣,才沒出聲響。

  伏雲將斜穀遇伏一事告知夔王與喀戎,喀戎接下伏雲盔帽,命人準備食物。“將軍好好休息,我另派先鋒迎戰便是。看來此戰是非打不可了。”喀戎要喚蠻族各部首領前來議事,伏雲道:

  “我隻稍作休息,明日還要出戰。”

  “將軍出陣議和反遭埋伏,不宜再戰,我召族落首領前來,吩咐他們派先鋒出戰。”

  夔王站起身來,問喀戎伏雲和他交談的內容,喀戎如實相告。夔將大手輕按在伏雲肩上,對喀戎說:“既然他還願前往,就讓他去吧,命幾位首領帶獸軍同去。我隨後接應。”

  伏雲看著夔,夔也低頭看著他。“猛士的心是不會被困住的。”

  喀戎領了命令,召來二位首領,命他們率軍配合伏雲前去應戰,並答應了伏雲出戰的請求。

  伏雲胯下這匹白鬃馬少說也算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了,跟隨他征戰多年,也是馬中極品。隻是眼看著二位首領胯下的彘一路絕塵而去,硬是把他們甩在了後麵。不止是伏雲,這馬兒也是心裏不服,嘶鳴揚蹄死命追趕,隻是勉強跟得上雚疏的速度。鳲鳩鳥在前開路,蠻獸大軍如大水般漫向北營。

  我若不快馬加鞭速速趕到,隻怕到時候兩家接刃,又徒增屍體,多少將士要丟了性命。他們隻知南征,卻不知是為誰賣命,我必須早些趕到,將事情說個明白。

  這白鬃馬確通人性,方才還力竭趕不上二位首領,突然蹄下生風,肌肉緊繃,一陣嘶鳴之後拖著馬尾加快了速度。疾風從耳邊略過,絕塵而來。

  好馬兒好馬兒,知我趕路心切,竟追得到這蠻營中彘獸。我若不早些趕去,隻怕兩方廝殺起來,有許多人又要白白送了性命。我北朝將士個個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卻怎敵得過這些生在邱澤食野獸吸瘴氣的怪物。我也在蠻營中見了太多珍奇猛獸,均不是人力能抗。再者說,南北之戰本無必要,應允蠻族不再上神止山祭祀通天劍也就罷了,何必動起幹戈,徒害性命。

  伏雲將畫戟背到身後,身子低下,貼緊了白鬃馬,馬兒逐漸追上二位首領。

  這二位是索納、哈剛達首領,都是蠻族各部落的首領,也是蠻族八王之二。平日比起夔來顯得瘦小,實際上個個都是虎背熊腰,天生的鬥士。若讓他們到了南陲大開殺戒,那還得了。

  伏雲騎馬超過他們,扭過頭來禮貌性地笑笑,示意自己要先行開路。

  索納,哈剛達二位首領會意,隻是驅著胯下的彘,趕著白鬃馬的速度。

  半晌一行軍已過數十裏地。馬蹄下泥土轉為濕紅,風中摻著冷氣,天陰沉沉的,硬是憋著不掉下一滴雨水。

  兩軍開到斜穀前一處對峙。羅伏雲打頭來到這穀前,二位蠻將隨後趕來。

  屆時,五常與遠山也至陣前。遠山自陣中見了此人,不覺驚訝。

  這羅氏兄弟二人竟長得這般相似。遠看時,那白馬上將不正是當時於他同遊巫鹹國的念成嘛。

  五常、遠山二人一同出陣來。

  “白袍小子,叫你家主子出來。”伏雲在馬上平舉畫戟對著五常說道。胯下白馬已累的不堪,時而進,時而退,嘴裏喘著粗氣,鼻孔發出一陣陣聲響。

  五常不禁胸生氣堵,拍馬就要迎戰。當日敗陣破計之恥猶在眼前。又聽他此時叫陣,言語無理輕蔑之極,不禁怒火中燒。

  當日敗陣,隻是為斜穀成計,並不是我實力不如你。你贏下一陣就如此目中無人,未免太過自信,今天就讓你嚐嚐張爺的白龍出林槍法。五常心中暗氣,但遠山在側,卻又不好意思說出口來。隻是已支起長槍,拍馬要戰。

  遠山見五常聽羅伏雲話不到兩句,就要拍馬迎戰,連忙扯住他的後衣襟。“且慢。”

  向著伏雲喊道,“羅將軍一門忠烈,將軍何故在敵營叫戰。快回到陣中,從長計議。”

  “你又是哪裏來的茅山道士,我非叫戰,是要阻戰。蠻族與我朝之戰端,全是當朝國師一人挑起,他蠱惑我皇,上神山祭拜魔劍,導致蠻人幾近滅族,夔王要阻止魔劍,才來討伐。你等不知其中緣由,一腔報國之心卻助紂為虐,速速退去,喊你家主帥前來,免受皮肉之苦。”

  “國師之事貧道也有耳聞,其中詳略非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將軍身在蠻軍,又在陣前叫戰,恐怕叫天下人誤會。將軍還是快快回營,我們再做商議。”

  遠山隻為大局,才不計較羅伏雲“茅山道士”幾句,想來羅將軍縱橫沙場多年,百戰不殆,心高氣傲。能說出這種話倒也可以理解。遠山扯住了五常,平複著自己的心情。

  “果真是我中原無人了?茅山道士也能在陣前耍嘴。孫赫,方通臂何在?”

  這孫、方二將曾隨羅伏雲南征北戰,算是過命的交情,每戰必往,伏雲在陣中不見這二人,卻是生生麵孔開陣阻擋。欲呼喚二人,曉以情理,麵見主帥。隻是當下這二人並未在陣中,人皇將他們留在身邊使喚,不曾出戰南陲。

  五常甩開被遠山拽住的衣服,揮槍說道:“國師所犯惡行,皆已被我皇知曉,早被關進了虎牢,等候發落。這蠻人生性殘暴,侵我百姓,定要蕩平野賊,收複南境。”五常是把他那句“免受皮肉之苦”聽進去了,上次和他一戰被打敗,心裏本來就不是滋味,堂堂西域駙馬爺,初戰寸功未立,還讓人騎在脖子上撒野,怎麽能忍。

  說話間策馬衝了出去。遠山見攔不住他,還一邊和伏雲搭話,一邊想暗中幫幫五常。

  “將軍一身皇家戰甲,卻要為外人效力,豈不有愧於列祖列宗?”這邊說著,那邊五常已經揮著銀槍和伏雲打鬥起來。

  五常淩厲一槍刺出滄龍出海,直逼伏雲咽喉,伏雲順槍刺來的方向向後躺去,背部緊貼到了馬背上。伏雲看穿了這招後還有連招,將畫戟從右手使勁帶到胸前來,果然五常這一刺之後,又是下砸招式,將那杆長槍重重地砸下去,隻是伏雲在千鈞一發之際已經抽起了畫戟,戟杆擋在胸甲之前,接下了這一槍下砸,隻聽哐地一聲,因力道太大兩個人都被震開。

  “你的矛子耍的不錯,試試我這招斷龍戟。”這句話分明就是衝著五常來的。我使槍法喚作“白龍出林”,你就要使“斷龍戟”。這不是故意刁難調戲?可惱可惱,這人實在是狂妄之極。五常已暗下決心,不避開這一擊,迎頭要破斷龍戟。

  遠山見五常被激怒,已亂了方寸,暗暗在手中施起束縛之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