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目標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3-09 17:09      字數:2247
  秦軍的行軍序列是這樣的:

  王賁和李箋分別帶領西域騎軍及月氏騎軍一北一南朝龍城挺進。

  緊隨其後便是沈兵帶領的河內軍及蒲類軍。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西域及月氏兩軍都是騎軍,其優點就是機動速度快,當然不可能與河內軍在一起以每天五十裏的速度前進。

  至於蒲類軍,它雖說是騎軍但沈兵隻是將其用作步卒的掩護及預備部隊。

  行軍的困難在前半段,也就是從姑師進入草原的一千多裏戈壁灘。

  在這其間行軍要考慮的不隻是兵士的食物和飲水問題,還有馬匹及所攜帶的牛羊的草料及飲水。

  不過好在戈壁灘是屬於半沙漠,時不時的還會碰到些半幹半綠的雜草,且秦軍隨行的牛羊都是生命力較強更耐旱的牛羊,路上旦凡碰到些有草的地方便停下讓牛羊啃食。

  隻不過這麽一來,秦軍路過的地方就像是蝗蟲飛過似的變得寸草不生。

  越往東隨著草地變多,行軍的壓力也就逐漸減小了。

  進入草原之後就可以說幾乎沒有後勤壓力……因為秦軍就可以像匈奴一般以放牧的牛羊為食。

  右賢王熏狁不久之後就探明了秦軍行軍序列。

  熏狁在地圖上往秦軍行軍方向一看,臉色當場就變了:

  “秦軍這是要直取龍城哪,西域卻是將我等賣得徹底!”

  也難怪熏狁會這麽說,中原人很少有去過草原的,就算去了草原也是稀裏糊塗的不知道哪裏是哪裏。

  但西域的遊牧民族就不一樣了,其因為環境惡劣常有牧民進入草原地區放牧,走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草原地形。

  於是熏狁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西域人將匈奴賣了,使秦軍一開戰就直取龍城。

  部下建議道:

  “右賢王,我等在龍城不過一萬兵力,應速去增援。”

  熏狁沉默了一會兒,就說道:

  “增援?”

  “龍城是些柵欄及石砌的矮牆,我等若是增援龍城,又如何能守?”

  熏狁說的沒錯。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龍城對匈奴而言雖說是戰略要地,但匈奴卻從未想過它會失守。

  這一方麵是因為龍城從未有過來自中原方向的威脅,於是就不需要建造多堅固的城牆。

  正如之前所言,遊牧民族不擅攻城也不擅守城。

  若攻城一方是不擅攻城的遊牧民族比如東胡,那麽守城的匈奴不需要將城牆造得多堅固便能輕而易舉的守住。

  另一方麵,則是遊牧民族極少攻城,他們更多的是搶占肥沃的草場,於是這戰爭更多是發生在城外而非攻、守城。

  於是龍城雖說是戰略要地,但卻隻是由石砌及柵欄胡亂圍起來的一片地,對秦軍這中原軍隊而言幾乎就是村級防禦,有跟沒有差不多。

  若匈奴軍隊前往龍城增援,到時與秦軍麵對麵廝殺,擅長機動作戰的他們又哪能討得了好?

  部下不由急道:

  “可是右賢王,我等難道便任其攻下龍城不成?”

  “那裏可有十餘萬牧民及大批牛羊,若是被秦軍奪了去……”

  匈奴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人和牛羊,他們幾乎不考慮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熏狁想了想,就回答:

  “如此,我等隻能以攻為守。”

  部下問:

  “如何以攻為守?”

  熏狁指著秦軍北翼的西域騎兵,道:

  “西域騎兵由三十六國結盟而成,其組織、指揮必定極為混亂。”

  “且西域向來膽小懦弱,若我大軍將其一圍……這三萬西域軍隻怕便灰飛煙滅了!”

  也難怪熏狁會這麽想。

  秦軍的三支軍隊裏,如果說要進攻的話,原本應該是位於最後的秦軍主力也就是步騎混編的蒲類軍和秦軍最適合。

  若說西域騎兵士氣不足或各國拚湊,那麽蒲類軍也同樣如此。

  問題就在於熏狁已被沈兵給打怕了,一想到要進攻秦軍就腦殼疼,一點底氣都沒有。

  再加上秦軍步卒又有什麽索箭、“震天雷”還有“火炮”之類……熏狁覺得還是不惹為妙。

  那麽剩下的就是西域騎軍和月氏騎軍了。

  月氏騎軍熏狁是了解的,之前進攻河西走廊時就與其交過手,知道月氏騎兵還有些本事。

  何況匈奴在北,要攻擊月氏要橫穿秦軍防線,一不小心便要陷入重圍。

  於是便隻能選擇西域騎軍。

  這有些出乎沈兵意料之外。

  因為沈兵總想著騎兵是步兵的克星,尤其是在開闊的草原上。

  所以沈兵以為匈奴首先應該進攻的是後方的秦軍主力。

  不過想想覺得也對,匈奴已數次與秦軍主力交手都沒討得好,這一回也該選新組建的西域騎兵了。

  無憂公主聽聞這情況後就有些擔心:

  “大將軍,據聞匈奴有十萬大軍。”

  “若是全力圍攻西域騎軍,隻怕……”

  沈兵回答:

  “公主放心,有王賁領軍,他不會輕易任由匈奴將西域軍包圍!”

  古時作戰就是這點比較麻煩,尤其是騎軍與步軍的差距……步軍日行五十裏,而騎軍因為有了馬具可以日行一百五十裏,也就是說隻一日行軍便相距百裏。

  這幾日下來西域騎軍與後方的秦軍主力已相距五百餘裏。

  於是沈兵便再也無法及時指揮前方騎軍,隻能依靠兩軍主帥自行決定,他們能做的,就是將情報和決定一批批的報與沈兵。

  果然,幾個時辰後,從王賁那就發來了另一個消息:

  “我軍已擺脫匈奴糾纏,並往撤離。”

  其它的王賁就沒多說了。

  情報裏也的確不宜多說,因為很容易就會被匈奴遊騎截殺而泄漏計劃。

  但沈兵一看情報馬上就意識到王賁有何打算。

  王賁帶著匈奴騎兵往南走,一方麵是與南麵的月氏騎兵匯合,另一方麵則是等待秦軍主力。

  匈奴不追則已,若是跟著王賁往南追,便會掉進秦軍的三麵包圍中。

  沈兵沒有多想,當下便交待李岩繼續按原計劃行軍並留下兩千騎為其策應,自己則帶著蒲類軍前往增援王賁。

  若熏狁不回避,那麽前方就將是一場騎兵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