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兵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3-09 17:09      字數:2219
  一萬人對婼羌的兩百兵,隻需要陣勢一擺就將婼羌王嚇得親自出城投降了。

  但沈兵卻沒有饒了他,一聲令下就將其當眾斬首。

  這不能說沈兵心狠,而是西域兵由三十六國組成,任何分裂的聲音對聯軍而言都是大忌。

  婼羌王敢在這時候虎口拔牙,那就要負起這代價。

  婼羌兵士也沒好到哪裏去,被沈兵貶為奴役押到姑師修築城牆。

  百姓則秋毫無犯,隻不過沈兵順兵讓人將婼羌的冶鐵作坊全都接收了。

  然後隻需將那些高爐改造一下,很快就可以在婼羌冶煉新鐵,再加上婼羌百姓又有煆造技術是合格的勞動力,於是婼羌就成了秦軍在西域的生產基地。

  秦軍準備了一個多月,然後就朝草原開拔了。

  出發前,沈兵給駐守河套地區的扶蘇送去幾封信。

  信是由信鴿接力送去的,之所以要幾封是因為擔心路上遺失。

  送信的目的是什麽就不用說了:

  一是讓扶蘇收緊火藥。

  二是令楊端和北上配合西域夾擊匈奴。

  於是匈奴霎時就緊張起來。

  尤其是冒頓單於,在陰山一帶左等右等總是不見秦軍來攻,就有些不耐煩了。

  這時突然部下來報:

  “單於,秦國火藥原料突然斷供,我等‘震天雷’已無法生產。”

  冒頓單於不由大驚:

  “這原料原是地下交易,秦軍便是知道了斷一、兩處,又如何能一口氣全斷?”

  部下回答:

  “單於,據說……那些原料都是秦軍賣與我等的。”

  冒頓單於勿自不信:

  “那‘震天雷’威力無比,秦軍又如何能……”

  結果話還沒說完就意識到問題出在哪了。

  如果不是秦軍賣給匈奴的,此時又哪能一口氣將原料全都斷了?

  想到這冒頓單於大喊一聲:

  “不好!”

  “秦軍要來攻了,速去做好撤軍準備!”

  冒頓單於猜的沒錯,他前腳剛走,楊端和就庇秦軍主力穿過狼口進入草原。

  這倒不是冒頓單於膽小,而是匈奴騎兵對以步卒為主的秦軍一貫都是用這種戰術,其實就是誘敵深入在草原裏拖上一段時間然後再打擊秦軍補給線並圍而殲之。

  隻不過這一回這招卻不怎好使了。

  原因是楊端和這支秦軍不過是個幌子而已,真正的主力其實是沈兵所領的騎軍。

  此時西域騎軍已被縮減至三萬。

  月氏騎軍被縮減至兩萬。

  倒是剺所領的蒲類軍擴編至兩萬。

  這或許也是因為西域軍民會看形勢,知道聯軍中其實隻三支軍隊屬於秦軍:神武軍、河內軍以及蒲類軍。

  要加入神武軍與河內軍幾乎不可能。

  這不是說秦軍不讓外人加入,而是語言、習慣等都不同,尤其河內軍還是步卒……沒有哪個西域兵會喜歡放棄馬匹成為步兵的。

  於是就隻有一個選擇:蒲類軍。

  蒲類軍雖說名字叫“蒲類”是西域國名,且騎兵也是以蒲類騎兵及月氏騎兵為主。

  但大家都知道這支軍隊是秦國麵向西域征召的散兵,是一支名副其實的由秦軍控製的騎軍。

  雖然裝備暫時還是以匈奴牧民的習慣著皮甲持弓箭,但馬具、補給、爵製、軍製等都是以秦軍為標準。

  於是西域軍民一比較:

  加入聯軍卻沒有這許多好處,打了勝仗拿了軍功或是搶了土地也得不到賞賜……聯軍軍製得到利益歸屬該國,其國內自行處置。

  不過當然,處於奴隸製還未改革的各國兵士很可能都得不到獎賞或隻得到很少的獎賞。

  反而是加入蒲類軍,語言、習慣等都一樣不說,得了軍功還能獲得爵位和封地。

  同樣是作戰、同樣是刀口上舔血,何必要為他人而不為自己賣命?

  於是許多人其實是有意被淘汰而選擇加入蒲類軍的,西域軍如此,月氏軍也是如此。

  沈兵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不知道。

  這對秦軍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另外再加上一萬河內兵,秦軍總兵為八萬人,趕著從西域各國征集來的牛羊浩浩蕩蕩的朝草原深處進軍。

  漢時霍去病之所以能屢擊屢中而其它將領卻屢次出擊都未能尋到匈奴主力最終無功而返,其原因之一就是霍去病所領的騎軍不是尋找匈奴主力而是攻其必救。

  東西走向的燕然山與狼居胥山橫亙在草原中央,匈奴在兩山之間狹長的山穀南端建了一座龍城。

  古詩所說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龍城便是在這位置。

  匈奴是騎軍,騎軍要跨過山脈極為困難。

  是以坐落於兩山之間的龍城地理位置但極其重要。

  漢軍一旦攻陷龍城,匈奴的活動範圍便會小得多於是機動性也會受限。

  霍去病攻其必守,且還是一次又一次出其不意的長途奔襲,又哪能不屢立奇功。

  問題就在於霍去病一次又一次奔襲大多兵力不多帶有偷襲性質,於是匈奴可以一次又一次恢複元氣,最後實在耗不起了才不得不遠避漠北。

  沈兵此次進攻,卻是打算一次就拿下龍城便長期駐守。

  確切的說不是長期駐守,而是將其交給西域及月氏騎兵打理……他們同樣也是遊牧民族,若能獲得這大片適合放牧的草原同時又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哪還有不願之理?

  然而,匈奴又哪裏會甘心自己的草原被別人所占!

  更何況戰略重心龍城隻有一個。

  於是匈奴、西域、月氏就會在這一帶你爭我奪互相仇視,於是中原就少了許多麻煩。

  至於西域和月氏將來會不會發展成中原的敵人……

  沈兵認為這不取決於在草原的是什麽人,而是取決於中原自己。

  若中原弱了,不管在草原的是什麽民族都有可能成為中原的威脅。

  這不是沈兵能控製同時也是在他能力範圍之外的事。

  沒有人能保證中原永遠不遭外敵入侵,能守住眼前這數十年就不錯了。

  從這個角度出發,沈兵扶植較弱小的西域,以及曆史上被匈奴打得要逃往中亞的月氏成為敵人的做法顯然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