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市場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2-10 00:29      字數:2252
  這說起來有些諷刺,沈兵想將西域的奴隸解放出來,其結果卻是會遭到這些奴隸的進攻……

  因為這些奴隸不隻是行為,思想也被貴族所控製。

  這也是漢朝時設在西域的都護府總是被西域百姓圍攻的原因之一……

  西域都護府是漢設在西域的最高機構,負責在西域築長城、屯田,乃至將先進的屯田技術教給當地百姓。

  這些當然是好事,當地百姓學到了屯田技術增加產量,甚至將他們奴隸的身份變成農民……農民雖然依舊是受壓迫階層,但無疑比奴隸要好得多,百姓沒道理不擁護。

  問題在於這一來絕大多數西域百姓就都希望成為大漢子民,這直接動搖了西域貴族的利益。

  於是貴族就找這樣那樣的借口蠱惑百姓,基本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百姓便群起而攻之。

  因為知道這些,所以沈兵隻能先從這些貴族的利益出發而不是百姓。

  王賁似乎也想到這些問題,於是就皺著眉頭問:

  “大將軍,你就不擔心那丘就卻……”

  雖然王賁沒有說下去,沈兵卻明白他的意思。

  丘就卻手裏如果握著兵權,那自然不會甘心總是為沈兵所用。

  沈兵回答:

  “所以他身邊的親衛才是我們的人且限製其行動。”

  “調兵譴將之類的事,自然須得我等同意。”

  王賁點了點頭,這實際上就是把丘就卻軟禁了,然後再借丘就卻之口發號施令指揮月氏大軍。

  但王賁又說:

  “隻是這也並非長久之計,時日一久……”

  對於這一點沈兵則完全不擔心,他笑了笑回答道:

  “大秦以軍功晉爵論賞,而月氏則是貴族子弟獨占功勞。”

  “大秦百姓隻需遵紀守法便能安居樂業,月氏百姓則是為奴為婢苦不堪言。”

  “所以這‘時日一久’,應是月氏貴族而非我等擔心才對!”

  “校尉以為然否?”

  王賁這才疑慮盡釋連連點頭稱是。

  道理其實很簡單。

  此時沈兵之所以不敢輕舉妄隻有一個原因:西域百姓不明真相易受貴族蠱惑蒙蔽。

  既是如此,那隨著月氏軍民與秦**民交流增加,“時日一久”之後百姓就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比如平時閑聊就會說到彼此有什麽什麽好處。

  那月氏軍民肯定比不了,接著就一傳十十傳百……那時秦軍再要將月氏貴族甚至西域貴族廢除就容易得多了。

  因此,要想兩地有認同感並促進和平的統一,民間百姓的交流相當重要。

  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似乎所有人對沈兵這安排和做法都很滿意。

  對丘就卻而言,雖然親衛被換成了秦軍兵士且自由受限權力受限,但他原本是戰敗的降將,原本隻想著能活命受到較好的待遇就不錯了,誰想現在居然還能成為月氏王!

  這幸福感有如從地獄升到了天堂,那還有什麽好抱怨的?當然對沈兵充滿感激且盡心盡力為秦軍做事。

  至於月氏軍民……月氏王依舊是月氏人,而且還是聲望較高的丘就卻大將軍,這從感情上就更容易接受。

  同時在如此強大的秦軍的統治之下,對他們來說也更有安全感。

  對貴族而言:沈兵既沒有動貴族也沒有改製度,充分保障了貴族的利益,原本擔驚受怕的他們也是暗鬆了一口氣。

  於是沙州的局勢和秩序很快就穩定了下來。

  一場滅國之戰的交接就有如換一個月氏王般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

  沙州站穩腳跟後,沈兵第一件事就是飛鴿傳書到河套,讓秦軍已準備好的商隊出發。

  事實上在此之前秦軍的商隊已經出發了。

  隻是因為不確定秦軍是否能在沙州取勝,所以商隊隻行進至西套並在那裏等待。

  此時沈兵一將戰勝的喜訊傳回去,這支商隊馬上就從西套出發前往沙州。

  兩千多裏,大概四十天左右就到了,沈兵這邊也要做好接受這些物資及進行貿易的準備。

  這方麵沈兵盡數交給丘就卻去處理。

  有句話叫“槍杆子才是硬道理”。

  所以沈兵知道隻要在軍權上對丘就卻進行有效的限製,其它權力視情況放寬沒多大問題。

  何況丘就卻對沙州的情況及貴族中的人脈也廣得多,處理這些事應該得心應手。

  事實也的確如此。

  丘就卻第一時間就在沙州開辟了一個專門用於接待秦軍商隊的存儲和留宿區。

  這時沈兵甚至都有些羨慕遊牧民族了,因為他們所謂的開辟一個地區就是搭起一個個帳篷,幾天就完事。

  如果說有什麽防護的話,那就是用柵欄將這片地圈起來。

  這要是秦軍來整,少說也得幾個月甚至更久才初具規模。

  另外,丘就卻還在新區與沙州城之間建立了一個交易市場。

  這一來中原商隊與沙州之間的交易就方便了……之前中原綢緞換東西會有很多麻煩,主要是因為月氏沒有自己的貨幣通常是以物易物。

  若是一匹綢緞拿出來換香料……所有的香料都不夠半匹綢緞怎麽辦?裁成兩段?

  另外還有物品分散的問題,中原商人要換到中意的東西往往要將沙州逛上一遍甚至有時一遍還不夠。

  這其間難免就會起爭端、語言不通、糾紛等問題。

  丘就卻在中間建起一個市場就方便多了。

  中原商隊將綢緞、布匹等運到市場,月氏人則將各種各樣的特色產品運來,在市場明碼標價還有人管理以及處理糾紛……極大的減少了交易時間和交易成本。

  更有甚者,丘就卻還乘勢組建起了自己的商隊。

  丘就卻是這麽跟沈兵匯報的:

  “大將軍。”

  “月氏並不富足,中原商品一批批運來,本王恐月氏無法盡數換足!”

  “以本王之意,不若由月氏組建商隊將換來的物品運至西域。”

  “於是月氏又可自西域帶來更多中原所需……”

  沈兵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往西那就是要經過荒漠地區,是要用駱駝運輸而且需要經驗。

  這不僅可以增加月氏的財富同時也可以以接力的方式打開西域的市場將秦國的影響力延伸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