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獵鷹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10-29 22:54      字數:2241
  “將軍!”王柏一走進帳蓬就焦急的說道:“匈奴要進攻雲中郡了。”

  沈兵不解的問:

  “何以見得?”

  沈兵會這麽問,是因為之前王柏和雷檜也判斷匈奴不會攻雲中郡,他們的想法與沈兵一樣,以為匈奴會留下部份兵力牽製雲中郡接著南下劫掠。

  但現在他們卻這麽肯定。

  王柏解釋道:

  “將軍,匈奴人飼有獵鷹。”

  “此鷹飛到空中能尋到敵人牛羊馬匹所處之位,接著匈奴人便蜂湧而出。”

  沈兵“哦”了一聲,問:

  “你等可是看到了獵鷹?”

  王柏點頭道:

  “確是如此。”

  “每隔數時辰便來盤旋一回。”

  沈兵有些奇怪:

  “可我等沒有牛羊……”

  雷檜回答:

  “我等有馬匹,神武軍正有上萬匹戰馬。”

  “匈奴由此確定我騎軍皆在雲中城。”

  沈兵聽著有點懵。

  與匈奴作戰還真有點不一樣,他們在這時代就用上“間諜衛星”了,這玩意還真比探子好用得多,什麽也弄幾頭這獵鷹來玩玩。

  頓了下,沈兵又問了聲:

  “可是……匈奴為何要攻這雲中郡?”

  沒人能回答這問題。

  如果是為雲中郡的糧草,秦軍戰敗前不會將其燒毀嗎?

  若是為了戰馬……雖說上萬匹戰馬也不少,但重點是還有一萬餘秦軍。

  要打敗萬餘秦軍繳獲上萬匹戰馬,一想也知道這是賠本買賣。

  王賁想了想,就說道:

  “或許是知道我軍兵力不足,以為能輕易戰勝我軍,於是……”

  沈兵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也隻有這麽說才能解釋得通。

  因為匈奴不像中原各國那麽執著,中原各國是農耕民族以土地為本,所以戰爭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就是要你的地……你讓出一點就再要一點,再讓一點再要一點,永遠不會嫌多。

  匈奴發起戰爭的首要目的應該是劫掠而不是地。

  因為這些地他們自個都會隨著氣候的變化遷徒。

  所以匈奴不會打雲中郡,除非……他們根本就沒把沈兵這一萬多人當一回事。

  沈兵想了想,就下令道:

  “傳令下去,各寨備足弩箭,準備應敵。”

  眾人應了聲,各自領命準備。

  直接應敵的是魏呴置下的大梁軍。

  大梁軍是步軍,這段時間弩箭的提升主要也是步軍。

  雲中城外設置的城寨也由步軍完成……若是派騎兵去守城就有些浪費了。

  至於王賁所領的五千神武軍,就被沈兵當作機動部隊使用。

  神武軍與匈奴比騎射或許沒法比,但他們勝在有藤甲……沈兵設在大梁的藤甲作坊一直都在生產。

  在被調到北地經過大梁時,沈兵很想將這藤甲作坊也一並帶走。

  但想想還是算了……

  這玩意搬到北地沒什麽用,北地是荒漠與草原相間的地形,這裏沒有藤,又如何能製藤甲?

  就算把作坊和工人帶到北地又能有什麽用?

  於是作坊依舊留在大梁。

  為了能到持續穩定的供貨……這幾乎就是神武軍的命脈,因為有一天突然卡脖子或者說提價,那麽神武軍就陷入無盔甲可用的窘境。

  沈兵是把這事全權交由雲畋處理。

  沈兵相信雲畋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沈兵也把握著雲畋的命脈……紙。

  目前全中原的紙業都在雲畋一家,這已使雲畋放棄了其它產業專營紙業了。

  因為與紙的經營相比其它產業都是在浪費時間。

  有朝一日,若雲畋不供應藤甲,那麽沈兵就對其斷供紙。

  其實這擔心沒有太大的必要,因為藤甲的製法和技術都掌握在沈兵手裏,雲畋根本不可能對沈兵形成壟斷……退一步來說,就算雲畋不做,沈兵還可以找其它人做,隻要有藤條有編筐工人的地方就能製藤甲。

  到了此時,神武軍已是人手一甲,倉庫裏還有兩千備用和替換。

  隻不過這些藤甲的質量依舊不屬上乘……上乘藤甲需要浸泡一年,也就是說至少一年後才有。

  神武軍若論爵位,他們經過汝陰一戰連升三級之後大多都是簪嫋……後續加入的還有低爵位。

  此時的他們已足夠配甲。

  但一番商討之後,幾乎所有人都希望繼續配藤甲。

  後來就連習慣配秦甲的王賁及其親衛都配上了藤甲。

  開玩笑,有好的裝備誰不知道用?

  尤其在知道要北上抗匈奴後,這又輕又全麵覆蓋,還能完美的抵禦弓箭的藤甲誰不知道用?

  王賁甚至還建議:

  “將軍,我等為何不為馬匹也配上藤甲防護?”

  沈兵“咦”了一聲,回道:

  “好方法。”

  正所謂“射人先射馬”,配上藤甲的神武軍還有一個弱點,那就是馬被敵所傷造成戰損,以往黑甲軍大部都是因此而傷……戰馬受傷或受驚便會將騎手拋下馬背。

  若是再用藤甲將馬的要害比如頭、胸部及側翼護住而重量又沒加多少,那豈不是戰力倍增?

  沈兵當下就不再遲疑,馬上就向雲畋“下單訂購”。

  由於有現成浸泡好的藤條,不久馬匹護具就送來了一千具。

  沈兵首先就將其裝備給了剺所領的原黑甲軍。

  沒人能怪沈兵偏心,原黑甲軍可是跟隨沈兵在汝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並受賜神武軍之名,若要想要這樣的待遇,先立下戰功再說。

  沈兵的戰術,就是以大梁軍駐城寨守,以神武軍機動進攻。

  於是形成以雲中城為中心,城寨為輔助的攻守兼備的防禦體係。

  比如哪座城寨沒箭或沒糧了,亦或是有補給隊從中原趕來卻被匈奴攔截……

  若是隻有步兵隻怕夠嗆,因為補給車隊很難在匈奴騎軍的衝鋒下安全運送到城寨,步兵也很難快速趕到目的地保護補給隊。

  有神武軍就沒什麽問題了,沈兵相信神武軍即便騎射不如匈奴,但有藤甲防護也是立於不敗之地。

  就在雲中城及城外各寨緊張備戰時,城外就吹響了匈奴特有的長聲牛角號。

  接著城頭就有兵士揮著旗大喊:

  “匈奴人,他們來了!”

  一場大戰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