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9-21 00:02      字數:2235
  現代戰爭流行一種戰術叫“閃電戰”。

  其核心思想是在準確掌握情報之後用最快的速度集中兵力切入敵人的弱點。

  於是便無往不利,甚至在坦克開進敵人城市時還有交警在維持秩序。

  秦時當然無法像二戰那樣用坦克、用空降兵或是用機械化步兵打“閃電戰”,但可以用船、用騎兵打閃電戰。

  情報方麵就不用說了,秦軍不久前才一路從汝陰退回來,道路、防禦、水文等情況沈兵那是查得一清二楚並繪製成地圖。

  甚至在退回埠城之後還不斷從楚境傳來情報。

  同時沈兵也知道楚軍沒有準備。

  這時代傳遞命令速度最快的就是信鴿,然而據沈兵得到的情報是楚軍並沒有攜帶到汝陰的信鴿。

  這主要是因為汝陰雖是防禦重點但卻不是通訊重點。

  項燕的通訊重點是壽春,是楚王負芻,他在前線的情況以及決策都需要向楚王負芻報告,需要楚王負芻協調後勤,有時還要取得他的同意。

  至於汝陰……若是設置好驛站來個八百裏加急,半天時間就能趕到,信鴿完全沒必要。

  沈兵瞅準的就是這個漏洞。

  如果黑甲軍能比八百裏加急還要快呢?

  那是不是就相當於楚軍的信息傳不到?

  或者說是楚軍才剛得到信息還來不及準備?

  這就是沈兵選擇夜裏進攻的原因,夜色裏黑甲軍沿著沙河順流而下的速度沒受多大的影響,但楚軍八百裏加急卻快不起來……

  沒馬鐙的馬就是這樣,夜行要是速度再快的話,一路都不知道要摔多少活,能不能活著到達目的地都是問題,更不用說送信了。

  所以原本在白天半天就能到,夜裏隻怕就要一夜了。

  路上情況果然如沈兵所料,因為沒能及時得到命令,雖有楚軍運糧隊逆流而上與黑甲軍相遇卻全然不覺,隻以為那是楚軍。

  黑甲軍前鋒為了趕時間那是完全不理會這些運糧隊……前鋒若是有什麽動作的話就很容易堵塞河道影響整個行程。

  但後軍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任務就是一路燒殺劫掠,搶到的東西若是戰馬、糧食、箭矢就連船帶東西一並帶走,若是裝備就沉到河裏。

  其實沈兵的命令是隻留戰馬用於路上替換,其它各物則一律沉河。

  但糧食和箭矢對軍隊來說可是命脈,黑甲軍兵士舍不得。

  後來他們才發現其實完全沒必要,因為之後一路上迎頭碰到的全是運輸隊,糧食和箭矢多到繳都繳不完。

  一路無人阻攔,黑甲軍一個時辰後就趕到了陶城。

  在陶城想不被楚軍發現幾乎不可能,因為陶城沒有直接連著沙水,而是通過一條十裏長的運河再過一道水門進城。

  站在城頭的楚軍遠遠看到一隊船隊過來就喝令停下,然後城下的楚兵就打著火把前來察看。

  黑甲軍哪裏會管這許多,一道箭雨過去就將這幾名楚兵射成了刺蝟。

  陶城的楚軍立時就亂了起來,水門“哢哢”放下,牛角號一陣連著一陣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將一拔拔還在睡夢中的楚軍拉上了城頭。

  黑甲軍則不慌不忙的在運河旁登陸:卸下戰馬,趕下馬車,然後再在城下整隊準備攻城。

  “陶城有兩千楚軍。”陳端向沈兵報告道:“皆為步兵,另外還有一千勞力。不過距城十裏有五千楚兵,半個時辰或會趕至。”

  事實證明古時援軍遠沒有這麽快,因為情況不明不會隨意派出援軍,另外還要整軍、步行等,最後這批援軍近一個時辰才趕來。

  沈兵點了點頭。

  他早就在陶城設下了探子,這些探子已探明情況在這裏等著,於是黑甲軍一帶就能得到最新、最詳細的情報。

  “速戰速決!”沈兵下令。

  陳端應了聲就去安排了。

  王賁在一側忍不住問了聲:

  “副將,這陶城雖說不是堅城,但想拿下也絕非易事。”

  “且我軍為不善攻城的騎軍,如何能速戰速決?”

  陶城構築密道的事全由沈兵親衛經手,由於保密原因所以隻有沈兵和陳端兩人知道,是以王賁才有此一問。

  沈兵笑著回答:

  “我軍撤退時便是由此城離開,哪能不做些手腳。”

  “稍候片刻,城門很快便開了。”

  王賁這才恍然大悟,心道原來這一切都是這沈兵設下的計,隻怕連退兵也是……這一來自是對沈兵又敬又佩。

  果然,隻過一刻鍾城內就火頭四起一片大亂,接著城門就在一片嘈雜聲緩緩從兩側打開。

  候在城門處的黑甲軍立時就抽出青銅劍高喊著衝殺了進去。

  城內的楚軍見此情況哪裏還敢反抗,隻能一個個舉起手來投降。

  沈兵也懶得理會他們,隻讓人將他們盡數綁了堵上嘴丟進房內。

  黑甲軍則用最快的速度取出放在城東山上的物資並換上楚軍騎兵的盔甲……這些是與項絡騎軍作戰時繳獲的,沈兵特意留了三千套此時使用。

  當然藤甲這麽寶貴的東西是不能丟掉,再放回山洞裏藏好。

  轉眼間三千黑甲軍就變成了三千楚騎,然後旁若無人的越過楚軍防線直奔汝陰。

  一路上迎麵而來的是一波又一波的運糧隊,各個方向的都有。

  這些運糧隊都是楚國各貴族運往埠城的。

  此時楚國貴族的意向已被項燕成功扭轉,或者也可以說是貴族們知道項燕已打勝仗將秦軍驅逐出楚境……更重要的還是項燕損兵不多。

  項燕損兵不多也就代表著大王實力還在。

  如此一來,若戰局穩定而貴族不好好表現一番的話,項燕和大王這一回頭豈不就要拿他們開刀?

  於是貴族們哪裏還敢偷懶,乘著戰事還沒結束爭先恐後的往前線運糧。

  碰到這些糧隊,黑甲軍也不廢話,隻是策馬上前告訴他們糧食被征用了,令他們將糧食聚成一堆放上一把火燒了。

  這隻看得那些運糧隊的兵士和勞力一臉懵。

  其中有些人似乎察覺到這些騎軍是敵人所扮,但即便想要去報信示警也來不急。

  因為黑甲軍就是騎軍,而且是輕裝簡行由大道直奔汝陰……這時代還沒有比馬匹更快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