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陷阱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8-10 22:46      字數:2329
  網 ,最快更新大秦工程兵</a>最新章節!

  一名部將建議道:

  “將軍,屬下以為隻能撤軍!

  “即便我等攻下大梁,被楚軍包圍亦是無徒勞無功!

  這話是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大梁對於秦國的問題其實一直都不是魏國而是楚國。

  楚國距離大梁太近,而且楚國的曹州與陳城兩地還是一南一北扼製大梁,於是楚軍很容易對大梁形成兩麵夾擊亦或大縱深包抄的形勢。

  王翦與楊端和不是沒考慮過楚軍來援的情況。

  隻是他們沒想到楚國在內部大亂之後能如此迅速的組織起二十五萬大軍,而且戰略還是穿插包圍……

  這時秦軍將領位就會想:如果被楚軍包圍,奪下大梁還有意義嗎?

  這就相當於外麵已經撒下了大網,而網裏的魚蝦還在互鬥。

  楊端和猶豫了一下,他心裏其實也傾向於撤軍。

  有句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山,對秦軍來說留住部隊保存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這次滅不了魏國還可以等下次,軍隊要是被圍殲了就不是那麽容易恢複元氣了。

  楊端和的猶豫並不是要不要撤軍,而是在考慮撤軍前要不要先水淹大梁,就算滅不了大梁也可以讓魏國難受一番。

  這時,沈兵卻語出驚人:

  “將軍,屬下以為我等不可撤軍。

  眾人聞言紛紛側目。

  李岩麵帶不屑駁道:

  “你一個工嗇夫又能知道什麽?

  “帶兵打仗又豈是你想的那般容易?

  “你隻管做好你的木藝……

  也難怪李岩會質疑。如果不是因為沈兵之前猜到補給線會被襲,像這樣的軍事會議沈兵這工嗇夫甚至不該也無權參加。

  楊端和瞪了李岩一眼打斷了他的話,然後轉頭問沈兵:

  “嗇夫旦說無妨,我軍為何不能撤軍?

  沈兵不答反問道:

  “屬下想知道,若我等撤軍又會如何撤?

  楊端和想也不想就回答:

  “自是西撤回秦。

  秦軍原本有三個方向可以撤退。

  但此時情況有變:北有二十萬楚軍主力,南有五萬楚軍攻陽翟,秦軍要撤就隻有一個方向……往西撤回秦境。

  其中南麵雖隻有五萬楚軍,楊端和這十萬大軍有十足的信心能將其擊敗,但就怕被其拖住無法逃脫最終反而會壞事。

  沈兵回道:

  “若是往西撤,隻怕便中了楚軍奸計了!

  李岩笑道:

  “危言聳聽,若是西撤也不行,難道還往東撤不成?

  一眾部將聽著這話發出一陣笑聲,因為往東就是楚國,自然不可能。

  楊端和與沈兵接觸最多深知沈兵的本事,所以倒沒有像別人一樣輕視,他用略帶責怪的眼神環視了眾人一眼,接著就問著沈兵:

  “嗇夫請講,西撤為何中楚軍之計?

  沈兵問了兩個問題:

  “將軍,不知大梁距秦境多遠?

  “若我軍正常行軍需幾日才能回秦?

  楊端和回答:

  “正有九百裏,少說也要十餘日才能回秦。

  沈兵道:

  “這便是了。

  “我軍大多為步軍行軍緩慢,楚軍又怎會容我行軍十餘日撤回秦境……

  李岩打斷沈兵的話:

  “楚軍是欺我無糧,否則以我等十萬軍力又豈會怕了那二十萬楚軍?

  這話說的倒也沒錯,秦軍戰鬥力強悍,如果不是糧道被斷便是以一敵二也有一拚之力。

  李岩又補了句:

  “何況我等行軍速度慢,那楚軍又能快到哪去?

  “用騎軍包抄?那點騎軍又何足道哉?

  這時代的騎兵並非主力,就算有也不多,所以按常理的確擋不住這十萬秦軍。

  但沈兵卻有不同看法。

  沈兵指著地圖上秦軍撤軍的路線道:

  “首先,這九百裏楚軍不會讓我等好過。

  “楚軍必會派出騎軍趕在我軍前頭拆橋破路或設伏偷襲。

  “是以我軍實際行軍時間將遠超十餘日,等我趕到秦境附近時已成疲師。

  楊端和神色越發凝重,點頭讚同道:

  “疲軍之策,楚軍自當如此。

  李岩勿自不服:

  “即便如此,我等也可在我部接應下成功回秦。

  “李信將軍正在秦魏邊境!

  “那點楚兵又如何能擋得了我軍兩麵夾攻?

  沈兵回答:

  “若隻是楚兵,的確擋不住我軍。但若加上魏軍呢?

  李岩有些惑:

  “魏軍?

  沈兵指著地圖上的安邑位置說:

  “安邑原是楚國都城,其恰好地處秦楚邊境。

  “楚軍可借口前來援救魏軍伐秦,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安邑甚至得安邑軍民相助。

  “到時……

  眾人聞言不由紛紛變色。

  因為所有人都會想到這樣下去會是什麽情況。

  那安邑不需要把秦軍擊敗,隻需將秦軍擋上幾天然後楚軍就會從四麵八方趕上來。

  楊端和歎道:

  “嗇夫所言甚是。

  “除此之外我等還忽略一事。

  “被困於大梁的那二十萬魏兵又豈是易與之輩?

  “此時他們不過是因為決策失誤無法出城作戰而已。

  “若我軍一撤……這些魏兵定會出城銜尾追殺。

  “到時,我等要麵對的又豈是二十餘萬楚軍?還有這數不清的魏軍!

  這也是沈兵想說的。

  別看現在魏軍被困在城裏像個龜孫似的毫無還手之力。

  但素質差的部隊往往有個特點,那就是不能打逆風戰卻能打順風戰。

  他們之前是怕了秦軍同時也是魏王假決策失誤於是處於被動。

  如果秦軍不撤還好,一撤就把這“潘朵拉魔盒給打開了。

  再加上秦軍敗退,那些魏兵自然會在後頭牛逼哄哄的緊追不舍。

  說到這,楊端和就知道重點在哪了,他咬了咬牙,說道:

  “是以,我等無論如何都不能撤軍。

  “便是要撤,也要攻下大梁才能撤!

  這兩句話其實是一個意思,那就是呆在原地繼續滅魏。

  因為很明顯,等秦軍攻下了大梁那楚軍的包圍圈也早就合攏了,不可能還有機會撤。

  李岩擔憂的問了聲:

  “可是將軍,那軍糧……

  楊端和回答:

  “大梁城內有糧,隻要打下大梁我軍便無軍糧之憂。

  這倒是個主意,然而……

  沈兵剛想說什麽,卻發現楊端和頗有深意的望了沈兵一眼。

  於是沈兵就把要說的話吞下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