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錯有錯著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0-06-30 16:00      字數:2463
  被點醒的楊婷立馬就有了底氣。

  她一拍案桌憤然起身道:

  “此乃軍事機密,原是知者越少越安全。”

  “是以本校尉才一直嚴守口風。”

  “但事到如今,隻怕不說也不行了。”

  ……

  於是“叭啦叭啦”解釋一通。

  從李牧說到王柏,再講降書、信物,最後還有探子在邯鄲傳回的消息。

  當然,許昌活著回到邯鄲那段就略過。

  這一番言語隻聽得那些二五百主是一愣一愣的。

  他們原以為這楊婷不過是靠將軍上位毫無作戰及指揮經驗的黃毛丫頭。

  哪想到居然能設下如此高明的離間計。

  更重要的是……居然還成功在望!

  這可是能除掉李牧這個心腹大患的離間計啊。

  多少年來秦軍一次次出征都是敗在李牧手裏,便是那被譽為秦國第一驍將的王翦也不例外。

  可是現在,這心腹大患卻有可能被楊婷除掉。

  被一個甚至可以說沒上過戰場沒打過仗的黃毛丫頭除掉!

  這……

  一眾二五百主不由麵麵相覷。

  這時沈兵又加了把火:

  “先不說離間計是否能成。”

  “若是撤軍便能撤回河內?”

  “那李牧用兵出神入化,他又怎會不防我等撤軍?”

  “他若是一路讓騎兵騷擾,再沿途布下埋伏……”

  “我等隻怕還沒撤回河內便已全軍覆沒了。”

  這其實才是沈兵真正擔心的。

  有句話叫進軍容易撤軍難。

  進軍的時是全軍鼓足士氣往前衝。

  撤軍則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場仗敗了,全都無心戀戰隻想逃命。

  於是這一路在北地騎兵手裏就會像切瓜砍菜般的容易。

  所以,秦軍其實已經失去了撤軍的機會。

  此時最重要的,應該是穩定軍心。

  就像沈兵現在做的,穩住這些二五百主能撐多久就撐多久。

  沈兵不再寄希望於那離間計。

  這不僅是因為知道許昌活著回邯鄲,更因為直到現在還沒有離間計成功的半點風聲……

  若是離間計成功,此時的李牧應該被收了兵權而趙軍士氣應該受打擊才對。

  但是現在,趙軍卻攻得一波比一波猛。

  這似乎已經說明了問題。

  一名二五百主問了聲:

  “若是這離間計不成呢?”

  “我等便要在此等死?”

  楊婷將目光投往沈兵,這不是她能回答的問題。

  沈兵拱了拱手,回答:

  “當然不會在此等死。”

  “我等已派出快馬向王翦將軍求援。”

  “趙軍主力及李牧都在進攻我方,邯鄲必定兵力空虛。”

  “若王翦將軍能揮師南下……”

  “那趙王還能不將兵力調回邯鄲?”

  “是以,我等隻需在長城多守幾日,形勢必會逆轉。”

  這話說得連楊婷和張眩都愣住了。

  尤其是楊婷,她可沒派出什麽快馬向王翦求援。

  但這話自是不會說出口,隻能一臉堅定的附言:

  “正是如此!”

  “王翦將軍在幾日前就收到了本校尉的書信。”

  “若不出意外,上地兵此時已距邯鄲不遠矣!”

  二五百主們眼神交換後互相微微點頭。

  這說得合情合理。

  秦軍原本就分兩麵夾攻趙軍,為的就是讓趙軍南、北兩頭難以兼顧。

  所以,當李牧及趙軍主力追著楊端和打時王翦就應猛攻邯鄲。

  若南麵能守住,過些時日形勢當然會有所好轉。

  聽完這些,那些二五百主的氣焰就短了半截。

  如果說之前他們還可以借口以秦軍為重主張撤軍。

  那麽現在,再提撤軍便是以下犯上企圖畏戰逃跑了。

  這罪名可不輕,甚至還會禍及家族,這可不是他們能擔當得起的。

  於是一眾二五百主馬上變得恭謹起來。

  “我等不知校尉如此安排,請校尉恕罪!”

  “如此我等便再無異議,謹遵校尉之令固守長城!”

  楊婷擺出一副怒容斥責道:

  “你等隻需依令行事便可。”

  “其它物事無需操心,本校尉自有分寸!”

  眾二五百主齊聲應“諾”。

  待二五百主要離開時,楊婷又叫住了他們:

  “此計不可向外透露半句!”

  “否則必嚴懲不貸!”

  眾二五百主哪裏還敢說什麽,又應了聲“諾”便灰溜溜的退了出去。

  這時楊婷才鬆了一口氣,同時感激的朝沈兵點了點頭。

  “今趟幸好有你解圍,否則我就要被逼撤軍。”

  “隻是……”

  說著就歎了一口氣。

  楊婷有些自責,她以為這沈兵及其它人是留下來陪她一起等死的。

  她不知道的是,沈兵說的那些話雖是為了糊弄一眾二五百主。

  但實際上是半真半假……

  沈兵分析來分析去,覺得唯一的生路還真是北麵的王翦大軍。

  畢竟王翦也不是吃素的,他知道該怎麽做。

  所以,他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守得久一些。

  沈兵沒想到的是,他這是錯有錯著。

  此時趙軍的形勢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也不像表麵看起來那樣。

  沈兵的離間計其實是成功了。

  許昌並未告訴趙王真相。

  隻因他轉念一想:

  “兵敗臥牛山這責任可不小啊。”

  “那可是數萬兵士,在臥牛山被活活燒死。”

  “在此趙國正兵力奇缺之時論罪,便是妥妥的死罪。”

  “我腦子進水了才認罪啊!”

  “如果順水推舟給李牧一口黑鍋……”

  “妙,妙不可言!”

  於是許昌在趙王麵前痛苦流涕、泣不成聲:

  “大王,微臣有罪!”

  “微臣原本於磁縣死攻長城,眼看便要獲勝。”

  “哪料那李牧一紙命令便將微臣調往臥牛山……”

  “說什麽據險而守,結果卻讓秦軍燒了城寨,王柏也降了秦軍!”

  ……

  許昌的厲害之處,就是他一字都沒說李牧、王柏通敵。

  甚至他說的還都是實話。

  但這些實話連在一起,卻能讓人很自然的想到是李牧、王柏有意為之,於是許昌才會戰敗。

  完了許昌再將李牧的命令送呈上去。

  趙王看了之後勃然大怒。

  這還了得?

  再加上北地騎兵送來的書信和信物,那便是人證物證俱在。

  於是一道命令立馬就派趙蔥去換下李牧。

  李牧是何許人也,在這時刻又哪裏甘心把指揮權交出去。

  “你等不是說我通敵嗎?”

  “那便等我把長城打下來,殺他個屍橫遍野!”

  “看你等還如何說我通敵?!”

  於是不僅沒有放鬆反而命令趙軍加緊攻城。

  沈兵等人麵對的就是這些加緊攻城的趙軍。

  此時他若選擇撤軍,那就真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