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章 謎中有謎(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錦官驛      更新:2020-09-06 23:56      字數:2340
  找到了靈感的李子安,心情立刻變得有些興奮起來,這種挑戰有點刺激他的神經,愈挫愈勇,讓他頓時戰意高漲,嚴海山看來是非常了解李子安,所以處處給他設置了挑戰的陷阱,其實這又何嚐不是為了他好呢。

  既然能從畫中的題詞中得出《啼笑因緣》這本書的結論,那麽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在畫和書之間有著或者建立著某種關聯,而這個關聯其實就是這把鑰匙後麵的答案和真相。

  李誌安定了定神,又眯起眼睛認真的看者麵前的這幅畫,腦袋高速運轉著,不斷建立各種設想和推理,又不斷的排除和否決,他好像覺得他有點站在門口卻是無法進入的感覺。那種感覺真的讓人很瘋狂,明明已經個感覺站在門口就差一步進入,但是就是無法打開門進去,真的是就差臨門一腳了,但是這一腳該落在什麽地方,不知道該踢在哪裏,一時間卻是搞得有點小暈頭。

  突然,他腦子靈光一閃,想起之前在“臨訓班”的時候嚴海山老師給他發的那封明碼電報,那種解密方法是不是也適用於今天這個情況呢?不禁心中有點小期待了。他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他已經嗅到了答案的味道,因為這兩次的事情實在是太相似了。這幅畫上的詩詞就可以視為明碼電報,那麽桌子上的這本書就可以視為密碼本了。

  一念至此,頓即精神百倍,趕緊研究其筆畫及順序來,反反複複經過數次的計算和嚐試,終於取得了突破,最終得出的答案隻是一句話:“崇德街38號附16號。”

  答案出來之後頓即鬆了一口氣。這個秘密真的是秘上加秘,即使第一道除了問題,取得了鑰匙,那麽如果不熟知這種獨特的解密方式,也無法得出真正的答案,而這種加密方式,恰恰是屬於嚴海山和李子安之間特殊的約定,一般人很難破解和知悉,所以事已至此,李子安內心完全大定,他已經無比相信這一定是嚴海山本人親自給他的囑托,這種操作手法和方式沒有其他人能弄出來,這完全就是嚴海山的作品,找出來答案後李子安心裏反而激起更大的興趣來,他要去崇德街38號,看看那邊究竟是什麽情況,嚴海山究竟會給他留些什麽東西呢?一切的勞累頓時全無,心中不禁向往起來。

  李子安立即拿出隨身攜帶的最新版的哈爾濱街道詳圖,仔細查找起來,發現崇德街竟然就在協和胡同旁邊,這真是比較方便了,既然距離不遠,那就可以走著過去了。

  事不宜遲,連中午飯也顧不上去吃,立刻就出發,順手將那本《啼笑因緣》揣在身上,沒準以後還能用上,即使用不上無聊時候翻翻也行。

  出門鎖門等動作一氣嗬成,站在門口簡單辨了辨方向,按照地圖的指示很快就到了崇德街,地圖上來看,崇德街位於南崗區和馬家溝區的交界處,崇德街前麵就是鐵路局的苗圃,所以這條街也不是那麽熱鬧,甚至有些冷清,順著不太寬闊的街道來回走了一下,這的住宅也都是些民宅為主,大都是帶個不大的小院子,很快就發現了38號附16號,位於崇德街上一個胡同的裏麵,大街上看不到,要往裏麵走快到胡同的底端了,前往前走就是鐵路局的苗圃區域了,所以位置也算是十分隱蔽和安靜了,站在附16號門口,順著門縫往裏麵看去,感覺還是一個和剛才來得房子差不多大,就是前麵好像有一個小院子,碎花還是四處觀察了一下,四周都是比較安靜,也不見什麽人進出,心中不禁有些佩服嚴海山,老師是怎麽找到這麽一個隱蔽處所在呢。

  沒有鑰匙怎麽進去,這倒難不倒李子安,他可以用多種辦法進去,但是考慮到不能搞出太多的響聲,以免驚動四周就不好了,能悄悄的進出是最好的了。一邊琢磨一邊不由得湊近門鎖查看著,忽然他感覺怎麽這把鎖頭和剛才協和胡同23號那間房子的所有有些像呢,於是鬼使神差的拿出那把鑰匙來往這把鎖頭裏麵嚐試著插入,沒想到很順利的進去了,更沒想到的是順勢一擰,就聽“哢”的一聲,門鎖竟然應聲而來,這倒是讓李子安感到相當意外,但是也來不及驚訝,趕緊取下門鎖,迅速進如院子然後再關好大門。在院子大門後靜站了兩三分鍾左右,仔細辨聽感覺門外沒有異常的動靜,於是快步走向房間,來到房間門口,打眼一看,房間鎖頭看起來和院子的門鎖是一樣的,這次於是沒什麽猶豫,還是拿著那把鑰匙直接開鎖,不出意外,順利成功。看著手裏的這把鑰匙,心中不禁有些感歎,這簡直是把萬能鑰匙啊。

  雖然打開了門鎖,但是李子安出於謹慎沒有貿然進入,還是趴在窗子往房間裏麵望了望,感覺沒什麽異常,於是才放心的推開門進入了屋內。

  定眼一看,這屋子的麵積和格局竟然和剛才去過的協和胡同23號那間房子極其相似,擺設也是差不多,忽略其他的,最讓李子安在意的是在這間屋正對門的正麵牆上也是有一副山水畫,上麵也是有一首詩。這次李子安學乖了,沒有像之前那樣四處查找翻看,他直接就把注意力放在了牆上的這幅山水畫上了,他有預感,這個房間的答案也許就在這幅畫裏。

  走近這幅畫,定睛一看,竟然和剛才協和胡同23號那間房子的畫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都是山水,沒有人,在仔細看畫上的那首詩,是唐代詩人宋之問的陸渾山莊,“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岩耕。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岩耕。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旁邊又加了些注解。連詩詞一起整體也就幾十個字而已。

  “無然愧此生,”李子安嘴裏輕輕的反複念誦了幾遍,雖然這首詩作者是想表達那種獨善其身的意念,但是“無然愧此生”這句話放在當下結合目前的時代背景,那麽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是為國家為民族,即使拋頭顱灑熱血也無愧此生了,稍微感慨了一下,邊收好思緒,準備破解這幅畫的謎底了。

  李子安根據之前的解密方法,按照一定的規律反複的試驗,經過20多分鍾,終於得出了他認為非常準確的答案:“右轉直行穿過苗圃馬家溝河邊倒掛楊柳樹南50米兩杈樺樹主根下。”

  得到謎底的他此刻雖然鬆了口氣,嚴海山可是真夠謹慎的,層層加密,確保情報的高度安全,這也正說明了藏匿的東西的重要性,可是他現在擺在他眼前的問題是他該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