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忽悠腦筋不好的古代人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0-06-29 00:42      字數:3319
  蔡府。

  袁譚正在和蔡琰說話。

  當然是背主做竊,也就是說,老爹蔡邕他不知道。

  袁譚斜靠在席塌這一頭,蔡琰斜靠在另一頭。

  席塌有很多種,這種就是十分寬大的,跟個大沙發類似。

  蔡琰轉動著手裏的一把美人扇,說道:“兄長,小妹我可是聽說了。這鄴城之中,不知多少府中待嫁的千金,都希望能夠和兄長你見一麵。”

  袁譚頓時瞪大了眼睛,“有這種事情,我怎麽不知道?”

  蔡琰正色道:“兄長若是看中那家千金,可以告知小妹,小妹為你做媒。”

  “哎呀,妹妹對我真是太好了。其實吧,若是能夠找一個妹妹這樣的,為兄此生就心滿意足了。”

  袁譚語氣唏噓不已,又充滿滄桑。

  蔡琰一開始還是很生氣,聽到後麵半句,心裏也不知道為什麽就暖洋洋。

  旁邊的心腹丫鬟小雨正在給袁譚捏肩膀,聽到後差點抽過去。

  心想好好好,你們兩個就繼續這麽膩著吧,聽得我雞皮疙瘩累計都掉了十來斤了。

  但她也能夠看出兩個人之間因此的甜蜜,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明著不如偷’。

  “大公子,您這麽在這裏,我說怎麽去你府邸上沒有找到你。”

  這時候,傳來了蔡邕的聲音。

  “!!!”袁譚一躍而起,臉色大變中趕緊穿鞋。

  “!!!”蔡琰也是起身,小雨跑過去穿鞋。

  要知道易京之戰後,袁譚的名聲,那真是顯赫天下。要知道因為他的緣故,多少人都主動來投奔袁家。

  而蔡邕也已經找了袁譚好幾次了,由於袁譚太忙,見不上。今天帶著幾個名士,直接就不預約登府,袁譚又沒在。

  “女兒你也在……。”蔡邕本以為袁譚來府中找自己,感到很有麵子。

  此刻臉色卻是已經鐵青,原來不是來找他的,是來找他閨女的

  這……。

  “你們……你們私會!”

  蔡琰無比緊張起來,對於一位古典的美人來說,私會是很嚴重的違反原則,突破底線的大問題。

  好在袁譚臉皮厚,最是喜歡忽悠腦筋不好的老年人。

  尤其是古代的人。

  他及時站了出來,擋在了蔡琰前麵,淡定道:“蔡老,您怎麽能這麽誤解呢。我和我的這位妹妹那可是很清白的關係,最多也就是青梅竹馬,絕沒有其他可能。”

  蔡邕眉頭一皺,作為天下文人之首,他對於原則當然看的很重。

  真的這麽清白嗎?

  清白到私下裏見麵的程度?

  袁譚察言觀色,又道:“是這樣的,我聽說您老了我好幾次,我太忙了,過意不去,今天專門抽空來拜訪您。”

  正色道:“您看您又沒在,我這位妹妹作為主人,代替您大方的來接待我。這是何等的有氣度,是可比名士的天下才女。”

  他說到這裏充滿了失望,“我們就說了兩句而已,您老的思想就太令人……。”

  “這……。”蔡邕老臉一紅,此刻也感到的確不應這麽懷疑袁譚。

  就算袁譚值得懷疑,但也不能懷疑自己的女兒吧?

  鬆了口氣,又帶著尷尬道:“誤會了誤會了,大公子啊,你來的正好,我這裏有中原過來的幾個名士,來拜訪你。”

  袁譚立刻正色道:“不知是那幾位啊?”

  “其中有徐州陳矯,雍州張既,都是很有能力的人……。”蔡邕道。

  陳矯和張既都是曆史上曹魏的內政名臣,治理地方很是有千裏之才。

  顯然,袁譚打出來的戰績,讓袁家的聲威遠超同期曆史,更加被士人看重。

  這些人沒有去曹操那裏,反而來到這邊,他頓時重視起來,“多謝蔡老引薦。”

  他當然也知道,這些能人來投,其中也有蔡邕的作用。

  要知道活著的蔡邕,那絕對是三國文人中最璀璨的老星星。

  這就是一麵旗幟,影響力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卻無處不在。

  便說當年董卓為了調整自身形象,就主動和蔡邕接近。

  “老大人,您請……。”袁譚作出收拾。

  隨著蔡邕離去。

  袁譚也跟了上去,忽然感到屁股被誰踹了一腳。

  小雨現在還站著一動不動,思想反倒淩亂,真能瞎掰……。

  ……

  時夜。

  袁譚回到了自己的神策府中。

  今天在蔡府的晚宴,其實就是招聘現場,他大獲成功。

  陳矯和張既兩個人,雖然不是宰相之才,但也有尚書的能力。

  這麽挖老爹的牆角有些不好,但心裏怎麽就這麽嗨皮呢?

  不禁哼起了小曲。

  通過走廊,忽然發現郭嘉的屋子裏還亮著燈。

  他聞了聞衣袖,發現酒氣已經散盡了,這才過去進了屋。

  “奉孝。”

  “大公子!”郭嘉急忙起身行禮。

  加班都加成了熊貓眼。

  袁譚十分疼惜,“奉孝,真是苦了你了。你看張遼趙雲典韋他們也有個伴,我這手下目前就有你一個能夠管文事的人。”

  “不過現在好了,我給你找了兩個幫手。”

  “幫手?”

  袁譚察言觀色,發現郭嘉絲毫沒有被分權的埋怨。

  其實郭嘉心裏清楚得很,未來的基業越來越多,肯定不可能隻是他一個人。

  並且累的死狗一樣,早就想添人手了。

  “不知是誰?”

  “張既和陳矯。”

  郭嘉心裏著實吃驚,也是沒想到竟然是兩位名士。

  這兩個人不去投奔袁公,反而降階來袁譚這裏,顯然和他當初的想法一樣吧。

  “我聽說過,這兩個人是有很有能力的,屬下自當讓賢。”

  “讓什麽賢?對自己這麽沒自信?”袁譚露出不滿,想卸磨偷懶那是不可能的,“他們隻是你的副手……。”

  他走到案幾旁,坐下來拿起茶壺給自己到了一杯茶,一飲而盡,“咱們兩個年紀相仿,這輩子是分不開了……。”

  在他心裏,這兩個人還是無法了郭嘉相提並論的。

  “大公子……。”郭嘉納頭便拜,眼睛四周的黑眼圈看起來都淡去了許多。

  袁譚看到籠頭更加套牢了,這才起身,“明天就有人手了,工作效率翻倍,今天就不要做了,好好休息一下。”

  他走了。

  郭嘉起身,坐了回去,繼續認真的工作起來。

  三天後。

  神策府前府,一處幽靜的小院,是郭嘉他們白天工作的地方。

  “大公子。”

  郭嘉、張既、陳矯三人見到袁譚來了,急忙起身相迎。

  他三個都是有能力的人,因此稍微磨合一番,工作上就已經十分默契。

  袁譚用慧眼看了看數據。

  郭嘉:武力33,智力99,忠誠度100。

  張既:武力56,智力82,忠誠度91。

  陳矯:武力47,智力80,忠誠度92。

  對於新來的張既二人,這個忠誠度還是很不錯的,說明在這裏有歸屬感和滿足感。

  今天郭嘉他們正在統籌安排神策軍錢糧開支。

  袁譚看著屋子裏十幾個大木箱子,裏麵全是成卷的竹簡,隨後拿起來一個,說道:“工作很繁重……。”

  “請大公子放心,二日後,我們就能夠清算完畢了。”郭嘉作為軍師,匯報著,話語中透出稍許驕傲。

  要知道,他們隻是三個人。而一般人要在五天完成這樣的工作量,最起碼要十幾個人。

  袁譚打開竹簡,就看到上麵全是算術計算。

  也就是說,這十幾個大木箱子,上千斤的竹簡,全是在計算數字。

  其實在漢末,在數學方麵已經有了很高的成就。

  比如數學典籍《九章算術》,內容就十分豐富,全書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同時,《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

  而郭嘉這些有能力的人,都是懂這些的。

  在袁譚看來,這些數量的計算對於郭嘉他們還是很簡單的,但卻用了上千斤的竹簡。

  若是出現一些問題,隻是重新翻找,恐怕就要一天時間。

  如此繁重,問題不是出在數學能力上,而是出在書寫方式上。

  用篆字計算一個大數字,沒幾千字下不來。

  少頃。

  袁譚從外麵重新回來後,

  “奉孝,季弼(陳矯),德容(張既)。”

  他高興的揮舞著手裏的圖表,類似於視力檢測表那樣長。

  郭嘉他們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過去。

  “這紙張真是精美,便連最奢華的洛陽紙也無法相提並論。但上麵畫的這是什麽?大公子怎麽畫了這麽多小蝌蚪呢?”郭嘉滿頭問號。

  陳矯也很驚訝,“還寫了許多橫杆,還有十字架……。”

  張既震驚道:“這個橫杆帶著兩個錘是什麽符號?還有這些叉叉……。”

  顯然,三國名士們有些懵,根本搞不懂為什麽要浪費這麽珍貴的紙張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大公子,這是?”郭嘉小心問道。

  袁譚幾乎手舞足蹈,對於自己的突發奇想感到很激動,來勁道:“這是阿拉伯數字!”

  ”???”郭嘉他們麵麵相覷,阿拉伯是什麽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