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
作者:葡萄無牙      更新:2020-02-29 11:18      字數:2405
  回眸1991最新章節

  王耀城聽著介紹,感覺就像吃了人參果一樣,渾身36000個毛孔透露著舒坦,問;“太好了!我們又領先一大步,國際上類似的科研水平如何?”

  錢福教授;

  “在先進製程領域,美、日、台水平都是蠻高的。

  雖然沒有具體的科研消息發布,但是跟蹤國際上相關領域論文,以及美日等國電子學會召開的國際會議透露出來的消息來看;

  德州儀器和英特爾公司應該都掌握了0.13微米製程工藝,這比我們的速度慢上一年。

  但是

  這些國際大公司機構臃腫,對市場訊息反應緩慢,投入生產的速度更慢,兩者相加恐怕延遲到一年半左右,留給我們獲取暴利的機會。

  扶桑國相關領域研究比較滯後,主要是爾必達公司自顧不暇,並沒有投入大量資金研發。

  倒是台積電有可能超過美日企業,率先投產0.13微米製程工藝。

  台積電總裁張忠謀曾經擔任十幾年德州儀器資深副總裁,對電子科技業界知之甚深,知道先進製程工藝對半導體廠家的重要意義,不惜代價地投入研發,追趕速度很快。”

  王耀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問;

  “三星呢?”

  “三星在投入資源和力度上,都不如台積電,可能現在0.13微米製程工藝並不成熟,什麽時候突破就難以預計了,我看2002年夠嗆。”錢福教授如實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

  王耀城這下開心了,笑的牙不見牙。

  其他人哭笑不得的看著董事長,啥叫那就好,這分明就是見不得人好嘛!

  行吧,你是老板你說了算。

  掰手指算一下,王耀城說;

  “也就是說,0.13微米製程工藝我們最少還可以領先半年,到2002年的七八月份,在這期間,獨占利潤最豐厚的高端芯片代工市場,先把這一塊暴利拿在手裏。”

  “嗯!台積電就是從二月份開始投入流片,調試設備和良率爬升也需要時間,國際上有大單子也吃不下,領先半年是沒問題的。”

  回答的是大西洋晶科總裁張汝鯨,他是晶圓生產領域頂尖專家,在這方麵最有發言權。

  王耀城暢想未來;

  “嗬嗬!等他們0.13微米製程準備好了,我們的領先一代的90納米已經可以大規模出貨,工藝繼續領先他們一個世代,最豐厚的利潤依然是我們的,你說這些廠家會不會崩潰了?”

  “恐怕不會吧,台積電總裁張忠謀是個意誌非常堅定的人,絕不會輕易放棄。”

  “到時候就由不得他了。”王耀城冷冷一笑,說;“90納米工藝製程大規模上線的那一日,就是0.13微米產品大規模降價的時候,想跟在我的屁股後麵賺錢,不要說門兒,連窗戶都不會有。”

  果然夠狠!

  這麽做,簡直不給後來者留活路。

  台積電耗費巨額資金投入研發先進製程工藝,產品生產出來的那一天,就麵臨大降價局麵,沒有暴利巨額研發投入無法收回。

  這種虧本生意,誰能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張汝鯨猶豫了一下,依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董事長,這樣我們的利益受損也很大,減收最少五六億美金,便宜的是最終用戶。”

  “不,要想獨占市場必須心狠手辣,不留給競爭對手一絲活路,要有一種痛打落水狗的精神,而不要學南郭先生養虎為患。”

  王耀城展現出果決的一麵,斬釘截鐵地說;

  “我也經決定了,繼續在65納米投資研發,我們要始終跑在競爭對手前麵,不能有半分鬆懈。

  大西洋晶科已經占據世界55%的dram內存芯片市場,但是在cpu微處理器代工市場,目前占據的份額隻有23%,這遠遠不能夠滿足我的胃口。

  在應用芯片領域份額更低,大西洋晶科發展的空間還很大。

  馬來西亞晶圓生產基地投產以後,與海力士一樣,將全部麵向cpu微處理器和應用芯片代工市場,擴大在細分應用芯片領域的占有率。

  台積電也好,三星也好,英特爾也好,在先進製程工藝上我們必須要領先兩個世代,牢牢的把最豐厚的利潤攥入手中。

  在先進半導體生產領域,大西洋晶科要做絕對霸主,獨占超過五成份額的市場。”

  擁有先進工藝製程,便意味著占據利潤最豐厚的金字塔尖。

  別的廠家無法進入競爭,自然就不存在價格戰,這一塊始終是暴利。

  眾多的競爭對手,隻能擁擠在中低檔芯片生產領域爭奪菲薄的利潤。

  在這一領域,也是大西洋晶科集團重點出擊的領域,價格壓的相當狠。

  這個世界

  低價競爭策略下,高投入的半導體產業始終無法贏得足夠利潤發展,半導體廠商肥的拖瘦了,壯的拖殘了,弱的拖死了,麵臨著新一輪洗牌。

  大西洋晶科手段狠辣,三星與台積電始終沒有發展起來,被壓的喘不過氣來。

  當今世界大約還有近20家drma半導體廠家,經過這一輪殘酷洗牌,最少還要再倒下一半。

  這其中

  美資廠商英特爾,德州儀器,美光應該還能支持的住,他們的相關業務,在公司整體產品線中占比較少,不足以撼動整個這些科技界龐然大物。

  日資爾必達退守高端應用芯片領域,在drma內存芯片業務中被打得潰不成軍。

  能否堅持的住,就看扶桑政府對這顆獨苗扶持力度了。

  歐洲廠商英飛淩,奇夢達很難說,這難兄難弟財政狀況沒有最慘隻有更慘,怎麽看也應該倒下一個。

  至於半導體廠商密集的台島,恐怕會變成重災區,有一片的小廠商要倒閉清盤。

  市場商業競爭,就是這麽殘酷。

  大西洋晶科總裁張汝鯨是個厚道人,但是老板既然決定了,便不容置喙。

  張汝鯨隻有無條件的執行;“boss,我知道了,一定會按照您的戰略決策去做,繼續加大研發力度,擴大市場占有率。”

  “嗯,商場如戰場,來不得半點僥幸心理。”王耀城知道他是老好人,忍不住叮囑了一句;“宜將勝勇追窮寇,切莫沽名學霸王。”

  “汝鯨受教了,一定會不打折扣的執行。”

  “那就好。”

  站在旁邊的孫忠秀教授無語的看了一眼錢福教授,兩人目光一碰,對王耀城表現出來的趕盡殺絕不以為然。

  但這已經超出科學研究的範疇,卻不好多說什麽。

  有一點是肯定的;

  能夠和王耀城站在同一個陣營,絕對要比做競爭對手幸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