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出青州
作者:沒有理想的鹹魚      更新:2020-06-02 11:23      字數:2688
  顏柒將南疆密諜留下的信收起,轉過頭來對身後的吳畏說道:“讓小六進帳來吧,今天晚上應該不會再有什麽危險了。”

  吳畏出帳把穿著一身甲胄的小六帶進了軍帳。

  小六見到顏柒躬身施禮道:“小六見過顏先生,少監可還好?”顏柒還禮道:“少監如今應該已經到了青州知府寧理府上,他要我陪同你一路前往流州。”

  小六起身輕歎一聲道:“我這個死囚,勞煩少監了。”顏柒接話道:“你不必如此,有很多事少監還需要你的幫助呢。”小六苦笑著搖了搖頭,不再多言。

  三人在軍帳中休息了一夜,第二日早晨一行人便起身趕往青州邊界。

  其餘軍卒見隊伍中多了一人,也不覺得奇怪,依舊照例該幹嘛就幹嘛,沒有一人多嘴詢問。小六脫下甲胄,換回了囚衣,重新回到囚車中。

  顏柒與吳畏二人都守在囚車旁騎馬並行。“顏大哥,最近遼州那邊鬧瘟疫的事你聽說了嗎?”吳畏開口問道。顏柒道:“一場蝗災把百姓的口糧都吃了個幹淨,饑荒過後又是一場瘟疫,少監與我去過一趟遼州,如今哪裏,唉。”顏柒不願再說下去。

  幾個月前顏柒隨陳淵前往錦州宋氏辦完事後,奉皇命去遼州查看民情。一路上看到的都是一片殘破景象,饑餓的百姓為了果腹把土裏的草籽都刨了出來。

  遼州蝗災最嚴重的地方幾乎所有能吃的東西都沒了,方圓幾裏的樹皮都讓人扒了個幹淨。百姓們就快要易子而食了,當地的豪紳富戶卻還在囤積糧食高價售賣。

  許多百姓因為搶糧被打的骨斷筋折,為了活命,不得不拿用來耕作的農具集結到一起向那些地主豪紳的糧倉發起一波一波的攻擊。可這些餓的連站都站不穩的百姓,又哪裏打的過那些地主家的護院刀客,結果可想而知。

  倒是有些心善的富戶開倉放糧,救濟了一方百姓。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靠這些人能救濟一時,也救不了一世啊。

  陳淵把一路上看到的都寫成折子交給了皇帝。朝廷若是繼續這樣放任不管,遼州的災禍遲早要激發民變。

  這些年來太後把持朝政,南黨與其爭鬥不斷,南疆又舉兵三十萬在幽涼邊境虎視眈眈,鎮守東南邊境的鎮國將軍周禾坐山觀虎鬥。吳勉在流州抵禦西北蠻族,越來越多的流民湧入關內。

  江南揚、雍二州的商戶富的流油,卻一毛不拔。遼州知府罵戶部尚

  書是酒囊飯袋,又哪裏知道戶部尚書為了從那些靠山強硬的商戶手裏籌措到糧食,使盡了多少手段。

  如今太後又在宮中遇刺,刺客至今都還沒有找到,大臣們都在忙著皇城裏的那點事,那還有功夫理會遠在邊州的災禍。

  皇帝倒是想要管一管,可他拿什麽管?一個被大臣和皇後支配的傀儡能有什麽辦法?如果不是郭淮的那一鬧,皇帝到現在都不會知道遼州的百姓已經快要餓死了。

  遼州知府上的好幾封折子,身為北朝天子的周衍連個影都沒見到。那天被人陷害要造反的郭淮,在宣政殿上對著大臣們一頓痛罵,把大臣們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撕的粉碎。那些大臣跪在地上對皇帝說之所以對遼州災情隱瞞不報,是為了不讓聖上操心難過。

  周衍下令把大鬧朝堂“企圖造反”的郭淮打入死牢,還要誇讚大臣們體恤民情,都是國之棟梁。

  回到寢宮的周衍氣得對汪正說,聽聽這些大臣說得都是什麽鬼話?當朝的大臣們就是這麽辦差的。

  陳淵這才有了遼州一行。

  此事以後,周衍算是徹底下了清理朝堂的決心,要不然那些讀書人的唾沫就要把他淹死了。周衍勢必要把那頂昏君的帽子給摘掉。

  吳畏看顏柒歎了一口氣又道:“鎮國將軍好像專門為此事進京去了,遼州暴亂不斷,他也坐不住了。”顏柒沉吟片刻開口道:“遼州流民暴亂是意料之中的事,百姓餓肚子他管不著,但是鎮壓流民叛亂就是他的事了。”

  在顏柒看來,周禾這是進京去要軍糧了。遼州屯駐了不到二十萬軍卒,百姓沒了糧食,軍中又能好到哪裏去呢?

  周禾哪裏是擔心百姓死活,他是怕那些軍卒為了口吃的起兵造反,到時候別說他是鎮國將軍,就算是皇帝,那些餓極了的家夥也敢拿著刀子把他給砍了。

  流民暴動派兵鎮壓就是了,可是軍隊暴動了呢?南疆那邊隔江遙望,就等著你周禾的大軍出亂子,好伺機出動與幽涼邊境那邊的南疆大軍成鉗式夾攻,到時候北朝腹背受敵,東南邊境線淪陷。遼錦二州一旦被南疆占領,他們就能借助地利之勢俯衝而下,入關中如無物,長驅直入一路攻至北朝都城。到那時,可就真的亡國了。

  吳畏二人交談著,不覺間就到了青州邊界的路防。原本這裏是沒有守軍駐防的,自從遼州爆發瘟疫後為了防止災民流竄傳播瘟疫,北朝各地知府都下令在各地交界處設了路防,以便

  盤查各地來往的人。

  吳畏一行人臨近路防,吳畏下令眾人停下,躍下馬上前與那看守路障的守軍交涉。

  那挎刀守軍高高的黑瘦,吳畏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值守的軍卒。待吳畏走到跟前,那軍卒開口道:“兄弟這是押解囚犯去哪裏啊,往日裏都是別地的死囚來我青州押往虎牢城,像你們押送死囚出去的,這些年還真是頭一次見。”

  吳畏瞟了幾眼那幾個明顯剛剛從軍的年輕人,笑了笑開口道:“老哥從軍有些年頭了吧,一看就知道經驗豐富,比那幾個雛老練多了。”

  軍卒哈哈笑道:“老哥我從軍十幾年了,這幾個歪果裂棗自然是比不上的,要不是上頭讓我帶他們幾個出來曆練曆練,我才懶得帶他們呢。

  話說回來了,你們是哪裏的軍士,這囚犯是犯了何事,為何還要這麽多人押送,這都比知府大人出行的護衛規格差不多了。”

  吳畏應道:“我們是流州守將吳勉部下,這次來青州就是為了將這個死囚接到流州的,我們那啊,這些年流放的犯人不少,這不,又來一個,嗬嗬。”

  那軍卒一聽恍然道:“我說這精氣神就不一樣呢,原來是流州軍啊,我聽聞你們那裏為了抵禦西北蠻族每年都要死傷上萬人,流放的犯人都快不夠用了。老兄我佩服你們這些為國戍邊的漢子,今日有幸得見,給兄弟們道一聲辛苦啦!”說著向吳畏身後的軍卒拱手示意。

  吳畏忙道:“多謝老哥,那就勞煩老哥挪開路障放行,讓我等一行人盡快回去複命。”

  黑瘦軍卒甩手應聲道:“沒問題,不過規矩還是要守的,兄弟可帶了令牌,先容我查看一下,再給你們放行。”

  吳畏拿出流州邊軍校尉令牌交給軍卒。那軍卒一見令牌慌忙單膝抱拳跪拜“校尉大人恕罪,是小人失禮了。”校尉算是一州守軍將領下的最高官職了,而邊軍校尉則更勝一籌,因此這黑瘦軍卒才會有此反應。

  吳畏趕忙將黑瘦軍卒扶起道:“老哥不必如此,我北朝軍卒都是袍澤,沒有這些文官規矩。”

  軍卒聞言依舊不肯起身,向身後幾名軍卒招手示意挪開路障放行。

  吳畏回到一行人中間,帶隊通過路卡,待眾人都出來後,那軍卒才起身目送吳畏眾人離開。

  吳畏下馬轉身,向那名黑瘦軍卒抱拳彎腰還禮。北朝軍中兒郎都是值得尊敬的,這是吳勉告誡過吳畏的一句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