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拔刺
作者:沒有理想的鹹魚      更新:2020-05-26 14:28      字數:2520
  守在門外的汪正聽得廂房內的響動不動聲色,汪正知道,竇貴妃的死因一直都是周衍心中無法拔除的一根刺,正是這根刺讓活潑可愛的少年周衍變的沉默寡言。

  明帝太和二年,皇後劉氏所出皇子周巽被立為北朝太子,移居東宮,明帝即位才不過兩年就立下皇儲,當時的朝臣都很認為為時過早,皇帝身體康健,皇子尚且年幼,大可不必如此著急。

  大臣們認為不妥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前朝張太後就曾借皇子年幼垂簾聽政,把持朝政足足二十年,期間為穩固權勢殺宗親,滅大臣,結果導致大周王朝戰火四起,群雄割據。

  身為大周皇室分支一脈的建元帝於沙場之中崛起,征戰十年方才打下這北朝基業,武帝一生窮兵黷武,厲兵秣馬就是為了重建大周王朝,意欲天下共主,建立不朽王朝,完成自己的宏圖霸業,可惜依舊未能如願。

  而今劉氏又要效仿張太後,勸皇帝早早立下儲君,借助太子身份為自己籠絡朝臣,鞏固自身權勢,跟那些嬌弱爭寵的妃子比起來,劉氏就是一隻老虎,一個野心家。皇帝的寵愛滿足不了她,劉氏更想要的是權勢,是執掌生殺大權的快意。

  武帝沒有說錯,這個一路幫助自己丈夫登上皇位的女人,比那些男人還要擁有更強烈的權欲。

  周巽立為太子更加刺激了劉氏對於權力的渴望,她就像嗅到了血腥氣的鯊魚,想盡一辦法控製自己的兒子,把周巽當作了獲得權力的工具。

  劉氏將自己的堂弟劉苻招入宮中擔任中常侍,名為保護皇帝,實則就是監視皇帝的眼線,明帝一向對劉氏寵愛有加,再加上他非常信任這個幫助自己登上寶座的女人。因此對於劉氏的種種僭越行為都保持著十分容忍的態度。

  但是接下來的事,卻是徹底惹怒了皇帝。

  太和四年,第二次身懷龍種的竇貴妃莫名其妙的小產,明帝察覺到事有蹊蹺,於是叫太醫細細檢查了竇貴妃的寢宮,結果在竇貴妃殘餘的食物中發現了會使人墮胎的藥物,明帝為此大怒,下令嚴查此事。

  然而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居然查不到跟此事有關的任何線索,這個時候明帝明白了,能在宮中有如此勢力,且會毒害皇子的隻能是皇後劉氏了。

  明帝沒想到,

  自己一次次縱容居然是害了皇族血脈,明帝在皇後寢宮與劉氏大吵一架,砸碎了好幾個花瓶。最終在劉氏的痛哭下,明帝無奈原諒了她,畢竟是跟隨自己一路走過的女人,明帝也不想寒了劉氏的心。

  明帝雖然原諒了劉氏,但從此不再親近於她,劉氏將這一切的惡果歸結於竇貴妃,但礙於明帝,她不好發作,隻能隱忍等待報複的機會。

  太和五年初,劉氏與羅網中人暗自接觸被明帝知曉,羅網一向隻聽命於皇帝,也正是因為有羅網所以明帝才對劉氏在自己身邊安插眼線監視自己的事有所容忍。但這次不一樣了,羅網是皇家的底線,任何想要染指羅網的人都要死。

  然而也就是這時詭異的事情發生了,憤怒的明帝還未來得及有所動作,就身染重疾。經過長達半年的救治,砍了好幾個太醫的腦袋後,這位寬厚仁慈的君主最終還是沒能留住。

  太和五年秋,明帝駕崩。

  一直隱忍的劉氏終於露出了獠牙,太子繼位後,成為太後的劉氏將竇貴妃賜死,在輔國大臣的斡旋和竇貴妃臨死前的苦苦哀求下周衍才勉強保下一條命來。

  後來繼位不過三年的周巽也詭異的染病而亡,症狀與明帝如出一轍,兩位攝政新君亦未能長久,周衍作為明帝所剩的唯一子嗣便在大臣們的極力支持下登上了皇位,做了一名傀儡皇帝。

  明順二帝的駕崩看起來都是染病而亡,雖然太醫也查不出有什麽外力導致的,可這二位偏偏都在緊要關頭染上重疾著實有些可疑。而劉氏掌握宮中羅網,大臣們也樂得糊塗,因此無人提出要查明死因。

  周衍沒想到的是,之後的兩年裏接連死了兩位攝政新君。太後在周巽死後已經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任何人隻要讓劉氏感覺到威脅,她必定要除之而後快。

  南黨眼見事態愈發嚴重,便在周衍成為第三位攝政新君後,發動言官彈劾司天監天官蠱惑太後聽信術士讒言,擾亂朝綱。最終在這群官員的攻勢下,僵持了兩年的太後不得不答應大臣們的要求,同意周衍正式繼位稱帝。至此,順帝駕崩後空懸了五年的皇位,終於迎來了他的主人。

  而此時的周衍身邊除了汪正和潛藏在暗處的侍讀陳淵外,再無可信之人。竇貴妃的離去在周衍心中播下

  了仇恨的種子,原本無心皇位的周衍在隱忍中暗中培植勢力,陳淵則為其收服羅網。

  隻要把羅網這柄利刃握在手中,周衍就不必忌憚太後和大臣們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甚至可以利用這些眼線大做文章。

  如今京城羅網已經掌握在周衍手中,太後被軟禁仁壽宮,作為太後一係的大理寺卿張厲已經被嚇破了膽,哭著喊著要投靠新君。

  周衍原本對陳淵親手培植的密探諜子能力並沒有太大期許,畢竟陳淵不是羅網中人,沒有羅網那套完善的培養機製。但能夠把年少時靠錘殺路人劫財的酷吏嚇破膽,著實讓周衍對陳淵信心大增。

  周衍對太後說完那番話之後,劉太後又陷入了精神混亂之中。周衍顫抖的身體緩緩恢複,語氣也變得平靜:“太後,你自小跟在武帝身邊,學會了武帝的狠辣絕決,卻也為權力迷失,也許作為皇後甚至是作為太後沒人能比你做的更好,但身為一個母親,你遠遠不如我的母親竇貴妃!”

  一個用死來換取孩子活下來的權利,而另一個為了權力可以犧牲自己的孩子。

  陳淵的師傅沒有說錯,權力給了你無比旺盛的生命力,卻也成為了致命的毒藥,你一生為爭奪權力而活,卻也被權力所埋葬。

  周衍想起那個老頭,那個自困於皇宮偷取了二百年天下氣運的大周遺老,當時的周衍尚且不懂老頭的一番話究竟何意,如今想來竟暗暗言中了劉氏一生,對自己亦是一種警示。

  周衍從廂房中走出,留下心智迷失的太後在廂房中陷入痛苦的回憶。且活著吧。心中如此默想的周衍站在廂房門前看著落日餘暉,心中浮現出母親溫暖的笑容。

  “汪公公,傳朕旨意,太後無恙,命刑部尚書方岩,禦史大夫胡誌庸留在仁壽宮外,其餘大臣各自回府,明日於仁壽宮偏殿三司會審,中書令張緯陪同候審。”

  嚴仲,虎牢城中的郭淮,燕小六明日出現在你的眼前,朕可真想知道身為南黨魁首的你會如何應對呢,周禾一脈又會如何反擊呢。來吧!讓朕瞧瞧你們的本事!看看這武帝留下的輔國大臣夠不夠資格輔佐朕!周衍微微顫抖,不過這次是因為興奮。

  佝僂著腰站在一旁的汪正得旨後便快步前往仁壽宮外傳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