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風滿樓
作者:沒有理想的鹹魚      更新:2020-05-26 14:28      字數:3349
  小六會永遠記得他從暗無天日的地牢裏出來的這一刻,沉重的腳鐐和枷鎖被摘下,陽光刺眼又溫暖,他回頭看了一眼黑洞洞的地牢門口,陰暗潮濕活像是要吞人的虎口任誰待在裏邊都得發怵。

  難怪那兩個押解自己的狗腿子官差急著出來。

  小六一點也不在乎捂著口鼻站在他兩旁的官差,他們向來聞不得自己這些市井之徒的味道。小六覺得牢裏的官差就好像李大戶他們家的狗,吃慣了主人施舍的爛肉,街邊的爛菜就入不了眼了。更別說現在的自己連爛菜都不如了。

  官差們把從小六身上摘下的鐐銬收起,抬腳對著正享受陽光的小六的屁股就是一蹬:“嘿,這倒黴催的。趕緊著走唄,擱這等著砍頭呢?”

  一旁收拾鐐銬的官差看著跌倒在地的小六皺眉道:“就是,怎麽滴,舍不得啊,還想著回去呢?知道有多少人求爺爺告奶奶的想從裏邊出來嗎?!你小子也是走了狗屎運,竟然有青州府的……”

  不等那年輕官差說完,年長些的官差便慌忙捂住了他的嘴耳邊低聲道:“閉嘴!別壞了規矩,想死不成?”小六站起身來拍拍屁股,也不看那兩個官差,徑直向前走去。

  腳下的石板比自己剛進來時更亮了一些,不過就是有些發紅。也是,畢竟那些大人物們流的血更金貴些,前天從這被拖進去的那個半百老倌據說就是個大官。嘿,看看這世道,前一刻還風光無兩呢,轉個身就變成死囚了。

  小六抬頭看著兩邊用等人大的青色條石築起的高達數丈的厚實城牆,多少在腥風血雨中趟過的文臣武將,卻再也沒能走出這條不到一丈寬的狹窄黃泉路。

  城牆上,兩列守衛如石像般佇立,手中兵戈寒光閃爍,俯首間不知將多少朝臣的興衰榮辱盡收眼底。

  落在小六身後的兩個官差緊忙跟上前來,他們二人都是初來此地,也不知為何上頭會派他二人帶回這個不知犯了何罪的死囚,不過既然是青州府通判親自知會的自家大人,想必是有什麽重案要查。

  他們哥倆隻是青州府治下通河縣的兩個小衙役,辦好自家大人交代的事就好,其他的不需多想。前麵不遠處便是大門了,出了那門便算是脫離了這座陰墳般的刑獄,二人暗中鬆了口氣。

  傳聞羅網中人極愛在這此辦差,且刑罰殘酷,手段極其殘忍,有人曾言,被羅網施刑之人的慘叫聲足以嚇退周邊猛獸,羅網猛於虎。在北朝,你可以不知道刑部,但絕對不能不知道羅網。

  當年大周朝分崩離析,各路諸侯逐鹿中原,建元帝征戰十年方才統一北方建立北朝基業,彼時天下初定,由於北方尚武江湖草莽勢力多如牛毛,且大多桀驁不馴,因此以武亂禁之事常有發生。

  於是在建元帝授意下,刑部與大理寺各自抽調人馬組建了臨時機構,意在馬踏江湖收攏打壓各派勢力,平定叛黨餘孽,肅清朝野。

  武帝即位後,便將其獨立於刑部和大理寺兩部之外,逐漸發展為針對南朝進行情報滲透的特殊機構,並立名羅網,取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之意。

  現如今羅網已經成為無處不在的龐然大物,武帝的一句:“愛卿喜食魚,

  朕,賞你一條無骨魚,免得如昨日一般為魚刺所傷”。讓滿朝文武兩股戰戰,不寒而栗。

  羅網籠罩之處,即是帝國疆土!這句話是武帝對羅網的最高嘉獎,更是一種驕傲!

  通道狹窄幽長,三人走了一盞茶的功夫才看見門前守衛。

  兩名執刀守衛分立於大門兩側,伸手攔下行至門前的小六三人,冷聲道:“令牌”。年長些的官差從懷中掏出一塊刻有“赦”字的巴掌大的銅製令牌,雙手遞交給守衛,年輕官差也將鐐銬放進一旁的竹簍裏。

  那守衛接過令牌後細細察看一番,確認無誤後將令牌舉過頭頂向城牆之上的守衛示意後便將令牌交還給年長官差。兩名守衛移開門栓,將門推出僅供一人通過的空間,示意小六三人可以走了。

  年輕官差第一個走出門外,小六與那年長官差緊隨其後依次走出門外。待三人走出牢城一段時間後,城牆之上一名身著褐色宦官服的少年望著三人消失的背影喃喃自語:“那場牽連無數的斬馬案,燕小六你到底知道些什麽?”

  少年目光一轉,冷若寒光。不知何時少年身後出現一人,那人一身黑色玄服看不清麵容好似鬼魅憑空出現後單膝下跪抱拳道:“少監,已經處理妥當,可還有吩咐”。

  少年雙手負後,輕聲到:“羅網八處織造局,十六名羅網提杆已去其三,剩下的遲早都要死。”那人聞言也不作聲。

  少年轉過身來拍拍那人肩膀說道:“顏柒,你是誰的人我不在乎,但你要記住你隻能有一個主子,羅網也隻有一個主子,膽敢忤逆,不要說是九品高手的你,即便是整個羅網,我也能把他連根拔起。大不了重新組建一個便是,我北朝氣運不絕,承受得了損失!這也是主子的意思。”

  顏柒看著身前的少年回到:“顏柒明白”。羅網自詡天下無事不知,可羅網十六位頭目,包括自己以前的那位主子沒人知道剛剛登基的那位皇帝身邊居然有一個十七歲的大宗師。

  三年前,九品高手的自己被這少年太監單手製服居然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那天就是這個少年刺殺了掌管京城羅網分支的頭目,取代了自己的上一任主子,現在京城羅網的實際掌控者就是自己眼前的少年,或者說是坐在龍椅上的那個可怕的男人。

  顏柒現在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麽瞞天過海的,三年了,顏柒連少年的名字都不知道,羅網的情報搜集能力毋庸置疑,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個殘缺之人居然能突破宗師境界,其一身隱匿氣機的功法更是當世罕見。

  如今的羅網還渾然不知自己已經被蠶食,居然還在相互提防懷疑,顏柒認為羅網再狗咬狗下去,少年太監將整個羅網收入囊中也並非不可能,還不如趁早投入其門下,免的日後丟了性命。

  少年宦官在當今聖上還是皇子時就已陪侍左右,當年貴妃征得先帝同意後邀請先生入宮教授皇子讀書,先生在入宮的路上巧遇被追殺的少年為了幫他躲避仇家便將其帶入宮中暫避,後因少年與皇子年彷就做了侍讀賜名陳淵。

  陪皇子讀書本就不是一件輕鬆事,再加上皇子頑劣,陳淵更是處處受罰。

  陳淵還記得那天為了替皇子受過,先生罰他麵壁思過,

  奈何孩子心性忍不住寂寞,跑到了宮中一片花園沒成想迷了路,怎麽都出不去。

  在花園裏他遇到了一個白胡子老頭,那老頭跟先生還有幾分相似,但不像先生一般嚴肅,說話時總是笑眯眯的,跟自己哥哥一樣親切。這身氣機功法就是老頭教的。

  老頭很奇怪,肯教陳淵武藝功法卻不肯陳淵叫他師傅還告誡陳淵不許跟任何人提起他,即便是皇子也不行。

  自那以後,陳淵每天都去習武卻從沒在花園見其他人來過。直到三年前先帝駕崩,老頭也消失不見了。

  陳淵本想憑一身本事在這亂世中保皇子母子一身平安,不成想這位溫和寡言的皇子竟陰差陽錯,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從那以後自己明麵上是司禮監少監,實際上卻在暗中幫那位主子掌控羅網,順便查一查那樁疑案。

  為國征戰卻要含冤而死,若是他人做主也就罷了,朕的天下,絕不允許這種事的發生!臨行前的那句話,言猶在耳。

  但陳淵知道,皇帝的目的絕不止於此。

  當那兩個官差把小六押回通河縣,看著縣令大人親自出門迎接並請還穿著囚服一身邋遢的小六上座時,下巴都快驚掉了。

  尤其是年長官差一想起自己還踹了這爺爺一腳,腸子都快悔青了。還好那小子沒說什麽,縣令叫他二人找縣丞領賞後,二人這才放下心來。

  縣令吩咐下人沏好了茶,親自端到小六跟前,轉身便走了。羅網的人,他一個小小縣令是萬萬得罪不起的,尤其是前兩天兵部侍郎剛被送進死牢,據說就是羅網的手筆。

  既然通判大人交代人帶到就好,那麽自己最好還是回避一下,免得惹了不該惹的麻煩。

  小六大概猜得到自己為啥能從死囚變成通河縣令的座上賓,這樣的手筆除了羅網還能有誰?即是如此想必是有人從幾年前的那件事上發現了什麽,小六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味。一場腥風血雨恐怕在所難免了。

  在找到小六之前陳淵翻閱了無數宗卷都沒找到想要的東西,直至前兩日看到一位通河縣的羅網諜子送來的密報,他才得以從重重迷霧中窺得一絲線索,斟酌片刻後陳淵便馬上發動麾下秘密展開行動。

  此時坐在馬車車廂內的陳淵明白,一旦朝中那些別有用心之人發現虎牢城中的暗子被拔除,自己的行動必然暴露,屆時不僅要麵對羅網的反撲,更會將主子至於險境之中,如此冒險實在不該。

  但他說服不了皇帝,“難道你要朕做一輩子的傀儡,把太祖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嗎?”事已至此,他要賭那便陪他賭一場,最壞不過拚了這條性命也能保他周全。

  這麽多年,陳淵早已習慣了擋在他的身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