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外商
作者:山中庸人      更新:2021-04-01 02:01      字數:3564
  見老村長打算轟我們走,我起身扶他的動作馬上變成拉著他了,“大爺,先別急,咱們坐下聊聊,行嗎?”

  老村長可能是聽不懂普通話,聽完我的話後,把視線轉向了他兒子。

  “爹,他們倆想跟你打聽打聽考古的事兒!”杜明偉給解釋了一遍,隨後老村長刷的一下看向我們,雖然隻是不到一秒鍾的動作,可就是這一秒鍾,老村長所表現出來的神態完全和之前不同。

  老村長盯著我倆一直不說話,期間杜明偉用方言把我倆是寫小說的事兒告訴給了他,老村長聽完不但沒有接受,反而突然揚起手來,嘴裏大聲嚷嚷著什麽。

  雖然我聽不清老村長的話,但是從他手上的動作來看,他這次是真的要轟我們走了。

  老村長力氣不大,可我們也不好來硬的,隻要任由他把我們往門外趕。

  就在我和杜明偉毫無辦法的時候,邱妍突然擠上前來,一把撩開她的衣袖,然後把手臂伸在老村長眼前,“這個,您認識嗎?”邱妍大聲喊道。

  老村長看見邱妍的手臂後,先是愣了一下,隨後邱妍又大聲問了一句:“這個印子,您見過嗎?”

  老村長可能是眼花了,一時之間看不清楚,他盯著邱妍的手臂看了一會兒,隨後又把邱妍的手拉近了點兒,等他看清楚之後,他又神情激動的看向邱妍。

  老村長嘴裏嘟囔了兩句,杜明偉翻譯道:“他說該來的總算來了!”

  杜明偉顯然也被這一幕給弄糊塗了,可是我此刻沒功夫給他解釋,隻是盯著老村長和邱妍不放——顯然,老村長能說出這句話,就證明當初那個外商正是邱妍的父親。

  “您見過這個印記對不對?當年那個外商姓邱對不對?”邱妍也很激動,說話的聲音都帶著哭腔。

  杜明偉翻譯過去,老村長立馬點了點頭,隨後又唧唧哇哇說了一大堆,杜明偉翻譯說:“他說當年那個外商說會找人來解決這裏的問題,可是十多年過去了,這個邱姓外商音信全無,他沒想到會在有生之年再次看見這個印記。”

  “這裏的問題?這裏有什麽問題啊?大爺,您能把當年發生的事告訴我們嗎?”邱妍急切地問道。

  “你爸爸呢?”老村長沒有急於回答邱妍的問題,而是問到邱妍的父親,這句話不用杜明偉翻譯我們也能聽懂。

  邱妍終於忍不住,頭一低,兩顆晶瑩的淚珠就掉落下來。

  “我爸爸~~~不在了~~~已經去世一年多了~~~~”

  老村長似乎也聽明白了這句話,他眼露憐惜,抽出一支髒兮兮的、像根枯樹枝的手在邱妍臉上摩挲了片刻。

  “哎呦,可憐的娃~~~”

  老村長對著邱妍嘟囔了兩句,隨後又轉向他的兒子,說了幾句話,杜明偉一臉驚訝,等老村長說完之後,他怔怔的說道:“我爹說是時候把當年發生的事告訴我了!”

  隨後,在老村長時不時的比劃和杜明偉的翻譯中,我們終於了解了當年發生的那件事:

  1996年4月,正值雲貴地區的雨季,四處忙活著的杜成材突然接到鎮裏麵的通知,讓他馬上趕去鎮政府開個緊急會議,說是有關修路的。

  聽聞這個通知後,杜成材立馬放下手頭的工作,把村裏為數不多的幾台摩托車調用了一台,然後火急火燎的趕去鎮政府。

  來到鎮書記的辦公室後,杜成材發現鎮裏麵的幾位大員都在這裏,除開這些人之外,還有一位西裝筆挺的、和自己兒子差不多大年紀的男人。這個男人坐在挨著書記那頭的沙發上,渾身散發出一種從容自信的氣質。

  書記衝杜成材揚了揚手,示意他坐下。可是杜成材雖然來鎮裏開過不少會,卻從沒參與過這種鎮裏大員齊聚一堂的會,所以有些拘謹。

  “成材大哥,來,認識認識,這位是南洋華僑,也是外商,邱重洋邱先生。”書記比杜成材的年紀小很多,一直稱呼他大哥。

  這時的杜成材還不知道怎麽回事,聽見書記介紹,便趕緊擦了擦自己的雙手,從眾人中間走過去,主動和這位外商握了握手。

  外商雖然沒站起來,可是滿眼堆笑,看上去像是一位地位尊貴卻不失和藹的有錢人,杜成材這時似乎意識到了什麽。

  “成材大哥,這位邱先生的祖輩在抗戰年代不得已搬去南洋,可是這麽多年來,邱先生的家人一直掛念著祖國,邱先生這次來,就是想為國家做點貢獻,為鄉親們解決一些問題。這不,邱先生聽說你主動帶著村民們修路,大為感動,所以想捐助一筆資金,幫助你們把路給修了!”書記繼續介紹道。

  雖然杜成材多少猜到一些,可是聽了這句話之後,他還是高興得直跳腳,也就顧不上什麽禮儀了,拍著大腿跳起來,幾乎是跑向邱重洋。

  “哎呀!哎呀!這可讓我說什麽好呢!邱先生,我們樂山村永遠銘記您的大恩大德!真是太感謝了!太感謝了!”杜成材也不管邱重洋受不受得了,握住他的手就是一陣搖晃。

  謝完了邱重洋,杜成材又一一握了大員們的手,都是一陣感恩戴德的。

  最後,書記告訴杜成材,說這位邱先生是位爽快人,他的資金很快會到位,到時候鎮裏也會向上級申請一筆專款,與邱先生的資金一起用來資助樂山村修路,書記讓杜成材回去準備準備。

  杜成材這些年滿腦子想的都是修路,現在突然天降一筆橫財,他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像現在這麽高興過,臨走時,他又挨個握手感謝了一圈,最後隻差跳著跑出書記辦公室了。

  可是一走出鎮政府,杜成材馬上覺察出一絲疑惑。

  那位邱先生,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說過,就連杜成材跑過去握手感謝的時候,他也隻是笑一笑。還有,這樣一位光鮮亮麗的外商是如何得知山旮旯裏的自己在帶著村民修路的?他甚至都沒去村子裏去看過就答應出錢,還出得這麽著急?!

  天生的謹慎性格讓杜成材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馬上想到從地底下挖出來隨後又藏在自家紅薯窖裏的那些東西。

  “難道他是奔著地底下的東西而來的?!”杜成材坐在摩托車上想到。

  一路上,杜成材是左思右想,最後想明白了:管他呢,如果這個外商真是打著什麽歪心思而來的話,就直接報告給鎮裏。當然,如果這個外商隻是想要一件兩件的話,倒也可以讓他一兩件,畢竟人家出了那麽多錢為村裏修路,別人的錢也不是白來的!

  心裏有了主意,杜成材心裏最後那絲不安感很快就消失了,他回到村裏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村民代表開會,把外商修路的事兒通知給大夥兒。

  過了兩天,杜成材都還沒準備好,鎮裏就來了電話,說是工程隊馬上要來了,讓他給接待一下,另外,那位外商還希望親自監督修路過程,所以杜成材還得找個地方安頓外商。

  得到通知的杜成材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發愁,這進度也太快了吧,難道外國人辦事兒都這麽爽快?

  由於那個時候村裏還不富裕,杜成材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多餘的住處。無奈之下,杜成材隻好讓媳婦兒把自己家收拾出一間空屋子,他心想既然這位外商辦事兒這麽利落,應該不會太過計較的。實在不行,也可以等外商暫時安頓下來之後再去找好一點的住處。

  可是讓杜成材沒有想到的是,接待完工程隊,緊隨其後而來的外商竟然不止一人,除了當初在書記辦公室見過的那位之外,還有五個人,隻是這五個人無論是穿著還是舉止,看上去不像是外國華僑,更像是國內的老師。

  到了杜成材家裏,杜成材很不好意思的說明自己的情況,這六個人還真不計較,說隻要有空屋子就行,他們完全可以擠在一個屋子。

  幾番推脫,最後杜成材決定讓自己兒子先去親戚家住,把兒子的屋子讓出來——六個人擠兩間屋總好過擠一間屋吧!

  這之後,杜成材發現這些人是真不擺架子,也絲毫沒有提起地裏的東西,他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尋思著老天爺總算可憐自己的苦心,派來這樣一位大好人來幫自己。

  就這樣,杜成材期盼已久的修路工程正式上馬了。

  剛開始,幾位外商還讓杜成材帶著在工地上看看,過了幾天,可能是有些無聊,外商開始要求杜成材帶他們去村子的其他地方看看。再過了幾天,杜成材發現這些人在村子其他地方待的時間要遠比待在工地上的時間要長。

  本來,杜成材還以為這些外商是因為待在工地上太無聊了,直到有一天,他無意中發現這群外商中的一個竟然從衣服裏麵掏出一個羅盤來。

  杜成材當然知道羅盤是幹嘛用的,但是他看見這些人似乎有意要瞞著自己,就沒有第一時間戳穿他們,他想看看這夥人到底有什麽目的。

  幾天觀察下來,杜成材發現這幾個外商有些可疑之外,修路的工程卻沒有任何影響,於是他猜到這些人可能是想利用修路的事兒做幌子,也就是說,這夥人路要修,別的事兒也要幹。

  想明白了這點,杜成材稍稍鬆了口氣,他知道不管這夥人的目的是什麽,村子裏的路肯定是修得成的。

  於是,杜成材便依舊帶著這夥人在村子裏四處轉悠,他們想去哪裏,杜成材就毫不猶豫地給他們帶路。

  漸漸的,這夥人似乎有了明確的目的地,開始往村子西頭走,而且越走越深,甚至有幾次他們都沒有讓杜成材帶路。

  有天傍晚,幾個外商在杜成材家裏吃了晚飯,就說想出去散散步,還說讓杜成材兩口子晚上不要等他們,留個門就好。

  杜成材意識到這夥人可能是要有所行動了,便在他們出門之後,悄悄跟了上去。

  杜成材跟了一段距離之後,果然發現這夥人是奔著村子西頭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