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裏的東西
作者:山中庸人      更新:2021-04-01 02:01      字數:3386
  大叔斜著眼盯著阿姨走進廚房,隨後換了副笑臉,對我倆說道:“兩個年輕娃兒,你們要找的這個人啊,八十多歲了,又一個人住,你們現在去的話,他家沒人招待你們,要不你們就在我屋裏等哈兒,他家的兒子媳婦每天早晚都會送飯去的,等下他們來的時候你們再過去也不遲,要得撒?”

  這位大叔是我們這一路上見過的唯一對老村長有些尊敬的,立馬贏得了我的好感,而且從這夫婦兩人的話中,我聽出老村長身上有故事。一般這種故事不能僅從當事人口中打聽,還得盡量從旁觀者口中打聽,這樣打聽來的故事才不會嚴重失真。

  於是我趕緊客客氣氣地握住大叔的手,連連笑道:“要得!要得!”

  大叔把我倆讓進廚房,一進屋,就聞到除了嗆人的柴火煙味之外,還有一股噴鼻的肉香,那位阿姨拿著一把大得驚人的鍋鏟,像位匠人一般把鍋鏟在鍋裏掄得叮當作響。

  “大叔,為什麽村裏人要稱呼老村長老神經呢?”一坐下,邱妍就急不可耐的問道。

  大叔給我倆一人倒了一杯茶,隨後坐在灶前,一邊往灶膛裏塞柴火一邊歎著氣說道:“那是村裏人不懂事,你別聽他們的!”

  大叔的話立馬引來掌勺阿姨的反駁:“那發神經就是發神經,別個又不是亂叫滴!”

  這下,我聽出了個大概,估計是老村長身上發生了什麽多熟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所以多熟人認為他是神經病。但是這位大叔不這麽認為,也就是說他可能知道什麽隱情。

  “大叔,我跟您明說了吧,我們倆是為了夜郎古國的事來的,聽說當年考古隊來發掘的時候,就是這位老村長配合的,所以我們想找他聊聊。可是聽您和阿姨剛才的話,好像老村長身上發生過什麽事兒一樣,要不,您就給我們說道說道唄,免得到時候我們不知情對老村長有所冒犯,對吧!”我直截了當的問道。

  我的話一落音,掄鍋鏟的阿姨立馬停下了動作,坐在灶前的大叔也是一臉警惕,他們倆交換了一下眼神,隨後大叔對我問道:“你們,你們也是考古隊的?”

  我一聽,這話頭不對啊,好像這夫婦倆對考古隊挺有意見,本來我還想裝裝考古隊蒙混過關的,現在看來,這招不行了。

  於是我靈機一動,笑道:“嗨,大叔,您也不看看我倆這年齡,有這麽年輕單獨出來考古的嗎!實話跟您說吧,我倆是搞寫作的,專門寫小說故事的,聽說這裏曾經出土過夜郎古國的文物,就尋思來打聽打聽,看看有沒有什麽值得寫的故事!”

  邱妍一開始對我這話還有些疑惑,可能是後來想明白了,也在一旁點頭稱是。

  大叔歪著腦袋看了我倆一會兒,忽然笑開了,“哦,這麽回事兒啊,那你們可找對人了,這老村長身上還真的有段古怪的故事,隻不過他現在糊裏糊塗的,連話都說不明白,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一拍大腿,“就是啊,所以您先告訴我們個大概,回頭我們再找老村長問問,故事不就出來了嗎!”

  大叔再次跟阿姨交換了一下眼神,隨後答道:“行,我就給你們說說!”

  誰知道那阿姨卻不耐煩了,嗔道:“飯都快熟了,還說什麽說!把桌子擺上,邊吃飯邊說!”

  大叔哈哈一笑:“嗬嗬,對對,光顧扯卵談了,咱們吃飯,邊吃邊說。”

  我和邱妍原本隻是路過,臨時起意進來問問,哪兒知道卻變成蹭飯的了,一時間,我倆都有些不好意思。不過,我們都對老村長身上的事好奇不已,而且這夫婦倆盛情難卻,於是我倆稍微推脫了兩句,便接受了夫婦倆的好意。

  大叔擺好碗筷,又不知從哪兒提了瓶酒出來,說是自家釀的果子酒,非要讓我嚐嚐。

  果子酒清香醇甜,入喉之後像縷春風一般吹入胃裏,沒有絲毫的辛辣,大叔見我喝完一杯滿臉的笑臉,便又給我滿上一杯。

  眾人一杯酒下肚,話題也就扯開了。

  “說起老村長啊,論年紀輩分我得叫他一聲伯。”大叔吃了兩口菜,說道,“當年也是我們村裏一條響當當的漢子,要不是當年考古隊那事,他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子~~~~”

  於是,在大叔的嘴裏,我得知了這件事的輪廓:

  原來,官方記錄的樂山村發現夜郎古國文物的時間為2001年,實際上這個時間要往前推五六年,正是因為發生在老村長身上的事,當地大量的文物才得以被發掘。

  老村長名叫杜成才,由於地處山區,當時的村子還很窮,杜成才是想方設法的為村子謀出路,而他最為著急的,便是村子裏的幾條路。

  當時村子裏的路沒有硬化,坑坑窪窪、彎彎曲曲的,雲貴山區又多雨,一下雨,路麵就跟煮過的稀粥一樣,所以這裏的路基本上過不了大車,就是騎個自行車都難上加難。

  因為各方麵的原因,當時的政府一時間無法顧及這裏,時任村長的杜成才明白短時間內這個村子隻能靠村民們自己。

  於是,杜成才就拉著村民們在農閑的時候自己幹,就是這次修路,幾個村民無意見從地底下挖出來一些東西,可當時的人們還不知道這些東西對他們村子有多大的影響。

  這幾個村民瞞著杜成才把挖出來的東西私下分了,打算賣個好價錢,可是一個村子能有多少秘密,還沒過幾天,這事兒就傳到了杜成才的耳朵裏,他立馬找到這幾個人,讓他們把東西交出來,還問他們是在哪兒挖出來的。

  杜成才時值壯年,膀大腰圓的,當時在村子裏很有威望,於是,在杜成才的幾句威嚇之下,幾個人老老實實的交代了。

  杜成才立馬帶了幾個年輕人來到挖出東西的地方,又往下挖了點兒。一挖之下,果然發現下麵還有不少的東西。可正在幾個年輕人越挖越來勁的時候,卻被杜成才堅決喝止了。

  杜成才不僅不讓這些年輕人繼續挖,還吩咐這幾個人盯著這裏,不許任何人來挖,而他自己則把挖出來的東西帶回了家裏。

  之後,杜成才就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樣,帶著村民繼續修路,隻是挖出東西的地方,他給繞過了。

  隻是這事兒除了這幾個年輕人,村裏還有不少人知道,於是一經傳播,村民們便紛紛猜測杜成才可能是想霸占那些東西,吃獨食!

  不過這些傳言都被杜成才硬生生的給壓了下去,他依舊像什麽事兒都沒發生一樣,繼續帶著大家修路。

  有一天,杜成才突然召集村民代表開了個緊急會議,會上,杜成才興高采烈的說村裏來了資金,是一位外商和政府聯合出資的,這筆資金的用途自然是修路,不僅修村裏的路,還要把入村的路整個翻修一遍。

  會議一散,還沒到第二天,就有人把這筆資金和杜成才帶回家的東西給聯係上了,這個時候,這些人還僅僅隻是認為杜成才拿東西還錢為村裏修路,可過了幾天,傳言就變了,說杜成才不僅弄來了修路的資金,還給自己囤了個小金庫。

  可是杜成才修路心切,全然沒把這些謠言放在心裏。

  沒過多久,果然鎮裏領導和工程隊就到了村裏,第二天,施工就開始了。與此同時,一位穿著時髦的中年男人帶著五六個人也到了村裏,一開始,村民還以為這些人也是工程隊的,可是他們發現這隊人除了整天跟著杜成才在村裏轉悠之外,根本不管修路的事兒,於是,大家又紛紛猜測,說大概率這隊人就是為了那地裏埋的東西而來的。

  來了專業的工程隊,杜成才自然就不再管工程上的事兒,他隻是在工程隊有需要的時候給他們幫幫忙,其他的時間,他都和那個時髦的中年男人在一起。

  可奇怪的是,這些人似乎根本不關心挖出東西來的那個地方,而老是往村子的西頭跑,村子西頭地勢險峻,又多山石,所以那邊一直就沒怎麽住人,隻是有一天上山砍柴打獵的小道,村民們不明白這些人跑那兒去幹嘛。

  村民越是不明白,各種謠言就傳得越凶,到了最後,有人忍不住了,說不能讓杜成才把那些東西獨吞了,這些東西是村裏的,就應該歸全部村民所有。

  一些膽大的開始跟杜成才吩咐過的那幾個年輕人較勁,而一些有小聰明的,則悄悄帶著家夥趁沒人的時候開始挖起來。

  自然,這些行徑沒過多久就被杜成才給發現了,他怒火衝天的把全體村民召集起來,指著村民們罵他們鼠目寸光、心思陰暗。可村民們這回卻沒被嚇倒,眾口一致的說杜成才既然能把東西往自個兒家拿,那他們也可以!

  杜成才怒不可遏,可他也知道自己這是犯了眾怒,於是他軟下口氣,給村民們解釋自己是在等機會,說這些東西是屬於國家的,本來就應該交給國家,他不過是在等一個可以把這件事帶給村子的利益最大化的機會。

  村民們不信,問那些東西哪兒去了,還有那個中年男人又是咋回事。

  杜成才便吩咐人去他家裏,把之前挖出來的東西原複原的拿了出來,隻是對於那個中年男人,他則閉口不談,隻是說這個男人的確就是出資修路的外商,但是這個男人的目的絕對不是地裏的東西。

  村民們雖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但是看見那些東西的確還完好無損的出現在眼前,他們也就沒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