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司馬氏的家學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4-03 07:44      字數:2297
  離開清河郡後,牛平帶著眾人沿清河上行,進入了冀州的魏郡,繼續向雒陽城進發。

  因為從崔琰那裏聽到了司馬氏擅長劍術,讓牛平刷新了對司馬懿一家人的認識。

  原來司馬懿不隻是擅長謀略的陰謀家,同時也是一個有家學劍術淵源的武士啊!

  難怪他能夠成為與諸葛亮對陣的魏軍統帥了。

  帶著對司馬家族的好奇,牛平從魏郡內黃縣向西來到了司隸河內郡。

  三國贏家司馬氏家族,就世居在河內郡的溫縣。

  當然,如今的司馬懿還沒有出生,司馬氏的代表人物是他爹司馬防。

  牛平一行來到溫縣後,打聽到司馬防正在雒陽城裏當官,不在溫縣的家中。

  正主雖然不在,牛平還是仔細打聽了一番司馬家族的底細來曆。

  與華夏的許多姓一樣,司馬這個姓,也來自於上古官名。

  在遠古社會,司馬這個職位負責掌管部落重要的資源——火。到了夏、商、周時,司馬一職就是負責國家的軍事。

  周宣王時,擔任司馬這一職位的人本來名叫程伯。由於程伯在征伐徐國時立下大功,周宣王就將其官職賜給他作為姓。

  這就是司馬氏的由來。

  到了東周戰國時期,司馬家族出了很多劍術高手,是趙國享負盛名的武術世家。

  崔琰修習的,就是趙國司馬凱傳下來的劍術。司馬凱所著的《劍經》,在兩漢士人中也非常流行。

  戰國末年,司馬家出了一個叫做司馬卬的人,他憑借武勇當上了趙國的將軍,卻不幸遇到秦始皇滅六國,趙國滅亡,司馬卬也丟了軍職,被打回了原形。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兵反秦後,天下大亂。六國貴族也乘機紛紛起兵造反,意圖光複六國。

  司馬卬也不甘寂寞,加入了陳勝部將武信君武臣的隊伍,擔任武臣的部將,隨軍攻略故趙國之地。

  在秦國反擊六國叛軍的巨鹿之戰中,司馬卬作為趙軍將領,親眼見識了楚霸王項羽擊潰秦軍主力。

  巨鹿之戰後,司馬卬領軍攻占河內郡,切斷了秦將章邯軍的退路,逼得章邯投降楚軍,為項羽立下戰功,由此得到了項羽的賞識。

  因為楚懷王與諸將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司馬卬占領河內郡後,具備了入關的條件。

  於是,項羽命令司馬卬渡河入關。

  可是,沛公劉邦先行一步,派兵北攻平陰,把黃河的渡口占領了,使得司馬卬軍無法南渡黃河。

  司馬卬搶不過劉邦,隻能跟隨項羽的大軍入關,將劉邦逼到了漢中。

  秦朝滅亡後,項羽攜滅秦之威,在鹹陽分封天下諸侯。

  司馬卬追隨項羽平定河內,屢立戰功,於是項羽分魏國土地為西魏、殷兩國,封司馬卬為殷王,王河內,建都於朝歌。

  於是,司馬懿的先祖司馬卬受封為殷王,與漢王劉邦一樣成為了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王之一。

  所以說,司馬懿家族與董卓的家族一樣,祖上曾經都是項羽封的諸侯王,顯赫過一時。

  隻可惜,太平的日子過於短暫,一年後,劉邦起兵反楚,楚漢爭霸開始了。

  殷王司馬卬身為一路諸侯王,難以避免的卷入了爭霸戰爭。

  如果說,在起兵反秦的過程中,司馬卬展現的是勇武善戰的一麵,那麽在楚漢爭霸中,司馬卬就暴露了牆頭草反複無常的一麵。

  在劉邦東出三秦時,殷王司馬卬居然主動反楚,與漢王劉邦勾結,對舊主項羽刀兵相向。

  次年正月,殷王司馬卬軍被楚國信武君陳平的軍隊打敗後,又背叛劉邦,投降了楚國。

  然而沒過多久,三月間,殷王司馬卬又被劉邦軍打敗,再次背楚降漢。

  正是因為殷王司馬卬的二次背叛,直接導致了陳平的背楚投漢。

  陳平本是魏王部下,後來追隨項羽入關破秦,因功被封為信武君。

  殷王司馬卬叛楚時,項羽派陳平領兵征討。

  陳平打敗司馬卬後,司馬卬向陳平投降,陳平相信並接受了司馬卬的投降,讓他繼續統治殷國。

  司馬卬二次背楚降漢後,項羽大怒,揚言要追究責任,斬殺前次的平殷將領。

  陳平害怕被殺,便封金掛印逃出楚營,渡過黃河,到達修武漢軍大營,投靠了漢王劉邦。

  司馬卬買一送一,自己投降劉邦,還順帶著給劉邦帶來了一個頂級謀士。

  然而,在楚漢之間多次背叛的司馬卬,終於耗光了他的人品。

  當年四月,漢軍挾魏、殷等五路諸侯軍擊楚,與楚軍大戰於彭城。

  誰能想到,劉邦領導的五十六萬諸侯聯軍竟然在彭城之戰中被項羽的三萬人馬打得大敗虧輸。

  諸侯王們逃的逃,降的降,就連漢王劉邦都是靠著楚軍舊識放水,才能死裏逃生,躲過一劫。

  殷王司馬卬沒有能力殺出重圍,也再沒有楚將敢對他這個叛徒網開一麵。

  因而,殷王司馬卬很不幸的戰死疆場,成為了彭城之戰中唯一一位戰死的諸侯王。

  由於司馬卬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沒能迎來最後的勝利,司馬家族錯過了瓜分勝利果實的機會,隻好在河內郡沉寂了將近三百年,默默地積攢實力,恢複元氣。

  其實,在牛平看來,殷王司馬卬之死,對於司馬家族是禍是福,還真不一定。

  作為一個諸侯王,在劉邦取得最終勝利後,隻怕更是難以善終啊!

  劉邦夫婦殺功臣,剪除異姓王,那可是毫不手軟。

  楚王韓信、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趙王張耳、長沙王吳芮、燕王盧綰等人,都被劉邦除掉了。

  殷王司馬卬不早死,也難逃漢高祖劉邦的清洗,說不定整個司馬家族都要覆滅。

  總之,在整個前漢朝,作為異姓諸侯王的後代,司馬家族未能得到什麽重用。

  隱忍數百年後,司馬家族終於在後漢漢安帝時期得以崛起,曆經數代,成為天下聞名的士族。

  司馬家族出的第一個高官,是司馬懿的高祖父,大漢征西將軍司馬鈞。

  漢安帝時期,正是羌亂鬧騰得厲害之時。大漢朝廷為了平定羌亂,從關東調遣了許多兵將西征。

  司馬家族雖然沉寂數百年,祖傳的劍法和兵法卻沒有丟,依然保持著武士家族的血統。

  於是,司馬鈞參與了平定羌亂的戰爭,意圖以此重振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