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千裏奔襲(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3-29 07:59      字數:2241
  “曹司馬,軍心可用,此行何愁不勝?

  傳令下去,今日殺牛宰羊,大饗士卒,命將士們備齊戰馬武器、糧草飲水。明日一早,俺親自領兵奔襲於闐國!

  曹司馬,俺留五百軍士給你,你留在此地保守大營。”

  董卓下達了軍令。

  曹全聽了,卻抱拳請戰,口中說道:“董校尉敢以身犯險,我曹全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曹全在西域駐守多年,熟悉此地的地理民情,正是大軍所需。

  若董校尉信得過曹全,我願請為前部先鋒,為大軍披荊斬棘,開道引路!”

  董卓聞言,挽著曹全的手笑道:“哈哈哈~得曹司馬之助,我軍這勝算又增添了兩分!

  聽聞當年孟陀兵敗,正是靠著曹司馬做向導,才能帶著軍馬走出沙漠。

  今次俺要繞開諸國,奇襲於闐,正需要曹司馬為俺規劃路線!

  曹司馬,俺以你和樊稠為正負先鋒官,領精兵五百為大軍向導!”

  曹全當即欣喜地領命。

  那個被點到名字,名叫樊稠的壯漢也跳出來領過軍令,得意地對諸將嚷道:“哈哈哈~如何?於闐國王的狗頭是俺的啦!”

  董卓麾下胡軫、楊定、張濟、王方、李蒙諸將都冷笑一聲,不搭理樊稠這個猖狂的家夥。

  白癡!能夠與於闐軍中軍交手的,必然是董兄親領的主力!俺跟在董兄身邊,才有機會殺了那於闐國王。

  諸將心中都暗自盤算道。

  胡軫身後有一個鐵塔般的壯漢,更是眉毛一挑,斜瞟了樊稠一眼,嘴角露出自信滿滿的微笑。

  車師前部國高昌壁所在,就是後世的吐魯番地區。此地盛產蒲桃,故而也出產西域有名的蒲桃酒。

  因為是原產地,蒲桃酒的價格當然沒有雒陽城那麽貴。可是,要供應全軍三千將士,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幸得董卓不論走到哪裏,都能和當地豪族結為朋友。

  高昌壁的車師貴族平日裏送給董卓不少蒲桃美酒,董卓又自己花錢采購了許多。

  此番出征前,全部被董卓搬了出來,招待全軍將士。

  張讓若是看到漢軍士卒都能用瓢痛飲蒲桃酒,或許會後悔許給孟佗一個涼州刺史吧!

  曹全看到,董校尉拿著一個酒碗,在軍營裏東遊西逛,四處與軍士們閑話家常,喝酒猜拳,全無上下尊卑之分。

  “解衣推食,與子同袍,董校尉能與將士共甘苦,健兒必樂為其所用!董校尉真是有名將之風啊!”

  曹全對於此次奇襲,莫名的多了一些信心。

  按照董卓的軍令,西域戊巳校尉部的三千精兵將會全軍出擊,沿著蔥嶺河向西南穿越大漠,偷襲拘彌國的於闐軍。

  這高昌壁軍營的防守,董卓會臨時移交給西域長吏的部隊。

  為了封鎖消息,出其不意,董卓不會邀請沿途的藩屬國出兵,而是會秘密穿越這些藩屬國,直插敵軍的腹心。

  發源自南邊蔥嶺和昆侖山的蔥嶺河是一條季節性河流。隻有在炎炎夏日,蔥嶺、昆侖山北麓的雪山融化時,充沛的河水才能由南向北流過大漠,在大漠北邊與來自天山南麓的河流匯合,向東流到車師南邊的蒲昌海(後世的羅布泊)。

  蔥嶺河的上遊有兩條主要的分支,西邊的是蔥嶺河主流,發源自莎車國境內的蔥嶺和昆侖山的雪山。

  東邊的另一條支流,就是於闐河,發源自於闐國境內,昆侖山的雪山。

  沿著於闐河向南穿越大漠,就能到達昆侖山北麓下的於闐國和拘彌國。

  此時正是盛夏季節,於闐河的河水充沛,能夠保證軍隊遠征的飲水,也不會讓人在沙漠裏迷路。

  所以,董卓才會利用這個天時地利,火速出兵遠征於闐。

  若是留在車師高昌壁等待涼州援軍集結,必然會錯過季節。

  到了秋冬季,河水斷流後,大漠會成為保護於闐國的天然屏障。

  漢軍隻怕還未見到於闐軍,就會在沙漠裏因為缺水而崩潰。

  所以,為將者,不可不識天時地理,敵情軍心。對於西域戊己校尉董卓,曹全現在已經是信心大增,頗為看好。

  漢軍前鋒將領,西域戊部司馬曹全,字景完,乃是涼州敦煌效穀人。

  因為敦煌緊鄰西域諸國,與西域人交往密切,故而曹全從小就精通諸國語言。

  數年前,他曾經追隨涼州刺史孟佗,帶兵征討疏勒國王和德,是漢軍中最熟悉西域諸國地理的將領。

  在曹全的向導下,董卓軍日夜兼程,從高昌壁進軍到蒲昌海,沿蔥嶺河向西行軍,很快就抵達了發源於昆侖山的於闐河。

  向南穿越大漠(後世稱為塔裏木盆地沙漠),就可以抵達拘彌國了。

  經過幾日長途跋涉,整支漢軍的隊伍沒有一兵一卒掉隊,反而又增加了一些人。

  隊伍中增加的,乃是沿途西域各國的人。

  雖然漢軍秘密行軍,沒有經過沿途諸國的城鎮,但半道上難免會撞上幾個牧民或商人。

  為了避免暴露漢軍行蹤,按照董卓的軍令,諸將把這些半道偶遇的人都“請入”軍中,隨大軍一同出征,讓他們“有幸”成為天山南麓諸國的觀戰嘉賓。

  五日後,拂曉時分,拘彌國都城寧彌城外,於闐河畔的於闐軍大營裏一片嘈雜,士卒們正在早起埋鍋做飯,準備早餐。

  為了征服和吞並拘彌國,於闐國出動了一萬五千大軍,擊敗了拘彌主力,殺死了拘彌王,占領了寧彌城。

  然而,拘彌國是一個小國,寧彌城也不大,容不下這麽多駐軍。

  於是,於闐軍統帥尉遲定邦帶領一千精兵入駐寧彌城,將大軍留在了城外。

  於闐軍征服拘彌國已經一月有餘,為了威懾拘彌國人,鎮壓敢於抵抗者,一萬五千大軍沒有撤軍,依然留在拘彌國。

  這一個月裏,為了維持統治秩序,於闐軍已經屠殺了上萬的拘彌國人。

  但拘彌國前國王之子拘彌定興依然在逃,秘密組織著國人的抵抗。

  尉遲定邦查不到拘彌定興的藏身之所,愈發的暴躁起來,心中正在醞釀著更殘暴的統治,準備對投降的拘彌國貴族進行一場大清洗。

  然而,城外的號角聲突然響起,驚醒了尉遲定邦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