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董卓論戰(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3-26 06:42      字數:2252
  樓桑村的那棵大桑樹遭遇雷擊的消息很快就在涿縣傳開。可是,涿縣人已經被更重要的消息吸引了關注力,陷入惶恐不安之中。

  在涼州、並州接連被打退的鮮卑人,再一次對大漢邊境發動了襲擾。這一次,他們進攻的目標改成了幽州。

  護烏桓校尉夏育麵色鐵青地在上穀郡廣寧城集結漢軍和烏桓騎兵,準備領兵擊退鮮卑軍。

  夏育走到哪裏,鮮卑軍就打到哪裏,這可是擺明了不把他這個漢軍猛將看在眼裏啊!

  夏育為此怒火中燒,決定與鮮卑人不死不休。

  就在大漢朝野的目光都投向幽州的戰事時,萬裏之外的西域,一場大戰卻即將悄然爆發。

  高昌壁,大漢西域戊己校尉部駐地大營裏,已經上任一年的戊己校尉董卓看著手中的密報,突然仰天大笑。

  屋內的諸將麵麵相覷,不知董校尉何故大喜。

  剛剛送來密報的西域戊部司馬曹全大惑不解,上前一步,抱拳請教道:“國事急也!董校尉如何不憂反喜?屬下不明,還望董校尉賜教。”

  原來,西域戊部司馬曹全收到密報,於闐國王尉遲安國領兵進攻鄰國拘彌國,大敗拘彌軍,殺死拘彌王,吞並了拘彌國。

  理論上,西域諸國還是大漢朝的藩屬國,應該受大漢宗主國的節製。

  可是,作為藩屬國的於闐國不經大漢允許,悍然發動戰爭,吞並了大漢朝的另一個藩屬國,這就是對大漢帝國尊顏的嚴重挑釁。

  近一二十年來,大漢帝國在西域諸國中的威信和影響力日漸衰落,如同天邊的殘陽餘暉。

  於闐國今日之舉,則是徹底踐踏了大漢所剩無幾的威望,意味著大漢朝在西域統治的分崩離析。

  故而,曹全收到密報後,急忙上呈給新來的上司董卓,欲商議善後之策。

  哪裏料到,事態如此危急,這董校尉居然還能夠笑出聲來!

  看著滿臉焦急神情的曹全,董卓嗬嗬冷笑一聲,將手中的密報遞給了屋內諸將傳閱。

  “曹司馬,俺在這高昌壁練兵一年,苦於沒有機會替大漢揚威。今日這於闐國將把柄送上門來,你讓俺如何不喜出望外?俺要借此機會,震懾西域諸國,重建大漢的統治秩序!”

  董卓一手扶刀,器宇軒昂地站在曹全麵前,說出了自己的心意。

  曹全聽了董卓的話,心頭一驚,口中急問道:“莫非董校尉欲出兵拘彌國,逼於闐國王退兵?

  董校尉,屬下得到的密報上寫明,入侵拘彌國的於闐軍足有一萬五千之眾,而我西域戊己校尉部駐軍不過兩千。加上董校尉帶來的涼州部曲,亦不過三千兵馬。

  兩軍兵力懸殊,隻怕難以逼那於闐國王就範!”

  董卓聞言,嗬嗬一笑,對曹全說道:“曹司馬,那於闐國王尉遲安國不將大漢放在眼裏,不聽俺的號令,侵略鄰國,屠戮百姓。此等惡人,如何能夠讓他安然退兵?俺要割下他的腦袋,傳示西域諸國,以儆效尤。”

  曹全急忙勸諫道:“董校尉息怒,此事還需三思而後行,想一個萬全之策。敵眾我寡,我軍不可貿然輕進呀!”

  董卓嘴角上揚,對曹全問道:“曹司馬,何謂萬全之策?”

  曹全抱拳說道:“董校尉若有意開戰,不如先聚集大軍,囤積糧草輜重。

  請董校尉移書涼州,請敦煌等郡發援軍前來高昌壁會師。

  屬下願毛遂自薦,出使龜茲、焉耆、鄯善、山國、車師前後部,請諸國出兵,與我軍組成聯軍。”

  曹全口中所說的,不過是大漢朝曆來沿用的策略。

  每當西域有事,要討伐某國時,總是從涼州調集漢軍,再集結一幫西域仆從國的軍隊,以兵力優勢壓製對方。

  可惜,隨著大漢帝國國力日衰,朝廷能夠派到西域的遠征軍越來越少,早已有些力不從心。

  漢軍主力不振,西域諸國自然也不想出兵。即使勉強出兵,這些仆從國也沒有多少戰意,不過是些湊數的烏合之眾。

  數年前涼州刺史孟佗想要重振聲威,出兵疏勒國時,就是采用的這個策略。

  其結果,是漢軍遠征軍大敗虧輸,仆從國的軍隊也一哄而散,反將漢軍的不堪傳播諸國。

  “兵貴神速!那於闐國已經吞並了拘彌國。此時不趁著他們立足未穩出兵急襲,待他們在拘彌國建立穩固統治後,事態將不可挽回。

  曹司馬之策雖然穩重,但要集結大軍,隻恐要一年半載方能出征。

  戰機稍縱即逝,我意已決,即刻發兵拘彌國!”

  董卓開口說道。

  曹全再次勸諫道:“董校尉,區區三千兵馬,如何能夠遠征敵國?當年孟刺史調兵數萬征討疏勒國,依然戰敗辱國。前車之鑒不遠,還望董校尉三思。”

  “哈哈哈~孟佗那個花錢買官,一身銅臭的庸兒,曉得什麽兵法?

  俺董卓身經數十戰,從無敗跡,豈是孟佗小兒可比?

  正是他瞻前顧後,進軍徐緩,方才招致大敗。

  這西域地廣人稀,又多幹旱荒漠,本就不利於大軍勞師遠征。

  俺有三千精銳,足以橫行西域!

  眾將士,可敢隨俺出征,砍了那於闐國王的腦袋?”

  董卓立於堂上,雄姿英發。

  “俺西涼勇士莫不以一敵百,區區於闐小國,如何擋得住俺西涼鐵騎?末將願隨校尉出戰!”

  “末將願隨校尉出戰!”

  “末將願為前部先鋒!”

  “那於闐國王的狗頭,末將取了!”

  “可笑,斬將奪旗,舍我其誰!於闐國王的首級還是留給末將吧!”

  “呸!俺將於闐國王的婆娘留給你!”

  “臭婆娘要來何用?”

  ……

  屋內這些戰將,大多是董卓上任時帶來的西涼豪傑。這些人聞戰心喜,一個個口出狂言,紛紛請戰,好似於闐國王的首級已經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這一幕,看得曹全心驚肉跳,旋即又百感交集。

  真是人以類聚,有什麽樣的上司,就有什麽樣的下屬。

  董校尉是一個不怕死的狠人,他帶來的部下,也都是一群桀驁不馴的亡命徒啊!

  不過,西域漢軍中,許久未見這麽多熱血男兒了。

  曹全環視堂上諸將,忽然感到眼角有些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