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過目不忘之能(求收藏求票)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3-13 17:47      字數:2299
  正因有軍閥嫌疑,皇甫規雖然屢建軍功,但在朝廷和士人中的聲譽卻並不高。

  朝廷興起黨錮之禁時,天下許多有清譽的名士都遭到牽連,被禁止做官。

  皇甫規聲譽不高,名士們與其交往不多,因而他沒有被納入黨人名單。

  怎知皇甫規偏偏要用自己的熱臉去貼黨人的冷屁股,上蹦下跳地要求將自己納入黨人範疇。

  俺也是世家豪族的讀書人,俺也是涼州名人,憑什麽俺就不能是黨人?

  為此,皇甫規上書朝廷,自舉自己附黨之罪。

  對於皇甫規這種求罪邀名的奇葩,朝廷並沒有加以理會。

  不過,皇甫規的這番表演,還是讓他在士人中贏得了一些名聲。

  當然,這也意味著皇甫規與宦官集團劃清了界線,自然也就難以得到朝廷重用了。

  張奐擔任過九卿之一的大司農,段熲更是擔任了三公之一的太尉,涼州三明中,隻有皇甫規到老還是一個護羌校尉。

  也許,對於有軍閥作派的皇甫規而言,在地方上掌軍,更符合他的心意。

  不久前,已經七十一歲高齡的皇甫規終於因為年老多病被朝廷召還。

  怎知皇甫規還未回到雒陽城,就在中途的彀城去世了。

  如今,安定皇甫氏正在為皇甫規操辦風光的葬禮。

  皇甫規畢竟是西涼的前輩名人,與董卓和牛猛二人都有舊誼。

  得知他的死訊後,董卓迅速收拾好行裝,再次來到狄道縣,與牛猛結伴同行,一起前往安定郡朝那縣吊唁皇甫規。

  董卓未曾料到,此行卻讓他在朝那縣遇見一個魂牽夢縈之人。

  ……

  在董卓走向未知的命運時,牛平一行也離開了三輔地區,沿著渭水向東進入弘農郡的華陰縣。

  天下名門的弘農楊氏就在這華陰縣境內。

  如今的關中士族,弘農楊氏。楊氏的家主為曾任司空、司徒,現任光祿大夫的楊賜。

  楊賜的祖父楊震、父親楊秉都官至太尉,因而楊氏是三世三公,顯耀一時。

  楊家世代研習《歐陽尚書》,楊賜學問淵博,是當今天子劉宏的老師,可謂是德高望重。

  並且,楊賜祖孫三代都以忠正而聞名,又精通儒學,有許多門生故吏,因此成為關中第一望族。

  如今的朝堂上,弘農楊氏與關東的汝南袁氏頗有旗鼓相當之勢。

  家主楊賜此時在京師雒陽當官,就連他的兒子楊彪也不在華陰縣老家,而是同在洛陽城中擔任議郎。

  據說楊彪在參與續寫《東觀漢記》。有家族背景的他,政治前途看似一片光明。

  如果是在帝國繁榮的和平時期,牛平當然要去跪舔弘農楊氏這種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家族。

  可惜,牛平知道將來的亂世中,弘農楊氏並未如袁氏那般乘勢而起爭霸天下,而是選擇了隨波逐流。

  誰掌控了朝廷,弘農楊氏就跟著誰幹,隻求家族永遠在權力中樞占有一席之地。

  有雄心壯誌的袁氏在亂世中滅亡了,楊氏這種老烏龜家族卻無恥地抱著霸主的大腿,將家族延續了下去。

  當然,烏龜家族裏也有玩失手的。自作聰明的楊修不就被曹操給借故殺死了嗎?

  亂世即將到來,手握兵權的人才是未來的大佬。

  牛平當然不會再去跪舔這什麽三世三公的楊氏。因為他知道,楊氏將來會反過來跪舔董卓大魔王。

  如果有一日自己掌了權,楊氏還會來跪舔自己!

  再者說,對於弘農楊氏,牛平有印象的隻有那個喜歡抖小機靈的楊修。

  派人打聽,查無此人後,牛平猜測楊修還未出生,對楊家更是毫無興趣,直接繞道而走。

  在華陰縣城裏,牛平一行與等侯於此的蘇氏姐弟會合後,直接趕往弘農張奐家。

  從敦煌搬遷到弘農郡後,張奐定居於弘農城東的陝縣。從華陰縣過了潼關,沿著黃河南岸向東經過湖縣、弘農城後,方能抵達陝縣。

  蘇氏姐弟不愧是蘇武的後人,小小年紀就騎得快馬。這一路上,並未耽擱牛平等人的行程。

  蘇則更是努力跟在牛平的身邊,用崇拜的眼神看著牛平,問他是否願意將武藝傳授給自己。

  牛平笑問小蘇則,說你蘇氏有自己的劍術,你姐蘇琴的劍法就不錯,為何還想要跟著我學武?

  蘇則答道,阿姊的劍法雖好,卻鬥不過那些凶徒。而牛平三人的武藝,卻又遠勝那幫凶徒。

  在陵園外的那場戰鬥,蘇則雖然沒有幫上忙,但卻人小膽大,將牛平三人殺敵的英姿看得清清楚楚。

  蘇則告訴牛平,那一仗,阿姊蘇琴用劍刺倒了三人,牛輔兄長用刀砍倒了七人,李傕兄長用弓箭射殺了五人,其後又用刀砍殺了五人,至於牛平兄長,前後用刀斬殺了十四人。

  因而,蘇則認定牛平的武藝最強,想要跟著他學習刀術,長大後為家族複仇。

  當時眾人亂戰成一團,連牛平自己都沒留意殺翻了幾人,這小蘇則能夠看清全場,記住每一個人的殺敵數?

  怕不是這小家夥在信口胡言吧!

  牛平用懷疑的目光瞟了蘇則一眼,口中問道:“蘇則,你當真看清楚我等殺了多少人?”

  “千真萬確,我從不會看錯!”

  小蘇則一口咬定自己沒有胡說。

  “蘇琴,你這從弟有這種能力麽?”

  牛平回首向蘇琴問道。

  蘇琴紅著臉回答道:“牛公子,我家阿弟從小就有過目不忘的本領。當日,我為了護住阿弟,的確隻殺了三人。剩下的凶徒,都被三位公子殺死了。”

  “兄長,俺看這蘇則沒有說謊!當日俺雖然沒有看到你等殺了幾人,但俺的確是殺了十人。並且俺們殺的人,總數俺親自清點過,這蘇則沒有看差記錯。”

  李傕對蘇則的能力表示了認可。

  牛輔聽到眾人的對話後,不滿地嘟噥道:“怎麽可能?俺大殺四方,衝在最前麵,怎會比李傕兄還少殺三人?小蘇則,你定是記錯了!”

  李傕聞言笑道:“牛輔,你跑得再快,也沒有俺的箭快呀!哈哈哈~”

  “哼~俺若不是救人心切,也如你一般躲在後方射暗箭,殺的人不會比你少!”

  牛輔不服氣的哼哼了幾句。

  看來小蘇則沒有騙人!這小子小小年紀,卻膽大心細、過目不忘,將來也是一個人才啊!

  牛平重新打量了一下身邊的蘇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