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河中言誌(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3-13 17:47      字數:2328
  “仲穎兄,你要去西域?我朝對西域已然失去掌控,此行頗為艱險啊!朝廷改任仲穎兄何職?”

  正在搓澡的牛猛大吃一驚。

  “愚兄接任西域戊己校尉一職了。今日見過賢弟,俺就會啟程趕往西域赴任。”

  董卓一邊搓澡,一邊將自己的任命情況告訴了牛猛。

  原來,董卓在蜀郡北部都尉的任上治理地方有功,被朝廷提拔為西域戊己校尉。

  在漢軍中,校尉的軍職僅次於將軍。在西域都護被撤銷後,西域戊己校尉就是大漢朝保留在西域,負責西北防禦和處理西域各國事務的最高軍事長官。

  那麽,朝廷這一次為何選上了董卓擔任西域戊己校尉呢?此事還要從二十多年前說起。

  漢桓帝元嘉二年正月,發生了西域長史王敬被於闐人殺死的大事件。

  雖然事情的起因是西域長史王敬擅自殺死於闐王,遭到於闐人的反攻倒算。但宗主國派出的長吏被藩屬國殺害,這讓大漢朝的顏麵何存?

  西域長史王敬是受敦煌太守馬達之命,去處理於闐國事務的。

  聽說王敬被殺,敦煌太守馬達暴跳如雷,立即向朝廷上書,請求率領河西郡兵出塞討伐於闐。

  然而,國內與黨人鬥得不可開交,邊疆又與羌人、鮮卑人摩擦不斷,桓帝劉誌已是忙得焦頭爛額,對繼續經營那西域毫無興趣。

  接到馬達的上書後,桓帝不僅否決了出兵於闐的提議,而且為了防止敦煌太守馬達擅自行動,直接將馬達撤職,改以宋亮為敦煌太守。

  宋亮上任後,知道國力日衰,皇帝不願再開邊釁,就對於闐人采取了懷柔忍讓的政策。

  西域長吏被殺之事不了了之,讓西域諸國看出曾經強大的漢王朝已經外強中幹,不複當年擊敗匈奴之勇。

  由此,大漢帝國在西域諸國中的威望日漸削弱。各藩屬國不再將大漢這個宗主國看在眼裏,紛紛自行其是。

  之後,就連曾經是班超根據地,最忠於大漢的疏勒國也發生了反漢叛亂。

  當然,大漢朝這麽多士人,也不是沒有人想立功於西域,重振大漢雄風。

  到了靈帝朝,朝廷中再次出現了經營西域的聲音。

  就在四年前的建寧三年,扶風孟佗用蒲桃酒換了涼州刺史一職後,急於建功為自己正名,就調遣漢軍與西域諸國的軍隊征討疏勒國。

  然而,孟佗誌大才疏,他指揮的這次作戰以失敗告終。

  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大漢在西域諸國中的盟友都對漢軍大為失望,朝廷幾乎徹底失去對西域諸國的控製力。

  正因遠征疏勒失敗,涼州刺史孟佗尚未過足官癮,就被免掉官職,打發回了扶風郿縣的老家。

  自孟佗戰敗後,大漢在西域的官職就成了燙手的山芋,哪個士人都不願意接任。

  因為,此時去西域,孤立無援,稍不留神就會丟了性命。

  一時間,西域戊己校尉一職空出來,朝廷居然選不到合適的人選。

  最後,朝中的公卿大臣們終於想到,在蜀郡西北的山溝裏,還有一個以豪勇聞名於涼州,打仗向來不要命的董卓。

  於是,董卓被任命為西域戊已校尉,去對付早已離心的西域諸國。

  聽到董卓口吐真言,說是無人肯當西域戊已校尉這個送命官,朝廷方才起用了董卓,牛猛不滿地怒罵一聲,一掌拍打在水麵上,激起數尺高的浪花。

  “仲穎兄,朝廷不公啊!為何安坐廟堂的都是關東兒,我西涼勇士卻隻能流血流汗,為他們拋撒性命?

  依了俺的主意,仲穎兄你也辭官歸隱,與我安坐於這隴西,且看那些關東兒的醜態畢露。

  鮮卑人日漸猖獗,北方早遲有大事,仲穎兄將來何愁沒有用武之地?”

  見牛猛勸自己別去西域赴任,董卓手指著洮水兩岸,豪氣幹雲地說道:“濟寬賢弟,大丈夫當持寶刀平定四夷,名揚天下!

  這天下至難事,他人不願為,不能為,我董卓自為之!

  當年班定遠能夠以三十六騎縱橫西域,收複諸國,萬裏覓封侯,難道我董卓就不能行此事乎?”

  牛猛見董卓為國建功立業之心甚堅,也不再勸說他,而是問董卓可有什麽事需要自己協助。

  董卓也收起了滿腔的豪情壯誌,鄭重其事的對牛猛說,今日來拜訪牛猛,一為探望老友,二為托付妻子老母。

  西域之行路途艱險,前途莫測,董卓雖然不怕死,但也不敢確信自己能夠安然無恙的回到隴西。

  按照此時的傳統,士人大都會將自己的身後事托付給最信任的至交好友。

  因此,董卓此番回隴西,將妻子和幼女都留在了家中陪伴老母,隻會帶上年方十四的兒子董珩同去西域。

  家中的妻女老母,董卓就托付給牛猛了。

  董卓對牛猛托付家小,正是此時至交好友之間交心的表現,牛猛當然是一口應承下來。

  並且,牛猛也順勢將自己的身後事托付給董卓,與他相互承諾,在對方身故後,照顧好對方的妻兒老小。

  說到妻兒老小,牛猛遺憾的說,可惜牛平與牛輔兩兄弟都去關東遊學了,不能與董卓見上一麵。

  董卓聽了,忽然嘿嘿一笑,用奇怪的眼神瞧著牛猛,口中說道:“原來兩個小世侄都出門遠行了,難怪賢弟會閑極無聊,大白日的在家打赤膊!賢弟與俺說實話,是否又想要生一個小世侄?”

  “哈哈哈~仲穎兄,俺在家閑來無事,可不隻有生兒育女……”

  牛猛與董卓說得眉飛色舞,兩人互托後事的肅穆氣氛,瞬間蕩然無存。

  ……

  董卓拜會牛猛,在牛府留宿一晚後,就返回了家中,收拾行裝準備前往西域。

  恰在此時,西涼名將,前護羌校尉皇甫規病死的消息傳到了隴西郡。

  與張奐、段熲並稱“涼州三明”的皇甫規,也算得是一個奇人。

  同為平定羌亂的涼州名將,皇甫規與張奐一樣,喜歡對羌人懷柔招撫。

  比起一門心思搬家到內地的張奐,穩居安定郡的皇甫規更像是一個涼州地頭蛇。

  皇甫規一手向朝廷要兵要錢打叛亂羌人,另一邊又用錢收買羌人豪酋,不停的招降納叛。

  羌人叛而複降,降而複叛,叛亂始終不能平定。而與羌人聯係密切的皇甫規頗有幾分挾寇自重的地方軍閥風範。

  朝廷最後起用強硬的段熲取代張奐、皇甫規二人平叛,未嚐不是對他二人招撫策略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