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豬哥亮死於此處(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3-05 08:46      字數:2137
  牛平離開隴西狄道縣後,來到首陽縣的鳥鼠同穴山下。

  遠遠的,就見前方的路邊有兩個少年騎士,六匹馬。無人的馬匹上都馱著包裹。

  那兩個少年騎士,正是失蹤的牛輔與李傕。

  “大兄!你走得好慢,俺們都在此等了半日了!”

  小胖子牛輔打馬迎了上來。

  “牛輔!李傕!你二人為何在此?”

  牛平仔細打量了一下牛輔與李傕,心中已然猜到了幾分。

  “大兄,你莫忘記了你的承諾!你說過遊曆天下時,要帶上俺和李傕。大兄你看,俺們把積攢的家當都給你帶上了!”

  小胖子牛輔擠眉弄眼地來到牛平身邊。

  “兄長,你我早有誓言,你到哪裏,俺李傕就跟到哪裏。”

  小白臉李傕的話不多,語氣卻十分堅定。

  我有與他二人約定麽?不記得啊!我可是失憶之人,他們二人不是在詐我吧?

  牛輔與李傕死皮賴臉地要跟著牛平一起遊曆天下。牛平也沒有辦法拒絕這哼哈二將,隻好同意帶上他們二人。

  那三十個牛家的部曲家將雖然瞧出二公子牛輔來路不明,八成是從家中偷跑出來的,卻也無能為力。

  此行由大公子牛平做主,可輪不上他們插嘴。大不了,多兩個保護對象嘛!

  在部曲家將們看來,大公子與二公子名為遊學,不過是出遠門遊山玩水,能有什麽危險?

  隴西郡盜匪、羌人叛賊眾多,都不敢傷害牛家的人。那關中、關東治安更好,實在是沒啥好擔憂的。

  牛平同意牛輔與李傕同行後,帶著他們二人再次登上鳥鼠同穴山,去探訪青牛道人封衡。

  可惜,封衡又不知帶著弟子雲遊到何處去了,隻留下幾間空無一人的茅廬,以及牛平三人修建的木屋。

  下了鳥鼠同穴山,又走過五溪聚,牛平三兄弟一路向東,再次探訪了龐會、龐德兩兄弟。

  龐會、龐德兩兄弟得知牛平三人要去關東地區遊曆,心中好是羨慕,隻恨年紀尚小,無法追隨牛平的腳步。

  牛平又送了龐家兩兄弟許多零嘴吃食後,離開了龐家莊,很快來到冀縣,拜訪了世叔尹端。

  尹端好好招待了牛平一行,知道牛平要去雒陽與關東後,又仔細指點了牛平一番。

  在尹端家,牛平還遇到了上門做客的冀縣薑氏子弟。

  牛平記得三國後期的蜀國大將薑維應該就是這冀縣薑氏家族的子弟。不過,薑維要幾十年後才能出生,牛平也記不得他的老爹是誰。所以,薑氏家族對牛平暫時沒有什麽吸引力。

  離開冀縣,沿著渭水東行,牛平一行終於穿過隴山,出了涼州漢陽郡,進入三輔的右扶風。

  向東再翻過吳嶽山,陳倉古城出現在了牛平等人的眼前。

  陳倉古城位於汧水與渭水匯流的交界處,據說是秦文公四年修築。在陳倉城西南的秦嶺上,就是有名的散關。

  散關控扼著從關中去往漢中的故道,是關中與巴蜀的南北交通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楚漢爭霸時,劉邦要進攻關中,大將軍韓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從故道奪取散關,奇襲陳倉古城,從而順利奪取了關中之地。

  韓信在後世被吹捧為兵仙,他的這一次軍事行動也廣為人知,是最典型的聲東擊西,迷惑對手的軍事策略。

  牛平未穿越前,也知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所以對於陳倉城也是有極大的興趣。

  記得《三國演義》的故事裏,諸葛亮北伐時也多次出兵攻擊陳倉城,可見此地對於控扼巴蜀的重要性。

  隻可惜韓信的計策隻能用一次,再用就失效了。任諸葛亮如何聰明,也未能再次複製韓信的輝煌,從這裏奪取關中。

  在陳倉城和散關實地遊覽考察了兩日後,牛平一行繼續向東,很快來到了郿縣。

  郿縣的南方,就是秦嶺最高峰的太白山。在山穀間,還有一條通往漢中的斜穀道。

  三國時期,蜀軍北伐,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穀奇襲”之計,選擇保守的走祁山大道戰略,錯失奪取長安和關中的機會。

  魏延建議的,就是他領五千精兵從子午道奇襲長安城,諸葛亮領大軍由這斜穀道殺入郿縣,在長安與魏延會師。

  采用此計,可以繞開西麵魏軍重兵把守的堅城陳倉城,直接攻取關中之地。

  然而,諸葛亮否決了魏延的提議,采用了大軍走祁山攻取隴西,再向東一步一步打入關中的戰略。

  打仗打的是兵力和糧食,魏、蜀兩國的國力相差太大,從而注定了諸葛亮穩步進取的戰略不可能成功。

  在魏國軍隊動員起來,以重兵鎮守關中後,蜀軍再無奪取關中的機會。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就是從這斜穀道出兵,紮營於斜穀口處的五丈原,屯田於渭濱,與司馬懿統領的魏軍對陣。

  司馬懿看透蜀軍後勤保障困難的弱點,采用據守不出的戰略。最後,心力交瘁,卻無計可施的諸葛亮病卒於五丈原,未能實現自己奪取中原,興複漢室的理想。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與其在魏軍重兵把守後再出斜穀道做最後賭博,還不如采用魏延之計,在魏軍沒有防備時,第一次就從這斜穀道殺入關中。

  牛平帯著牛輔與李傕到斜穀道的穀口和去逛了一圈後,又登上了如今還默默無聞的五丈原。

  望著這諸葛亮隕落之地,牛平心中既有感歎,更有警醒。

  即使聰明如諸葛亮那樣的人物,也不能事事料中,百戰百勝。自己以後麵臨亂世,未知的磨難隻怕也少不了,絕不會一帆風順。

  麵對難以把控的未來,也隻有利用自己一些先知的優勢,多籠絡幾個英傑在身邊。

  如此,將來才能夠利用他們為自己衝鋒陷陣,排憂解難啊!

  對了,想起來了,這郿縣,也是董家覆滅之地呀!

  大魔王董卓將朝廷西遷到長安後,就在這郿縣修建了一座新城,取名叫郿塢,並把隴西郡的家人都搬到了這裏。

  董卓是想讓家族在這裏繁衍生息,自己功成名就後,也回到這裏養老。

  可是,董卓被刺殺後,王允就派兵包圍了郿塢,將董卓的家人滿門抄斬。

  狗日的,這麽說,董卓的女兒,也就是我二弟牛輔的婆娘,就是在此地被王允那個爛人害死的?

  老子碰到王允,一刀捅死他個龜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