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行軍打仗的學問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5-18 06:42      字數:2325
  牛家塢堡裏,隴西郡各大家族之人齊聚一堂,見證安故鄉侯牛猛為牛平成人舉行冠禮。

  因為牛平要正式領兵出征,所以牛猛在出征前選了一個良辰吉日,為牛平舉辦了冠禮,並取表字為伯原。

  從此以後,牛平就是成年人了。他將代表著隴西牛氏,踏上建功立業的道路。

  禮畢之後,牛平依例來見家人。

  辛夫人憐愛地對牛平說道:“我兒長大了!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了。

  我兒誌在四方,娘也不會攔著你。

  不過,此去雲中郡,我兒不可自恃智勇,貪功冒進。

  記住,爹娘、還有你的兩個兄弟可是盼著你平安歸來。”

  “母親之言,孩兒謹記於心。”

  牛平恭敬地應道。

  辛夫人揮了揮手,讓侍女捧上來三件皮毛大氅,遞給了牛平。

  辛夫人說,這是得知牛平要隨軍遠征鮮卑後,自己帶人日夜趕製的禦寒衣物。

  北方苦寒,三件皮毛大氅分別是給牛平、關羽和李傕的,希望能幫助三人抵禦風寒。

  牛家已經得到消息,李家也會派子弟隨同牛平出征,領兵的正是李傕。

  辛夫人製作這三件大氅,也有讓他們兄弟三人齊心協力之意。

  牛平帶著關羽領受了母親的贈衣。

  行完冠禮之後,牛猛從家中精選了二百騎兵部曲,交給牛平統領,再以關羽、牛泰二人為副,讓他們北上雲中郡,去與破鮮卑中郎將田晏會和。

  出發時,李傕也帶了一百騎李家部曲,隨牛平一同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此行牛平一行三百多人,俱是一人配備兩匹馬,故而隊伍中有六七百匹戰馬。騎兵隊在道路上排成長長的隊列,前後綿延兩裏多地,聲勢已是頗為浩大了。

  牛平回頭望去,隴西郡已經消失煙塵裏,蜿蜒的道路上是看不到尾的騎兵部隊。

  三百騎兵,就有如此氣勢,千軍萬馬聚在一起,又該是何等的壯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牛平第一次統領三百騎兵,就已經心潮彭拜,激動不已。

  這行軍打仗,絕非影視劇、故事書中看上去那麽簡單啊!

  三百多人,七百餘匹戰馬,一路趕路紮營,人吃馬嚼都是每日裏要解決的問題。

  約束部伍、激勵士氣、分配任務,也都有許多學問。

  雖然個人勇武出類拔萃,但是對於統兵打仗,牛平、關羽和李傕三人都隻能算是紙上談兵的新手。

  好在牛猛給牛平配備了牛泰這個行伍經驗豐富的家將作為副手。

  牛泰當年跟著主人牛猛東征西討,打了不少的惡仗,對於軍旅之事可是滾瓜爛熟。

  一路上,牛泰手把手的教會了牛平、關羽、李傕三人如何組織行軍,如何安營紮寨。

  牛平三人統領的,都是家族精選的忠誠部曲,沒有紀律渙散、士氣低落的問題,更沒有炸營嘩變的危險。所以,對於初次領兵的牛平三人已是降低了不少的難度,正適合新人學習曆練。

  更輕鬆的是,破鮮卑中郎將田晏來信函邀請牛氏、李氏家族助戰時,已經同時帶來了軍職任命。

  牛平如今已是漢軍軍司馬,李傕也得到了曲軍侯的軍職。

  牛平統領的這支私家部曲騎兵部隊,也就有了漢軍官軍的名義。

  故而,在前往雲中郡的路上,糧草輜重的問題不需要牛平操心了。

  一路上,沿途郡、縣已經準備好了糧草,提供給過境的漢軍部隊。所以,牛平不需擔憂給養,行軍的速度大為提高。

  一路上,看著各地那些沒有聽說過姓名,但卻勤勤懇懇做事,為軍隊提供糧草的官吏,牛平深刻體會到,什麽叫作戰爭動員能力。

  要發動一場大戰,絕非擁有精兵強將就能橫掃天下了。

  在出風頭的前方軍隊身後,是組織精密的官僚係統和數不清的民夫在做支撐呀!

  牛平知道,自己頂替牛輔領兵出征的決定是做對了。

  不親自經曆行伍之事,到哪裏去注意到這些細枝末節之事,學習領悟戰爭的真諦?

  悟性甚佳的牛平、關羽、李傕三人一路積累著行軍的經驗,迅速成長起來。

  ……

  雲中郡,北風刺骨,戰馬呼嘯,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將大營駐紮在荒幹水畔的原陽縣,集結了各地趕來的軍馬,做著出征前的最後準備。

  原陽縣位於雲中郡東北方,後世的呼和浩特附近。北方不遠處,就是橫亙東西的陰山山脈。

  此地與內地不同,已是一片大草原。

  北魏時期的《刺勒歌》裏,“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正是這一帶的草原風光。

  陰山以南的草原,比起陰山以北的草原可是水草豐美了許多。可是,在擊敗匈奴人後,這片草原掌握在了漢人的手中。

  正因如此,北方苦寒之地的鮮卑人才對五原郡、雲中郡等地垂涎欲滴,想要南下占據這些更好的草原地帶。

  頻繁的邊境衝突,背後隱藏的是鮮卑人生存的壓力。

  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可管不了鮮卑人南侵的背後有什麽不得已的苦衷。

  作為一個涼州出身的猛將,田晏受到的教育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如何,董卓在西域就很好的餞行了前漢名將陳湯的這句話。同為西涼名將,田晏可不想輸給董卓。

  此番出征,是田晏賄賂王甫,爭取來的立功機會。故而,田晏每日裏廢寢忘食地操持著軍務。

  訓練士卒、整編隊伍、聯係友軍、廣布偵騎,囤積糧草,田晏一樁樁安排得井井有條。

  牛平、李傕、關羽跟在田晏的身邊,又學到了許多軍事指揮經驗。

  半月前,牛平、李傕領兵如期而至後,受到了主帥田晏的熱烈歡迎。

  對於這幾個年輕的子侄,田晏給予了妥善的安排。

  牛平的軍司馬之職在諸將麵前得以確認。

  漢軍軍製,軍司馬統領兩曲人馬共四百人,因而,田晏又撥了一屯百人精騎給牛平,給他補足了編製。

  李傕、牛泰二人在牛平麾下擔任曲軍侯的軍職,各領兩百兵馬。

  關羽雖然年輕,但生得高大威猛,又是牛平的義弟,也被正式授予了屯長之職,在牛平麾下統領一百騎兵。

  田晏見牛平的四百兵馬劃入了自己的中軍裏,讓牛平等人伴隨在自己左右。

  畢竟,田晏邀請這些老友的子弟來,是帶他們撈戰功的,可不是為了讓他們去最前線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