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牛氏參戰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5-17 12:55      字數:2383
  隨著三路伐鮮卑命令的下達,大漢帝國的軍事力量開始集結動員。

  此時,因為文明程度的差異,漢軍相比鮮卑人的武器裝備水平有巨大的優勢。

  漢軍早已普及了鐵製武器和甲胄,北方的鮮卑、雜胡卻還是以骨頭箭作為主要武器。

  並且,涼州、並州、幽州的產馬地都在大漢手中,漢軍騎兵不缺優良的戰馬。

  因此,在這個時代有“一漢當五胡”的說法。

  漢軍的匈奴、烏桓雇傭仆從軍同樣是遊牧民族,在騎戰上也不輸於鮮卑人。

  破鮮卑中郎將田晏領命後,認為此戰必勝,雄心勃勃地帶領部曲趕往雲中郡上任。

  幾年前平定東羌之亂的勝利,以及董卓這幾年在西域縱橫的成果,使得田晏、夏育和皇帝劉宏都堅信漢軍對鮮卑人必勝。

  又到瓜分軍功的時候了,田晏、夏育二人在準備出征時,派親信快馬趕回涼州,邀請涼州諸豪傑故舊一起來共襄盛舉。

  二人的意思,就是讓各家族都派子弟隨軍出征,撈取戰功,以此為將來鋪路。

  作為曾經的漢軍西涼猛將,賦閑在家的牛猛也收到了軍中故交田晏的邀請函。

  當然,沒有朝廷的任命,破鮮卑中郎將田晏是請不動堂堂安故鄉侯牛猛直接出山的。

  田晏的意思,是請牛猛派遣一個族中子弟去參戰,他帶著牛家的賢侄刷戰功。

  牛猛看過田晏的來信後,將牛平、牛輔、關羽三人召集到大廳裏,與他們商議此事。

  將朝廷出兵塞外,破鮮卑中郎將田晏邀請牛家參戰的情況告訴牛平三人後,牛猛問三人可有什麽見解。

  牛輔與關羽都看向了牛平,等著牛平先開口。

  牛平熟知的《三國演義》中,可沒有這一仗。

  所以,牛平也不知道曆史上此戰的戰果如何。

  當初為了救助並州邊民,牛平一行曾經與鮮卑遊騎在五原郡,雲中郡交過手。在牛平的印象中,鮮卑人貪婪而愚蠢,戰鬥力不怎麽樣。

  牛平認為,漢軍主力擊敗鮮卑人不難,難的是鮮卑人在草原上可以四處逃散,不易聚殲。

  “大人,俺與二弟遊曆並州時,曾經與鮮卑騎兵交戰。俺以為鮮卑騎兵裝備簡陋,不識兵法,不如我大漢軍隊。

  隻是,草原廣闊,想要尋找鮮卑人主力決戰,殊非易事。

  若是鮮卑人避戰遠遁,隻恐我軍糧草耗盡,無功而返。

  孩兒淺見,請大人指教?”

  牛平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不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未戰而思糧草輜重,我兒可謂知兵也!

  平兒,你的顧慮,也正是朝廷擔憂的。故而,田晏等將已經擬訂了對策。

  此戰目標是直插鮮卑王庭彈汗山,逼鮮卑首領檀石槐與我漢軍主力決戰。

  須知,鮮卑人並非一個統一的國家,隻是鬆散的部族聯盟而已。

  檀石槐雖然憑借他的能力和威望將大小部落聚於麾下,可是他的統治也並不穩固。

  一旦我軍攻破檀石槐在彈汗山的王庭,或是檀石槐被逼逃遁,都會讓他的威信大損,無法再凝聚鮮卑人的人心。

  鮮卑人一旦沒有了能讓眾人共同擁護的領袖,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對我大漢失去威脅。

  我軍的目標就是破壞檀石槐的威信,打掉一個統一的鮮卑政權。

  是以,此戰留給鮮卑首領檀石槐的選擇並不多。

  並且,此戰我大漢投入的全部是騎兵,在草原上來去如風。那檀石槐能否成功逃脫,也未可知。”

  牛猛對牛平分析了漢軍的戰略戰術目標。

  “大人言下之意,我軍占據戰略主動,此戰勝算極大?”

  牛平問道。

  “依為父之見,正是如此。否則,田晏也不敢發出邀請,讓俺派個家族子弟去參戰。平兒、輔兒、羽兒,你三人誰願去走一遭啊?”

  牛猛開口問道。

  “大人,孩兒願往!”

  “大人,讓俺去!”

  “義父,孩兒願隨二位兄長出征!”

  牛平、牛輔、關羽三人都雄赳赳氣昂昂的請戰。

  “好!聞戰而喜,不愧是我隴西牛氏子弟!

  平兒,你已拜得名師,又在今年的救災中大出風頭,名揚關西。待你行冠禮後,州郡必然對你舉孝廉。是以,你倒不必去爭那破鮮卑的軍功了。

  為父之意,今次讓你二弟領兵北上,積累善戰之名,你可願意?”

  牛猛對牛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牛平的仕途之路已經闖出一片天了,牛猛想要投資培養牛輔,讓他向武將方向發展。

  照理說,牛猛如此安排,讓牛平、牛輔兩兄弟各自發展,對牛氏家族最為有利。

  不過,牛平為了迎接可能到來的亂世,也想要借此次機會學習大軍團作戰,積累軍事經驗。

  還有,關羽到了自己身邊,牛平想要早些帶著他上戰場並肩作戰。

  這樣做,一方麵繼續培養深化與關羽的感情,另一方麵也加快關羽的培養,讓他早日成長為萬人敵猛將。

  再者說,上次沒有找到呂布,這一次再去並州,說不定有機會碰到呂布?

  “大人,二弟,俺欲再赴雲中,結識軍中豪傑。請大人成全孩兒,也請二弟讓為兄先行。”

  牛平決定參與此戰。

  “大兄,不如俺陪你同去殺鮮卑人!”

  牛輔眉飛色舞的嚷道。

  牛猛心中早已認定自己的這個長子不凡,對他寄予厚望。

  所以,雖然嘴上說著出塞之戰十拿九穩,牛猛還是想要規避未知的風險,讓牛平穩紮穩打的發展。

  這才是他留下牛平,準備派牛輔北上的原因。

  可是,牛平這幾年的表現,已經讓牛猛對這個長子建立了極大的信心。

  我兒要做的事,自有一番道理!

  “平兒,你要去,為父也不反對。輔兒,此番就讓你大兄領兵出征。至於你,也該多在涼州積累聲望了。為父決定,在平兒北上後,就親自帶你拜訪各郡豪傑。”

  世家豪族都習慣分頭押寶,這一次不比牛平東行遊學,牛猛當然不會讓兩個兒子都上戰場。

  牛平也對牛輔說道:“二弟,俺們涼州之地多俊傑勇士,為兄希望你能夠多交幾個龐氏兄弟那樣的友人。”

  牛輔最聽兄長的話,聞言之後立即安靜了下來,接受父親的安排。

  “羽兒,你作何打算?跟平兒北征,還是跟輔兒同行?”

  牛猛看向關羽。

  “義父,孩兒願隨大兄殺敵!”

  關羽斬釘截鐵的說道。

  “善!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俺精選兩百部曲給你們兄弟二人,你二人定要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