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司馬懿悲劇了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5-14 07:31      字數:2280
  “義父,可是義兄回來了?”

  牛猛、牛平、牛輔父子三人正在為久別重逢而父子情深時,一個洪亮的河東口音突然傳入了牛平的耳中。

  牛平心頭一驚,繼而有些不敢相信,這嗓門,怎麽好像是失蹤的關羽!

  牛平循聲望去,隻見一條昂揚壯漢闖入進來,可不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好兄弟關羽!

  隻見關羽比之當初又長高了一些,麵容也有了一些變化,腮下蓄起了短而濃密的須髯。

  不愧是荷爾蒙爆棚的三國猛男啊,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須發就如此濃密。

  此時看去,關羽已然有三分美髯公的模樣了。

  “關羽!賢弟!你、你竟然在我家裏?哈哈哈~太好了!”

  牛平丟下老爹牛猛,一個箭步衝上去,緊緊抓住了關羽的雙手,生怕眼前這一幕是在做夢,夢醒後關羽又推著棗車去幽州了。

  “大兄,我等了你們半年,終於見到你們了!”

  關羽漲紅著臉,也是極為興奮。

  “羽兒,你的義兄們回家了!今日俺們父子四人痛飲一場,為平兒、輔兒接風!”

  牛猛也拉著牛輔走過來,親密地對關羽說道。

  “關羽,你可是讓俺們好找!

  俺們去河東郡找你,發現你失蹤了。俺大兄這一路都悶悶不樂,對你日思夜想啊!

  你是何時來俺家的?”

  牛輔也高興地嚷嚷起來。

  “小弟在家鄉殺人闖禍,無路可走,隻得來這隴西投奔二位兄長。幸得義父收留小弟,還將小弟收為義子,悉心教導文武之藝……”

  關羽滔滔不絕的給牛平、牛輔兩兄弟講起自己出現在牛家的前因後果。

  原來,關羽在老家解縣殺人犯事後,遭到官府的通緝,一時間天下之大,不知該投往何處。

  東躲西藏時,關羽想到與牛平結下的情誼,就決定到隴西來投奔牛平。

  因而,關羽沒有逃往河北、幽州方向,而是一路輾轉向西,逃到了涼州隴西郡。

  大約半年前,關羽找到了狄道縣牛家。

  雖然牛平、牛輔二人尚未歸來,但牛猛聽說關羽是兒子在外結交的兄弟,就毫不猶豫地收留了有命案在身的關羽,並將其待若上賓。

  收留關羽後,牛猛對關羽甚為欣賞喜愛。得知關羽父母雙亡,無依無靠,就將其收為了義子,對他悉心照料與培養……

  聽了關羽的講述,牛平與父親牛猛交流了一個眼神,瞬間全部明白了。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父親牛猛知道牛平此行遊曆天下的一個目的就是尋找收攬天下豪傑。

  見到關羽後,牛猛雖然沒有從牛平那裏提前得知關羽的重要性,但憑借他的眼光,一眼就看出了關羽的熊虎之資,知道這少年必是自家孩兒最看重之人。

  於是,牛猛立即用親情捆綁關羽,將其收為義子。

  大漢可是講究忠孝,牛猛與關羽結成父子之情後,關羽也就徹底的與隴西牛氏融為一體,成為牛氏家族的一員。

  從今往後,身為牛平的義兄弟,關羽就不可能再離開牛平,另外擇主而投了。

  父親這是不動聲色的幫我徹底綁定了關羽這個萬人敵啊!

  有這樣一個老奸巨猾而又充滿父愛的父親,牛平心中慶幸而感動。

  意外的見到關羽加入牛氏陣營,牛平知道,曆史終究是被自己改變了。

  誰說這天下的主角一定是袁、曹、劉、孫、司馬?我牛氏大有可為啊!

  牛平的自信心也在不斷的增長中……

  京都雒陽城,尚書右丞司馬防的府中,彌漫著一股詭異不安的氣氛。

  遊曆天下,恰巧途經雒陽城的譙囯名醫華佗被重金請入司馬府,為司馬防診治隱疾。

  身為河內司馬氏的家主,司馬防繼承了祖先高大威猛的身體素質,正是春秋正盛之時。

  可是,如今的司馬防卻麵容憔悴,萎靡不振地躺在床榻上。

  就在昨日夜裏,司馬防興致勃勃,準備與夫人行周公之禮,敦睦夫婦之倫,為司馬氏開枝散葉時,不知怎地心頭一悸,慌亂中摔倒在地上,傷了自己的要害命根。

  若非神醫華佗及時施救,給司馬防用了一劑神奇的“麻沸散”,隻怕司馬防已經痛死於塌上了。

  司馬防撿回一條命後,又將重振雄風的希望寄托在了神醫華佗的身上。

  可是,麵對司馬防期待的眼神,華佗卻是長歎一聲,閉口不言。

  司馬防見狀,揮手讓自己的夫人與侍女、仆從都退出房間,低聲問道:“敢問元化先生,我這傷可能康複?我還能再生子嗣麽?”

  “司馬公,可有子嗣?”

  華佗沒有回答司馬防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句。

  “我已有一子司馬朗,年方七歲。元化先生之意是……”

  司馬防心頭湧起不詳的感覺。

  “司馬公,子嗣貴精不貴多,一切命中皆有定數。司馬公不如全心教導令郎,令郎將來必可光大門楣……”

  華佗說得雖然含蓄,司馬防卻聽得明白,自己這輩子,就隻能有司馬朗那一個兒子了。

  罷了,天意如此,徒之奈何?

  在尚書右丞司馬防意外的喪失傳宗接代能力,為家族和個人的不幸而惆悵時,涼州隴西郡,牛平看著母親懷中抱著的小弟牛金,還在琢磨怎麽弄死司馬懿。

  牛平哪裏知道,這個世界上已經不可能再有司馬懿這個人了。

  這一年夏四月,天下大旱,旱災之後,七州都遭遇蝗災。

  涼州與三輔一帶也接連遭遇了大旱。可是,涼州隴西郡卻抵抗住了旱災,更沒有如其它地方那樣爆發蝗災。

  原來,牛平在發明水磨之後,發現提高農業生產力是一個利國利民,也受各地士族推崇之事。

  於是,在返回隴西郡的途中,牛平一直在琢磨利用漢代生產力能夠實現的抗災方法。

  回到家鄉,見到天旱無雨,牛平就設計出提水灌溉用的水車,在牛氏、董氏、李氏莊園投入使用,利用開挖的溝渠提灌洮河水,保障了三家莊園的農耕生產。

  隨即,牛猛將水車灌溉之法在整個隴西郡推廣,幫助隴西郡成功抗災。

  隴西郡太守又將此法上報州裏和朝廷,涼州各郡近水樓台,最先從隴西學得此法,旱災得以大大的減緩。

  牛氏麒麟兒牛平之名,再次響徹涼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