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士人難挖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4-27 06:52      字數:2370
  因為牛平表露了維護士族利益,反對宦官當政的基本政治立場,袁紹一黨暫時將其接納為同誌,氣氛變得和諧了許多。

  可是,彼此還未建立真正的信任,也就不可能討論真正有用的東西。

  對於袁紹等人而言,牛平將來在軍中立住了腳,方才有與他們共圖大事的資格。

  此時牛平還未行冠禮,一切言之過早。

  牛平見交流得差不多了,也起身告辭。

  袁紹還在為母親守靈,不能在家中設宴招待牛平一行。

  這簡單的茶會,已經是目前的袁紹最好的款待了。

  牛平見識了未來大佬袁紹的風采,又將他的一幫死黨記在心上,已是收獲滿滿,可以離去了。

  對於袁紹而言,他也完成了對牛平的初步觀察,自有其收獲。

  於是,袁紹帶著一幫朋友將牛平送下山,在袁安的石碑前分別。

  辛評也匆匆告辭,陪著牛平一行遠去。

  待到牛平一行消失在遠方後,袁紹輕笑一聲,開口問道:“今日一試,諸君以為此子如何?”

  “郭公則所言不虛,此子允文允武,臨變不驚,堪稱一州之將才!將來的涼州,必有此子一席之地。”

  許攸點評道。

  “此子心有大誌,不屈於人,絕非偏居一隅之輩。我觀其乃是一頭關西臥虎,一旦風起雲湧,就要暴起噬人,虎步天下。”

  亮劍不成後,有些沉默少言的何顒突然如此說道。

  何顒開口後,其他人都不點評了,而是一起看向了袁紹。

  在袁紹的這個核心小團體中,何顒可不是殺手角色。

  殺人隻是何顒的副業,何顒真正的能力是眼光獨到,善於觀察人。

  與袁紹交好後,何顒東奔西走,除了營救黨人,主要幹的就是幫袁紹串聯士人,發展同誌。

  放在後世,何顒就相當於袁紹的組織部長一角。

  眾人對於何顒的眼光,一向是佩服的。

  袁紹聽了何顒之言,點了點頭,開口說道:“伯求,你我所見略同。那牛家子假以時日,必成大器。我有一種預感,將來在雒陽城裏還會見到這牛家子。”

  許攸若有所思的說道:“本初,看來郭公則推薦的這個涼州子弟值得我等籠絡了?”

  袁紹負手而立,看著牛平一行消失的方向,口中說道:“我會讓辛評多與隴西宗家聯係,留意這牛家子和他身邊的隴西子弟。”

  ……

  在袁紹等人對牛平提起興趣時,辛評也在詢問牛平三人,今日與袁紹一會的感想。

  牛平當然是狠狠地誇讚了袁紹一番,沒有流露出對袁紹等人的一絲不滿。

  許攸那廝出謀劃策搞突襲,對牛平三人進行試探,要說牛平心裏不生氣,也是假的。

  畢竟,這一次麵對的是漢末掀起天下風雲,成為北方霸主的袁紹。

  牛平雖然強作鎮定,但內心實際還是有幾分緊張,害怕露出太多破綻。

  袁紹和他的身邊人都不是庸才,而是這個時代的士族精英。甚至可以說,如果袁紹的壽命夠長,他與曹操的最終勝敗,還未可知。

  袁紹不早死,天下是有可能姓袁的。

  這樣的人,看人一定很準,他身邊也多是智謀之士。當他們有意窺探牛平三人時,有些東西是藏不住的。

  故而,牛平此時最惱恨的就是那出壞點子的許攸。

  剛才那一場茶會,看似風輕雲淡,和諧歡快,其實已經是一場無聲的較量。

  牛平需要在袁紹那幫人精麵前掩飾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誌向,再展露出另一種不易引起袁紹敵意的“野心”來做掩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牛平自信已經迷惑了袁紹和他那幫黨羽。

  牛平相信,為了拉攏自己,袁紹一黨說不定還會在仕途上助自己一臂之力。

  不過,與這幫聰明人打交道還是挺費心力的。再加之有一個不成熟的兄弟牛輔,牛平擔心出紕漏,這才匆匆忙忙的告辭而去。

  身邊的這個遠房表兄辛評,從《三國演義》裏的表現來看,可是一個袁紹的死黨啊!

  在袁紹死後,辛評依然為袁氏盡忠而死,堪稱忠臣烈士了。

  所以,牛平內心是欣賞和喜歡辛評這個遠方表兄的。將來有機會,牛平也是想要將辛氏兄弟拉入自己的陣營。

  隻不過,現在牛平與辛評的親密度,還比不上他與袁紹之間的關係,所以麵對辛評的提問,牛平自然是要多說袁紹的好話。

  看著身邊的辛評,再想到小黑本上記錄的袁紹死黨,牛平的心中湧起了危機感。

  見識了穎川、汝南和南陽的這些士人,牛平不得不承認,袁紹這家夥的人才儲備太好了。

  這些人有勇有謀,甚至還有精通律法,精於治民的人。

  袁紹能夠將這麽多俊傑吸引到自己的身邊,其統禦能力也是令人佩服。

  難怪袁紹將來憑借一個渤海太守的官職,就能夠迅速崛起,成為北方的亂世霸主。

  他身邊這些人,就是一個現成的執政班子啊!

  與人才濟濟的關東相比,涼州的士人整體上還是差了許多。

  涼州出產爭戰沙場的武將,但是缺乏治國理政,安民的大量人才。

  要爭雄天下,一條腿可是走不遠的。

  隻可惜,以牛平如今的聲望和實力,在這穎川、汝南和南陽三郡還沒有什麽吸引力。

  牛平此時揮舞鋤頭,也很難挖動袁紹的牆角呀!

  眾人一邊說話,一邊騎馬繞過袁氏莊園,準備前往下一站。

  從穎川郡出發來汝南郡之時,牛平就向辛評提出過,到了汝南,要去汝南郡的郡治平輿城,見識關東鼎鼎有名的月旦評。

  所謂月旦評,就是汝南平輿許氏名士許劭和許靖二人搞的人物品評會。因為是在每個月的初一舉行,所以被稱為“月旦評”。

  許氏兄弟搞的這個“月旦評”,其實也是適應大漢“察舉製”的一種士人之間的商業吹捧。

  被許氏兄弟讚許點評的士人,能夠名聲大噪,身價倍增,對於將來的仕途大大有益。

  那麽,許劭和許靖二人憑什麽靠他們的嘴就能夠影響其他士人的風評呢?

  很簡單,因為汝南除了汝陽袁氏是天下名門,平輿許氏也是天下有數的望族。

  平輿許氏家族中,許劭和許靖二人的叔祖父許敬,叔父許訓,都擔任過朝廷的三公。

  並且,許訓之子許相也在朝中任職,將來極有可能登上三公之位。

  所以,平輿許氏已是兩世三公,正在朝著三世三公的方向努力。

  這樣的家族背景,極大的提高了許劭和許靖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