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握手言和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4-26 06:51      字數:2272
  在關東亡命徒與關西亡命徒的表演比拚中,顯然是接受過職業武將訓練的牛平一方占據了上風。

  伍孚與何顒這兩個唱白臉的武力恫嚇失敗後,以袁紹為首的其他關東士人沒有再拔劍出手。

  大家都是高門貴公子出身,豈會真的當著袁氏列祖列宗舞刀弄劍,貽笑大方?

  更何況,袁紹一夥中最有名的刺客亡命徒何顒都被對方一招製敵了,其他人更不中用。

  隴西三人幫的老大牛平可是穩穩的立在那裏,沒有動一根手指。

  從牛輔與李傕的身手,眾人已經迅速推斷出牛平的武力,絕非袁紹等人可以匹敵。

  既然已經試探出牛平三人的武藝和膽識,當然是要化幹戈為玉帛,坐下來好好談了。

  “賢弟,使不得!”

  辛評見雙方一言不合就亮刀子,第一個上前拉住李傕與何顒,卻轉頭看著牛平。

  “李傕,牛輔,不可無禮!”

  牛平亮出肌肉後,也明白點到而止的道理。

  李傕與牛輔聽了,收起刀劍,退回到牛平的身邊,從左右兩側護住牛平,目光炯炯地盯著身前的這些關東人。

  “哈哈哈~西涼豪傑,何其雄壯也!紹今日冒昧一試,多有得罪,還乞三位小友見諒!”

  戲演到這裏,袁紹終於坐不住了。他急忙起身,走到牛平三人身前,恭恭敬敬地施禮道歉。

  何顒、伍孚、許攸等人也換了一副麵孔,紛紛向牛平三人和辛評致歉,表示剛才那一幕乃是故意試探。

  牛平見狀,急忙還禮,與袁紹等人把手言歡。

  李傕、牛輔二人也與何顒、伍孚來了個一笑泯恩仇。

  袁紹此時顯示了他頂級豪門世家公子的風範,拉著牛平的手不放,邀請牛平坐到了自己的身邊。

  牛平在心中不得不承認,袁紹這人不僅遺傳了父母的顏值基因,長得帥,為自己的魅力加了不少分,而且的確是待人熱忱,有禮賢下士之風。

  難怪穎川、汝南、南陽三郡日後有那麽多士人跑到河北冀州去投靠袁紹,實在是袁紹有其過人之處啊!

  若非穿越而來,對袁紹有先知先覺的優勢,隻怕牛平此時已經被袁紹的表現打動,日後成為他的一員小弟了。

  畢竟,雖然都是世家豪強的公子,但隴西牛氏比起汝南袁氏還是差了不少。

  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家族,袁紹在繼嗣袁安一脈後,就已經是大漢頂級貴族士人圈的一員,將來大概率會登上三公之位。

  而牛平的家族,頂多算是世代兩千石。牛平將來的成就,如果不出意外,大概也就是做到兩千石的郡守就到頂了。

  當一個國級領導人的子弟願意與一個市級幹部的子弟交朋友,還表現出足夠的熱忱和親密時,難道後者不會納頭便拜,認這未來的大佬為大哥?

  就在牛平百感交集之時,讓出位置給牛平的許攸續上了先前的話題,問牛平方才何以見得眾人是碌碌之輩。

  當然,此時已經是飲茶論道之意,沒有一絲劍劍拔弩張。

  牛平知道許攸這個滑頭對自己的試探還沒有結束。好在牛平急切間已經搜腸刮肚的打好腹稿,立即對許攸答道:“無他,唯因本初兄故作姿態試探在下,諸位兄長皆似趨炎附勢,無一人匡正其誤爾。人之結交,豈可不誠?故而在下大感失望,出言相譏。”

  “哦!聽聞牛平賢弟是蔡議郎的高徒,想必對此自有一番高見!攸願洗耳恭聽。”

  許攸依然沒有放下。

  “子遠兄,凡人之結交,誠宜盛不忘衰,達不棄窮,不疑惑於讒構,不信受於流言,經長曆遠,久而逾固。

  而人多初隆而後薄,始密而終疏,斯何故也?

  皆由交情不發於神氣,道數乖而不同,權以一時之術,取倉卒之利。

  有貪其財而交,有慕其勢而交,有愛其色而交,三者既衰,疏薄由生。

  在下敢問,諸位兄長乃是因為誌同道合而聚,還是慕本初兄之勢而交?”

  牛平對許攸笑問道。

  許攸豈會承認是因為袁紹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眾人才眾星拱月般的聚在他身邊!

  “我等當然是因誌趣相投,結為摯友。”

  許攸慨然答道。

  “然則如此,諸位兄長方才坐視本初兄怠慢客人而無諫言,實非為友之道。不知在下說得可有幾分道理?”

  牛平微笑著對許攸說道。

  “哈哈哈~不瞞賢弟,是我出此下策試探賢弟,卻害得本初與諸位友人被賢弟誤會。

  今日之事,皆是我許攸的錯!我在此向賢弟賠罪了。”

  許攸心悅誠服地再次向牛平鞠躬賠禮。

  “子遠兄言重!我等三人生在邊僻之地,從小沒有管束,方才也多有失禮之處。”

  牛平也客套了幾句。

  隨著許攸的退場,這場針對牛平的試探總算是結束了。

  許子遠啊許子遠,你要生事,也不提前知會我一聲,害我出了一身冷汗。

  辛評略帶不滿地瞟了一眼許攸,立即穿針引線,在眾人中間活躍起氣氛來。

  牛平三人畢竟不是這幫關東士人的鄉黨,又是第一次交往,袁紹等人自然不會在他麵前再談論營救黨人,對付宦官集團的具體事宜。

  不過,牛平既然自稱是來找誌同道合者,袁紹等人當然會詢問他的誌向。

  牛平在“大漢征西將軍”的理想上,又給自己包裝了一層痛恨宦官亂政,有意為黨人翻案的立場。

  這就是投其所好,撓到袁紹一黨的癢處了。

  眾人頓時一個個的慷慨激昂,都說著憂國憂民的話。

  總而言之,那意思就是天下是咱們士族的,什麽時候也不該輪到宦官那群小醜的頭上。

  為了國家的發展,為了天下蒼生,咱們士族必須得將失去的權力奪回來。

  吃著茶,吹著牛,不知不覺的一個多時辰就過去了。

  因為是初識,雖然袁紹拉著牛平的手,表現得很親密,但雙方都是泛泛而談,務虛而已。

  牛平沒有說本初兄,待我統領涼州兵後,替你等殺光宦官狗賊的話。

  袁紹也沒有說哥哥我有一個偉大計劃,牛平兄弟要不要共襄盛舉?

  對於袁紹和牛平來說,彼此還太年輕了,將來的事尚不可知。

  第一次見麵,又怎麽可能真的掏心掏肺,彼此完全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