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情
作者:辮88      更新:2020-05-28 07:14      字數:2388
  曹少欽走了進來,附在天衣耳邊說了幾句,天衣點點頭。

  衛境懶洋洋的說道:“在遼東,是人是鬼,從表麵是看不出來的,兒子,你還得多請教請教老子。“

  天衣站起身,俯視著衛境,嘴角牽起一絲邪邪的笑:“老爹,你不知道你兒子是專門抓鬼的嗎?“

  衛境喝了一口酒:“既然聖上派了你來,自然是讓咱們爺倆聯手唱一出好戲,兒子,你覺得唱哪出呢?六月雪還是金沙灘?“

  天衣嗬嗬直笑:“老爹,有我在,六月就不會下雪,至於金沙灘,陷的是宋皇還是遼主,得取決於你我父子,不過呢我覺得咱們還是唱一出大!鬧!天!宮吧!“

  衛境哈哈大笑,扔給天衣一塊虎符:“兒子,你搭台,老子就陪你唱這出,拿著虎符,五千騎兵加上玄甲軍,歸你調遣!“

  天衣掂了掂虎符:“銅的,挺沉呐!這五千五百人好用嗎”

  衛境放下酒杯,慢條斯理的說道:“爹給你的人,無一不為咱們效死命!”

  天衣端起一杯酒:“爹,夠豪橫!兒子敬你一杯,回京我和妮妮給你說個媳婦兒。”

  “哎“衛境眉開眼笑,忽然覺過景兒來,衝著天衣的背影就喊:“小兔崽子,你說給誰說媳婦兒?“

  庭院中傳來天衣的輕笑聲…

  早起天陰沉沉的,深秋的季節可能下雨可能下雪,主要看老天爺的心情。

  但大體來說,無論是下雨或者下雪,代表的是韃子不會在山海關下浪費太多的時間,接下來的戰鬥一定極為殘酷。

  衛境天沒亮就走了,他去換金世傑,沈陽中衛的事一出,衛境明白,這肯定是多方勾結才能造成的,自己的軍隊也有人參與其中,所以現有的僉事,遊擊,千戶都不值得信任,人心隔肚皮,誰敢保證有沒有人為了嬌滴滴的美女,白花花的銀子去出賣國家和民族。

  天衣昨晚和重陽忙活了半夜,終於將兩千多個土製炸彈做好了,這是天衣的底氣,在關鍵時刻,能讓習慣了冷兵器做戰的韃子嚐嚐什麽叫飛來的橫禍。

  起來的有些晚了,天衣洗漱了一番向大堂走去,今天有很多事要忙,尤其是人命關天,耽誤不得。

  他帶著曹少欽還沒走到正堂,十三滿頭大汗跑過來,大聲嚷著:“少爺,大事不好!“…

  巡撫衙門大堂,吳海堂端坐在大堂之上,左側坐著八府巡按秦良田,兩個人頭戴烏紗帽,身上的官服襯托的臉上表情極為嚴肅。

  雖然是上午升堂問案,但是圍觀的老百姓卻不少,大家都知道今天審的是奸細賣國案,隻是主犯在逃,提審的是他的家人,老百姓都在竊竊私語,卻並不影響大堂之上的肅穆。

  吳海堂用力一拍驚堂木,大喝一聲:“帶人犯!“

  堂下議論紛紛的人為之一靜,都側頭看著牢獄方向。…愛奇文學iqiwxm&…最快更新

  隨著鎖璉的嘩啦啦響聲,衙役們押上來四個人,走在頭裏的是一個老婦人,手上腳上都戴著鎖鏈,六七十歲的年紀,白發蒼蒼,雖然衣著散亂,神情狼狽,可她努力的直起腰身,蒼白的臉上帶著一絲冷笑,緊跟在她身後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美貌女子,蓬頭垢麵也擋不住她的美麗,她雙手一邊一個拽著兩個孩子,女孩子大一些,有十歲左右,一雙大眼睛,透出驚恐的神情,另一個是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渾身顫抖,緊緊的拉住女人的手。

  吳海堂麵無表情,一拍驚堂木:“人犯朱於氏,你兒子朱誌成身為遼東副總兵,不思忠君報國,辜負了皇上和朝廷的信任,勾結韃虜,獻關求榮,致使沈陽幾萬軍民成了匈奴人的俘虜,實乃罪大惡極,人人得而誅之。“

  吳海堂頓了頓,猛然抬高聲音:“朱誌成該死!可憐我沈陽的老百姓,竟然毀在這個奸賊手中,是可忍,孰不可忍,爾等做為他的家人,應與他同罪,今日便將你們斬首,以儆效尤,警告那些做奸細做漢奸的人,沒有好下場!朱於氏,你們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老婦人冷笑著,腰板挺得直直的,聲音不大,卻很有力:“吳大人,你口口聲聲說我兒勾結韃虜,獻關求榮,請問有證據嗎?證據何在?”

  吳海堂獰笑了一聲:“證據?哼哼,莫須有吧!”

  朱於氏轉身看看哭泣的兒媳和孫女孫子,柔聲說道:“不要怕,你們要相信,你們的丈夫,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絕不會做那賣國求榮之事!隻是在這個世道上,沒有地方說理!也罷,咱們一家人,死在一起,到陰曹地府,再去找閻王告狀!”

  吳海堂一拍驚堂木:“少囉嗦!這是做奸細的下場!來人!將人犯押至菜市口,本官與秦巡按親自監斬。“

  秦良田鄙夷地看著眼前的幾個犯人,撇撇嘴:“該殺!”

  堂下的百姓深受韃子之苦,尤其是關外逃回來的,哪家沒有親人死於韃子之手?看到奸細,都是義憤填膺,紛紛唾罵。

  朱於氏與朱誌成的妻子緊緊護著兩個嚇得哆哆嗦嗦的孩子,聽到唾罵聲,眼中的淚水流了出來。

  菜市口離巡撫衙門隻有兩條街,可是這段路卻成了幾個弱女幼童一生中最難走的路,老百姓站在道路兩側,山海關知府派人維持著現場秩序。

  朱於氏挺直腰杆,白發蒼蒼的頭上被老百姓扔過來的石塊打破,鮮血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她高高的昂起頭,對身邊哭泣的兒媳說道:“抬起頭!咱們朱家從來沒做過對不起人的事!即使是死,也要抬頭挺胸去死!”

  朱誌成的妻子婉娘擦了擦淚水,看看四周群情激憤的百姓,哀聲說道:“娘,兒媳不怕死!我丈夫是什麽樣的人奴家很清楚,隻是可憐惜玉和成兒,小小年紀就要陪咱們去死。”

  朱於氏看著自己的孫子孫女,心如刀割一般,牙齒咬得咯吱響,一縷鮮血順著嘴角流了下來。

  菜市口已經搭好了台子,上麵端坐遼東巡撫吳海堂,巡按禦使秦良田和山海關知府舒慶中。

  朱於氏四人被押到台下,幾個衙役過來,撤了鎖鏈,用麻繩將朱於氏和婉娘五花大綁,插上立斬牌,兩個孩子幼小,按照大明律,是不需要上綁繩的。

  劊子手懷抱鬼頭刀走上前來,扯開她們束發的簪子,頭發披散了下來,這是砍頭的規矩,讓被砍頭之人見不到劊子手的樣子,到了陰曹地府不會找他報仇。

  吳海堂將擬好斬首示眾的公文遞給秦良田,這是應有之義,如果沒有刑部批文,那麽斬首犯人,必須有都察院禦使的簽名,這樣才可上報朝廷。

  秦良田毫不猶豫簽上了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