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趙富貴升官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234
  戶房手下有自己的收稅隊伍,一共二十多人,歸堂吏韓榮管理。他們主要負責土地稅、人頭稅等正賦的征收,大概相當於後世的國稅局。

  趙和以前擔任的快班役頭相當於地稅局,雖然也掛著戶房的名頭,但實際他們歸快班領導。趙和現在雖然成為戶房經承,但想要調動人家快班的人,還需要縣令楊漣說話。

  不過這難不倒趙和,他剛要站起來去找楊漣,外麵正好來了一個白身,站在門口說道:“趙經承,縣尊請您過去問話!”

  楊漣找自己?正好跟他說一下這件事。趙和答應一聲,起身跟著那名白身出去。

  六房的辦公地點在二堂,這裏也是縣令日常辦公的地方,不過今天楊漣沒有在二堂,而是在三堂辦公。

  三堂就屬於縣令的私人地方,趙和跟著那名白身穿過門廊進入三堂,趙和站在門口說道:“屬下趙和,拜見縣尊!”

  開門的是楊漣的師爺方大同,這個老家夥是楊漣的幕僚,負責錢糧,現在也算跟趙和是熟人了。

  方大同笑道:“趙經承,以後有麻煩之處請趙經承多多配合!”

  趙和知道這個方大同雖然不是縣中胥吏,但這家夥是楊漣的心腹,同時還負責錢糧,自己還是不要得罪的為妙。

  “方師爺,趙和在您老麵前是晚輩,配合是應該的,那裏有什麽麻煩不麻煩的!”

  方大同聽趙和這麽說笑著點點頭,然後讓開門戶讓趙和進去。

  三堂這裏楊漣正在批複公文,所有事情已經積攢了半個多月,剛上班還是很忙碌的。

  楊漣看到趙和進來,放下手中的毛筆問道:“趙和,今天讓你過來,本官要問一下你這個新上任的經承,準備怎麽著手征收夏稅呢?”

  楊漣已經得到畢自嚴的通知,要他幹出些政績好提拔他。這次楊漣找趙和過來,為的就是讓趙和做些假,好應付朝廷的政績考核,為自己升官鋪平道路。雖然楊漣不想搞政績作假,但為了黨國大業,隻能昧著良心這麽辦。

  趙和聽楊漣問起,趕緊說道:“縣尊,屬下蒙縣尊簡拔,心中惶恐不安!經過屬下多日研究,想在夏稅中實行自封投櫃!”

  明代這種製度剛有個萌芽,也隻是各縣在獨自摸索,所以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名字,自封投櫃這個名字是清代給取的。

  楊漣聽趙和這麽說十分糊塗,問道:“趙和,你說的這個自封投櫃是什麽意思?”

  趙和趕緊將這項製度的細節講了一遍,楊漣以前在戶部觀政,自然知道這種製度是怎麽回事。其實自封投櫃製度在嘉靖年間就已經出現,但隻有個別縣推廣,並沒有在全國推開。

  其中自然有官僚體製僵化,各種好的製度不能推廣開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這項製度斷了所有胥吏的活路,被基層胥吏集體抵製,這才是自封投櫃沒有推廣開的根本原因。

  明代基層官吏工資少的可憐,他們收入的大部分都在各種不合理收費上,現在朝廷推行自封投櫃,斷了這幫胥吏的活路,自然這項製度被基層胥吏聯手抵製。在加上朝廷上陷入黨爭,嘉靖皇帝修道,萬曆皇帝不上班,朝中大臣也混日子,才使得這麽好的製度落於凡塵。

  楊漣聽趙和這麽說皺眉問道:“趙和,夏稅事情重大,你有什麽萬全之策可以保證夏稅的正常征收?”

  趙和原本害怕楊漣保守不同意自己的意見,現在聽楊漣這麽說隻是擔心夏稅收不上來,趙和放心的說道:“縣尊,屬下查過曆年的賬本,發現門攤稅每年隻收了五十多兩白銀,屬下決定先用門攤稅試驗一下,如果成功,就在征收夏稅的時候,在全縣推廣這項新政!”

  楊漣聽趙和說完,點點頭表示同意,問道:“如果門攤稅按照自封投櫃來征收,能增加多少?”

  這個趙和就不知道了,他隻是個會計,當年學習的時候隻是了解稅製的皮毛,讓他估計出能增加多少收入可就有些難為人了。不過趙和深知當下屬就和當男人一樣,領導問你的時候絕對不能說不行,就是真不行也要硬著頭皮說行。

  趙和現在就硬著頭皮說道:“按照屬下的估計,可以增加門攤稅兩成的收入!”

  趙和說完心中合計,五十兩銀子的兩成也就是十幾兩銀子,實在不行老子自己填上也行。

  楊漣卻聽得心中一驚,沒想到隻是改一下收稅方法就可以增加兩成的稅收,如果其他正賦都按照這種方式征收,豈不能增加七八萬兩銀子的收入?要知道夏稅一年才收上來八萬多兩白銀,如果全年能增加七八萬兩,豈不是每年多出一個夏稅?

  楊漣原本想讓趙和想個辦法,在稅務賬本上作假,但沒想到趙和人家玩真的,真的搗鼓出政績,這就讓楊漣心中有些過意不去了。

  楊漣這種道德完人感覺虧欠了趙和,自然要在某些方麵給予補償,所以楊漣感激的說道:“好,趙和你去辦吧!有什麽難處盡管說出來!”

  趙和聽楊漣這麽說十分高興,趕緊說道:“縣尊,為了確保門攤稅征收順利,屬下想請縣尊同意將快班收稅役頭調歸戶房管理,同時屬下推薦快班幫役趙富貴,接任屬下擔任役頭之職!”

  想推行新政用些自己人,楊漣也知道趙和的小心思,不過現在對楊漣來說最重要的是新政如何實行,所以沒有半分猶豫的說道:“好,本官答應你,你去吧!”

  趙和聽楊漣這麽說心中大喜,趕緊出去找趙富貴,讓他帶著人歸自己調遣。

  師爺方大同看著趙和出去,擔心的問道:“東主,方某對這個自封投櫃有些了解,不過以前都是在一些偏遠小縣實行,但常熟是賦稅上縣,如果出現什麽問題,可要影響東主的前程了!”

  楊漣自然知道推行新政的種種凶險,但楊漣的道德水平讓他十分鄙視搞什麽假政績,現在趙和有這麽一個好點子,楊漣自然希望趙和能做出點真正利國利民的政績來。

  楊漣搖頭說道:“方兄,這個趙和本官十分看好,本官認為他能辦好這件事!”

  方大同聽楊漣這麽說也就不在言語,畢竟他隻是個師爺,既然人家楊漣不聽自己,自己也就不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