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培養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085
  趙和的盤算很精,他準備在今年夏稅的征收中做出成績。要知道經過張居正改革,將所有徭役賦稅統一折合銀兩征收,夏稅就成了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稅種,基本上可以說全年八成的稅收都是出自夏稅。反而十月份的秋糧,變成了隻是為了保正各地方官府運營征收的地方稅種。

  趙和在後世就是四十多歲的成年人,深知這個社會沒有僥幸,就算你自己關係硬背景深,但本人沒有真才實學,也隻能當個混吃等死的米蟲。

  就像後世董事長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沒什麽本事,雖然有董事長當靠山,當著董事監理,每年拿著上百萬的年薪,但真正負責公司運作的是趙和這種精英。所以趙和知道自己雖然背靠東林黨這顆大樹,但想要真正的出人頭地,在官場上混出個人樣子,趙和依靠的隻能是自己。

  趙富貴弄來了糧食,一家人開始開開心心的做了一桌子的菜,款待趙和這個大靠山。

  今天趙和心情不錯,讓趙富貴把他的兒子趙慶也領了過來。趙慶是趙富貴的獨生兒子,今年剛滿十四歲,按照明代律法,也算是成丁了。

  趙慶大概是讀過幾天書,很有些禮節,進屋後先跪下給趙和請了安,口稱拜見叔公!

  趙和也就比趙慶大了六七歲,現在卻成了叔公,趙和哈哈一笑,問道:“富貴啊!你這個兒子看著不錯,多大了?”

  “回叔叔,慶兒今年滿了十四歲,已經成丁!”趙富貴說完抬頭看了眼趙和,然後問道:“叔叔,侄兒想求叔叔一件事,能不能讓慶兒進快班當個白身?”

  趙富貴的老婆陸氏聽說是白身,趕緊在後麵拉了拉趙富貴的衣袖,不是幫役嗎?怎麽成了白身?

  趙和看到陸氏的小動作,笑了笑沒有言語,而是問道:“趙慶,你想幹什麽?不想念書嗎?”趙和看到趙慶這個模樣,有些臭老九的架勢,所以才有這麽一問。

  趙富貴原本家中三代貧農,以前好不容易跟著趙芳當上了白身,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這個兒子能接自己的班。可是趙慶出生在縣城,每日裏見慣了那些世家學童上學念書,所以小時候也想跟著小夥伴一起上學。

  趙富貴就這麽一個兒子,小時候也嬌慣的很,沒辦法也任兒子胡鬧,在城內的一個私塾給趙慶報了名字,念了五六年的蒙學。

  可是那種大眾私塾能有什麽水平,趙慶念下來也隻是認識幾個字罷了,連個童生都不是。現在趙慶已經成年,所以趙富貴也不準備在掏錢做什麽無用功,還不如早早參加工作賺錢來的穩妥。

  趙富貴想讓趙慶參加工作,但趙慶本人可不這麽想,年輕人總幻想自己也可以學錢謙益當進士出人頭地,所以十分不想走父親的老路,當一個庸庸碌碌的小吏。

  趙慶聽趙和問自己,心中打定主意,咬咬牙說道:“叔公,趙慶想要念書,不想去當什麽白身!”

  趙富貴聽兒子這麽說,氣得剛要罵人,就聽趙和笑道:“好,年輕人應該有些誌氣!富貴啊,這樣吧,你知道我有個侄子趙惇,今年也已經進學,就讓趙慶給他當個書童,和趙惇一同去聽孫廷龍講課吧!”

  趙惇過了年就六歲了,雖然在家跟著趙滿全識了幾個字,但沒經過係統的教育。趙和認識孫廷龍後,就替大哥趙滿全做主,讓趙惇拜了孫廷龍為師。

  孫廷龍雖然沒到開門收徒的地步,但孫廷龍可是舉人,並且孫廷龍的老師是文震孟,這種背景學曆比趙滿全強上五六十倍。

  年前趙和回家的時候已經與大哥趙滿全商量妥了,趙滿全雖然有些心疼兒子,但為了兒子的未來,隻能忍痛答應。現在孫廷龍去了北都參加會試,如果中了進士就把趙惇送到北都,如果孫廷龍沒中,也同樣把趙惇送到蘇州。

  不過趙惇畢竟還小,送到遠方趙和有些不放心,所以今天看到趙慶年紀正好,才提出讓趙慶給趙惇當個書童,可以照顧還沒有成年的趙惇。

  趙富貴聽趙和這麽說心中大喜,孫廷龍可是舉人,很有可能中進士,跟著這種老師學習,趙慶最次也能當個秀才。想到自己家窮了無數代,終於可以出個像模像樣的讀書人,趙富貴跪在地上萬分感謝趙和。

  趙和這麽做也不是隻想為趙惇找個伴讀,趙和深知明清兩代士人獨大,就算野蠻如同滿清,入關後也要歸化儒家,也要搞修身治國平天下那一套。如果將來趙和想要掌控朝政,掌控一支聽從他的士人集團是必須的。

  就像東林黨一樣,現在能在朝廷上呼風喚雨,就是當年東林書院培養出一支合格的士人集團,這幫家夥都是一個老師、一個理念教育出來的,自然當上官後心向東林。

  趙和也準備學習東林黨,雖然他現在沒有錢開設自己的書院,但先期找幾個讀書苗子培養一下還是可以的。趙惇是趙和的親侄子,如果能成功進入官場,必定會成為趙和的死忠。還有麵前這個趙慶,雖然與趙和沒有血緣關係,但畢竟有同鄉、資助的情義在,未來當官後也會倒向自己。

  同時趙和都已經想好了,按照自己大舅哥孫廷龍的水平,今年的春闈估計沒戲。到時候他回鄉讀書,自己就為他建一所書院,名字嗎就叫虞山書院,到時候找幾個致仕官員來捧場,在培養一批讀書人種子,用不了十年,自己就會有一支合格的攪屎棍隊伍用,到時候也就不用在依附東林黨了。

  趙和想得有些簡單了,常熟是東林黨的大本營,東林書院就建在距離常熟五十裏的無錫。如果趙和隻是想培養一些同鄉出來當官,東林黨當然樂見其成,可是趙和想的是培養一支政治勢力,依著東林黨那幫攪屎棍的獨性,能眼看著趙和搞的這個虞山書院發展壯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