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借糧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185
  糧食趙和家中有的是,但回家是萬萬不能的,趙和害怕自己的行蹤被那個婆娘知道,追到這裏就麻煩了。

  趙和將腦袋搖的如同撥浪鼓,說道:“不行,決對不能回家!”趙和伸手從懷中拿出十幾兩散碎銀子,交給趙富貴後說道:“富貴,你用這些錢去買些吃的!”

  十幾兩已經夠趙富貴一家三口半年的生活費用,如果在平日裏趙富貴肯定十分高興,可現在是年關,整個常熟縣城也沒有營業的市集,有錢也沒地方去買不是?

  趙富貴苦著臉說道:“叔叔,現在是年關,有錢也沒地方買啊!”

  趙和一想也是,不過活人能讓尿憋死?趙和罵道:“富貴啊富貴,你叔叔我現在是經承,你不會打著叔叔的旗號去韓榮家裏要!老子不相信韓榮還敢不給?”

  趙富貴一聽眼睛一亮,韓榮當了十多年招待所主任,家中可是有錢的緊,正好自己可以借著趙和的名頭去敲詐一番!

  趙和看到趙富貴興高采烈的出去,心中卻犯了合計,自己不能一直躲在趙富貴這裏,還是要想一個一勞永逸辦法的解決才能這個問題。

  趙和在家冥思苦想,趙富貴去韓榮家敲詐。韓榮還不知道自己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韓榮原本不想參加趙和的婚禮,同時他已經接到李繼的消息,讓他過年後接任經承,韓榮身為戶房一把手,怎可能屈尊去出席下屬的婚禮?

  可是婚禮現場傳回來的消息讓韓榮傻了眼,沒想到人家趙和產房傳喜訊,升了!升的還比自己高,直接成了經承,而反觀自己,還是在堂吏這一職務上原地踏步。

  得到消息的韓榮在家砸了無數的茶杯茶碗,但他能有什麽辦法?人家趙和後台硬,直接爬到你頭上一點辦法沒有。

  韓榮正在家中考慮如何過節後與新任經承交往的時候,趙和的狗腿子趙富貴來了。現在全縣都知道趙富貴舍棄自己的親叔叔趙芳,投靠了殺叔仇人趙和,雖然對這種小人很不恥,但人家現在是趙和的狗腿子,韓榮就是在看不起趙富貴,也不敢拒之門外。

  韓榮見到趙富貴後笑道:“原來是富貴來了,怎麽大過年的不在家陪同家人,跑到哥哥這裏來了?”

  韓榮以前是財政局副局長,那裏能將財政局下屬事業單位中的一個臨時工看在眼中,甚至都不知道有趙富貴這麽一號人。不過現在形勢比人強,人家的叔叔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韓榮也隻能對這個以前看不起的人點頭哈腰。

  趙富貴現在可不是以前的窮酸模樣,穿著過年新做的一身絲綢棉袍,頭上戴了一頂帽子,看到韓榮笑道:“韓大哥,今天小弟來是為了我叔叔辦一件事!”

  趙富貴這句韓大哥可把韓榮氣得夠嗆,趙富貴跟趙和叫叔叔,現在叫韓榮為大哥,豈不將韓榮的身份拉低一層。

  韓榮忍著氣問道:“不知經承大人有什麽事情?”

  “是這樣的,我叔叔在我家已經住了八天,我家糧食都吃光了,所以叔叔讓我來韓大哥家借些糧食!還有在借些銀子!”

  借銀子是趙富貴自己加的,他當然不準備放過這個敲詐韓榮的好機會。

  韓榮一聽心中大怒,你趙和吃不上飯了關老子什麽事?怎麽不餓死你們這對狼狽為奸的叔侄!

  韓榮雖然心中大罵趙和,但麵上可不敢帶出來,反而陪笑道:“這個簡單!”韓榮說完安排家丁去取了五石糧食,一百斤豬肉與白條雞若幹隻,並且安排車輛送到趙富貴家中。

  完事後,韓榮還要拿出一百兩白銀,雙手交給趙富貴,說道:“這是韓某孝敬經承大人的!”說完又拿出一個小紙包,說道:“這是孝敬趙老弟的!”

  趙富貴將兩個紙包老實不客氣的收下,自然這些銀子都落入他的腰包。

  明代一石糧食是一百二十斤,五石就是六百斤,裝了滿滿一大車,同時還有其他各種肉類,趙富貴真是滿載而歸。

  回家後趙富貴將事情經過說給趙和聽,自然隱去了收銀子的橋段。趙和聽完後點點頭,這個韓榮大概是準備服軟了。

  趙和知道戶房一共有兩個堂吏,韓榮負責全縣的糧稅的征收,另一個堂吏嚴大中負責土地魚鱗冊、人口黃冊的維護。也就是說韓榮負責收稅這塊,而嚴大中負責土地這塊。

  土地政策趙和不懂,所以趙和準備上任後先拿稅收開刀,畢竟自己對稅收還是比較了解的。

  韓榮這家夥是李繼的死黨,雖然趙和成為經承,但也不好一上任就拿李繼的人開刀。這次讓趙富貴去要糧食,正是試探一下韓榮的態度。

  現在韓榮老老實實的拿出了糧食,證明這個老家夥也已經服軟,雖然他不可能完全倒向自己,但也不會在具體工作上給自己添亂。

  這幾天趙和待在趙富貴這裏並沒有混吃等死,他在心中將縣中所有能征收的稅種過了一遍,決定上班後先對城內的商稅開始動手。

  明代稅製複雜,除了中央征收的土地稅、人頭稅、鹽稅等,還有皇帝個人征收的商業稅、礦稅、關稅等等,這都是歸國家的稅收,除了這些中央稅收外,各地方還有各種地方稅種,比如對商戶征收的門攤稅、對過路商人征收的榷稅、買賣房屋征收的裏塌房稅、收取漁民的漁稅等等。除了這些還有名目繁多的費,一個地方一種規製,各地方都不相同。

  趙和想要短期內做出成績,自然不可能動中央稅種,那樣牽扯太廣,可不是趙和一個小小經承能管得了的。所以趙和打的主意是對商戶征收的門攤稅,也就是後世常說的消費稅。

  消費稅在後世也是全部歸地方,明代也差不多,從商戶身上收來的門攤稅,主要用途就是雇傭人手維持治安、打掃衛生。

  這種稅的總額不高,趙和查過,去年一年才收了不到四百兩銀子。其中跑冒滴漏十分嚴重,趙和準備先拿這種簡單數量少的稅種實驗一下,然後將經驗推廣到五月份征收的夏稅中,隻要能把夏稅的征收數額提高一成,那就是了不得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