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拜師失敗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12-13 17:14      字數:2185
  趙和知道中國曆史上,大半王朝的覆滅都是因為土地兼並。大量失地流民沒了活路,沒辦法才參加各種農民起義。漢朝這樣,唐朝這樣,宋朝這樣,明朝自然不能免俗,現在正經曆土地兼並的痛楚。

  這一點楊漣與錢謙益很清楚,他們二人的文學素養比趙和高得多,曆史書上記載的亡國之相也門清。隻是錢謙益就是統治階級的一員,自然要為本階級服務,所以才站出來大罵趙和。

  “混蛋、豎子!你知道你說的是什麽嗎?你這是在動搖朝廷基石,如果按照你說的辦,馬上就是天下大亂,還講什麽改革賦稅製度?”

  錢謙益這麽說也很對,現在不是國朝初期,士人集團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連皇權都已經壓製不了,更不用說你一個小小役頭了。錢謙益敢擔保,隻要自己將消息散播出去,這個討厭的趙滿倉肯定被那些士人生吞活剝!

  趙和既然敢說出來,自然知道應該如何消除士人集團的怒火,所以好整以暇的看著錢謙益。

  楊漣也沒想到這個小小役頭竟然敢這麽說,在他的印象中趙和好像沒讀過書,那他的思想怎麽來的?

  楊漣皺眉問道:“趙滿倉,本官記得你沒讀過書,這些都是聽你誰說的?”

  “回縣尊的話,卑職的祖父以前是縣中戶房經承,卑職的哥哥也是童生,卑職小時候跟著哥哥開蒙,識的一些字,但剛才說的這些都是卑職獨自看書學來的!”

  趙和說這些就是在勾引楊漣,你看大爺這麽聰明,自學都能成才,你楊漣還不跪地求老子拜你為師,老子現在心情不錯,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一下!

  趙和想的挺美,但趙和忘了自己的身份,楊漣可以收一個農民當弟子,可是絕對不會收一個衙役當弟子的。

  楊漣根本沒有按照趙和的劇本演,而是直接問道:“就算你說的在理,可這與你收取那個什麽建設費有什麽關係?”

  重點來了!趙和打起精神,大聲說道:“縣尊,卑職擔任役頭後,發現每年縣中收取的商稅不過十兩,去年一年才收了七兩!可是縣尊看看縣裏什麽情況!”(隻查到金華縣1572年一年收了七兩商稅,常熟縣的沒查到,估計也差不多!)

  趙和說完站到樓邊,指著不遠處的常熟縣城說道:“縣尊請看,縣城內商戶足有上千家,每日往來商船數百,每年收到七兩商稅,大人您不覺著可笑嗎?”

  趙和說的問題確實存在,楊漣看到縣城往來不絕的人群,對趙和的話深以為然。

  楊漣沉吟半響問道:“所以你就收取建設費,想要擴大商稅規模嗎?”

  趙和點頭回答道:“正是如此!回稟縣尊大人得知,隻一項城市建設費,七月一月就收了二十餘兩,還有其他衛生費、印花費等等,七月當月共收取一百三十六兩白銀!”

  楊漣還不知道趙和隻是報了五分之一的數目,趙和搞的那些收費,每年能弄到五千多兩白銀,當然除去人事成本,再加上趙和收取的提成、還有給楊勇李繼的月例,隻剩下一千多兩白銀而已。

  但就這些也夠楊漣動容了,常熟縣一年的賦稅總額隻有十萬兩多一點,現在一個縣城駐地虞山鎮,每月就能收到一百多兩。這樣算來,豈不是虞山鎮一地,一年就能收到上千兩白銀嗎?

  錢謙益原本還看不起趙和,但聽趙和這麽說再也無話可說。錢謙益雖然站在統治階級的角度必須站出來反對趙和,但朝廷缺錢的問題錢謙益也知道一些,現在遼東建奴造反立國,明年估計軍費就會激增。

  今年朝廷的財政已經入不敷出,明年更不知道怎麽辦。現實問題擺在這裏,錢謙益也沒法說趙和辦的不對了。

  楊漣站在樓邊良久,然後才問道:“趙滿倉,你是不是打著收取建設費,就不用增加田賦,也不用得罪士人的主意?”

  趙和聽楊漣這麽問,笑道:“縣尊大人,卑職知道自己地位低賤,那裏敢反對士人老爺們,所以想出這個主意,既可以增加朝廷收入,還能緩解民間土地兼並,等朝廷有錢了,到時候碰到一個天縱之才當首輔,才能徹底解決土地兼並問題!”

  趙和的意思很明顯,土地兼並問題不是這麽好解決的,牽扯各方利益太多。但商業稅原本就少,增加一些也不算什麽大問題,反正商人在明朝也不是什麽社會上層。等朝廷錢多了,邊境穩定了,自然可是倒出手來解決國內的土地問題。

  楊漣與錢謙益都是文人,還是大文人,他們心中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名留青史,如果能像古之那些賢相,比如蕭何、諸葛亮、魏征那樣標榜青史,那就更完美了。

  錢謙益激動的渾身發抖,要不是趙和知道這家夥隻有三十多歲,還真以為他如同隔壁吳老二一樣得了半身不遂。錢謙益是探花出身,明代官場有一個潛規則,內閣首輔必須是庶吉士出身,如果是三鼎甲那就最好了。

  錢謙益自己就是探花,年紀還正當年,趙和剛才說的那個天縱之才完全就是為錢謙益量身定做。

  錢謙益這時都已經對未來有了完美規劃,等自己五十歲的時候,趙滿倉的新賦稅製度已經實行十幾年,朝廷財政危機緩解,自己正好是探花出身,到時候進入內閣當首輔,解決二百多年沉積的土地兼並問題,等自己致仕後馬上就會成為商鞅、張居正那樣青史留名的典範!

  錢謙益光顧得暢想自己的光輝未來,可忘了曆史上的改革家無一有好下場。商鞅不用說了,被車裂。張居正死後被鞭屍,王安石被反對派踩上一萬隻腳,永世不得翻身。但虛名在前,又有哪一個讀書人能免俗呢?

  楊漣也被趙和說的心境激蕩,不過楊漣自己隻是三甲進士,按照官場規矩他是萬萬進不了內閣的,所以楊漣隻是激動了一會兒,就沉下臉說道:“趙滿倉,你一個小小役頭,也敢對朝政妄言?要不是本官看在你年輕氣盛的份上,一定重重的治你的罪!但看在你這麽做都是忠心為國,饒過你,下樓去吧!”